內行的“指引”

[ 歷史故事 ]

武則天時期,時任監察御史的婁師德到陝西去巡視,吃飯時上了一盤羊肉。這在當時可不是小事,因為武則天頒佈了《禁殺令》,禁止任何人屠宰禽畜。於是婁師德問:“朝廷嚴禁屠殺,怎麼會有羊肉?”廚師回答:“這隻羊是豺咬死的。”婁師德哈哈一笑說:“這隻豺太懂事了。”接下來開始與其他官員共同享用。一會兒,又端上來一盤魚,婁師德又問怎麼回事。廚師回答:“豺又咬死了魚。”婁師德笑道:“為何不說是水獺咬死了魚?”於是廚師馬上按婁師德所說改了口,接下來婁師德與其他官員開始吃魚。

監察御史具體負責監察百官的履職、守紀等情況。陝西地方官員殺羊殺魚搞招待的行為是當時法令所禁止的,查處是其履職盡責的內容。所以婁師德言行的可怕之處,不僅在其對這種違法違紀行為的視而不見不管,更主要的是其作為一名監督者,卻主動引導違法違紀者如何去規避法令制裁,使違法行為合法化。

因其職責包括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婁師德的“開脫”算是內行“指引”.類似事情在古代並不少見。曾聽聞這樣一個故事嫌疑人就由故意犯罪變成了過失犯罪。

就是現在也有一些類似的事,不同行業形形色色的“婁師德”們,在利用自身“內行”的特長做著“指引”.比如說個別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和會計師幫助偷稅漏稅的企業找避責之法;個別法律工作人員會指點違紀違法行為人如何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個別律師會點撥當事人或犯罪嫌疑人怎樣規避才能做到減輕責任;個別負責拆遷徵地的工作人員會告訴被拆遷或被徵地人員如何多套取國家的補償款……

這些“婁師德”式的內行“指引”,表面上是教唆行為,即使夠不上犯罪,也一定違紀違規。也正因其是“內行”,這種“指引”的危害性更大,甚至可以讓那些違法違紀違規行為變得合法合理合規,導致查處這些行為時,往往需花費更多更大的成本。

不過內行的“指引”無論多“精妙”,根子上畢竟是歪的,只要加大查處力度,是不難發現“指引”的真正面目的,是掩不住其違法違紀違規的本質的。比如那頭羊和那條魚即使是婁師德強調為豺咬死的和水獺咬死的,那為什麼豺和水獺自己卻不吃,即使豺和水獺不吃,那羊和魚的身上也應該留有傷痕……只要多提幾個類似的疑問,就不難掌握事情的真相。

婁師德的故事還告訴人們,“指引”大多是內鬼才能做,所以常常連著“燈下黑”.因此較其他違法違紀違規更應該嚴厲查處,堅決不能讓職能變色,不能讓法律法規蒙羞。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晚清硬骨頭
下一篇: 歌謠中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