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的“桃花源”

[ 歷史故事 ]

1938年2月,日寇的鐵蹄踏進三湘大地。為了師生的安全,長沙臨時大學遷到昆明避難。有267名男同學選擇徒步,他們要走1800公里,橫跨湘、黔、滇三省,翻躍崇山峻嶺。

40歲的聞一多與4位教授隨行,這次徒步赴滇,是他主動要求的。出發時節,正是初春,一連幾天陰雨綿綿,他們身上的衣服溼了乾乾了又溼。聞一多得了感冒,頭重腳輕的。而就在前方,武陵山橫亙在面前。聞一多咬牙堅持,終於翻過了武陵山。

夜暮時分,聞一多非常疲憊,躺著休息。有學生問:“聞先生,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是不是這裡?”聞一多笑著說:“據我所知,桃花源是一個杜撰的故事。我們也在尋找‘桃花源,就是國家不受外敵入侵,人民安居樂業。雖然離我們十萬八千里,但我們只要努力,一定會實現的。”聞一多慷慨激昂,說著揮了揮捏緊拳頭的手。

經過一番跋涉,聞一多身體更加虛弱,但他仍然很有精氣神。有學生問:“聞先生,你怎麼跟我們一起走路呢?你可以選擇用交通工具呀。”聞一多說:“我之所以沒有選擇用交通工具,跟大家徒步前行,是想告訴大家,這條路雖然很遠,但遠遠比不上我們要走的路,侵略者瓜分中國,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作為老師,我要帶頭,走在前面,你們才有努力的方向。我很有幸,跟你們一起,尋找夢中的’桃花源。”

聞一多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者,中國共產黨的摯友,他一直衝在最前面,堅持到最後一刻。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傅慶泰教子
下一篇: 最高的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