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大明王朝,登上皇帝寶座後,急於找畫師為自己繪一張真容畫像,好掛在文淵閣的歷代聖王圖中,與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們並肩而坐,以顯示自己的雄才大略。
善解人意的軍師劉伯溫像,人們都說他畫的人物像惟妙惟肖,形神兼備,呼之欲出。朱元璋坐在一張明黃色的飾有龍形圖紋的檀香木椅子上,用柔和的聲音說道:“方畫師,朕聽說你是畫人物像的頂尖高手,畫人物像跟真的一樣。你用心給朕畫,畫得好,朕自有重賞。”憨厚而木訥的方畫師跪在滿臉嚴肅、神色莊重的朱皇帝面前,端詳、揣摩了許久,隨即一揮而就,很快繪好了草圖,並恭恭敬敬地呈給了朱皇帝。畫中的朱元璋坐在椅中,略為側身,面部線條彎彎曲曲,顯得很不規則,特長的下巴,古怪隆起的額頭,像老鷹一樣陰鷙的眼睛,陰沉沉望著畫外的遠處,沒有一絲笑容,雙手抄在衣袖之中,動作內斂,露出一副只有朱皇帝獨自凝思時才可能出現的凶神惡煞的神態。一向不喜歡別人洞察自己的朱元璋看了自己的尊容臉色大變,怒斥道:“這算什麼畫像?簡直滿紙塗鴉。朕問你,你對朕有什麼怨恨,這樣醜化朕。來人!把這個欺世盜名的混蛋拉出去砍了!”不等畫師答話,他的腦袋已經搬了家。
第二個畫師姓虞,膽小怕事,拜見朱皇帝時兩腿戰戰,頭上冒汗,牙齒咯咯直響。“方畫師有意醜化朕,朕自然要殺他。你無須擔心,好好為朕畫吧!”朱皇帝面帶笑容端坐在寬大舒適的龍椅上,任由虞畫師描摹作畫。
不多時,虞畫師已繪就真容,隨即“撲通”跪了下來,叩頭說道:“啟奏皇上,草圖已經繪完,請皇上御覽。”朱元璋接過圖一看,這張畫像與他毫不相像,倒像廟宇中的如來、觀音,便冷笑道:“真是個‘愚’畫師!你把朕畫得慈眉善目,跟泥塑神像一般不食人間煙火,簡直可惡至極,拉下去砍了!”說著兩個衛兵挾著早已丟了三魂七魄如一堆爛泥的虞畫師去“見”方畫師去了。
第三位畫師又將為朱皇帝畫像,這位畫師想到兩位同行的悲慘下場,還真有點兒不寒而慄。他不想步同行的後塵,急忙去求教於來宮內探親的一位學識淵博、閱歷豐富的老儒生。
儒生知其實情後,為其倒了一杯茶,讓其品茶並問之曰:“味道如何?”畫師答曰:“粗梗老葉,嚼之無味。”儒生說:“然也。當今皇上面目奇醜,你為他畫像如果也像品茶這樣如實反映,皇上能高興嗎?你的那位同行方畫師可能不知此理,因此命喪黃泉。又比如,你為朱皇帝畫像如果也像有客人喝了主人味道不怎麼樣的茶,卻為了討好主人,謬誇比蜜糖還好喝,皇上會高興嗎?”畫師聽罷大驚失色,急出一身大汗,連衣衫都溼透了。儒生勸慰道:“你也別太著急,應對辦法總還是有的。”儒生思索片刻,建議畫師可行之以摩之術,在作畫時將朱元璋的容貌盡力與劉邦的面相相揉,因為朱元璋對劉邦極為仰慕。
後來這第三位畫師入宮作畫時依計而行,很快繪好了草圖呈給了朱皇帝。朱元璋一看,這張畫既不像方畫師畫得那樣逼真傳神,又不像虞畫師畫得那樣毫不相像,而是介於像與不像之間,似朱元璋,仔細一瞧又不太像。朱元璋看後很滿意,對這第三位畫師說:“你深得畫術三昧,把朕畫得神似而不形似,甚合朕意。真是名副其實,不愧為負有盛名的當朝畫師,朕要重重賞你!”
故事因素必會表露出來,為我們所掌握。這第三位為朱元璋畫像的畫師取悅朱元璋作畫,摩術的成功運用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