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馮昆是京城鞋匠中無可爭辯的狀元,他做出來的靴子不僅樣式美觀,而且簡便健壯。最要害的一點,那些靴子尺碼恰到好處,不大不小不緊不松,就像從腳上長出來似的,穿起來甭提多舒服了。當朝皇上對馮昆的手工也拍案叫絕,每年入冬前都會派人向他訂貨幾雙上好的龍靴。
這年立秋剛過,宮裡的宦官就找到馮昆,給皇上訂了十二雙不同樣式的龍靴,數量比往年多了一倍。馮昆心想:皇上要穿這麼多靴子,闡明腳力還健得很,看來坊間有關他不可救藥的傳聞純屬捏造。
原來,半年前皇上忽然下詔,稱自己要悉心修煉長生不老之術,三年內任何人不得打擾。自此,皇上讓九歲的太子監國,由丞相宇文亮全力輔佐,自己則躲進了深宮。
聽說,在曩昔的半年裡,除了幾個貼身宦官,誰都沒見過皇上。時間一長,各種揣測不脛而走:有的說皇上臥病不起,因擔心太子年幼無法掌控朝政,皇上只得設計穩住群臣,以防不測;有的說宇文亮打通宦官將皇上軟禁,意在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有的說皇上現已駕崩,眼下皇后和宇文丞相秘不發喪,在唱空城計……
現在,皇上一口氣訂了十二雙龍靴,全部的流言不攻自破,馮昆十分高興,馬上動手做起了靴子。
當晚,馮昆正在熟睡,忽然覺得脖頸處一片冰涼,睜眼一瞧,只見床邊站著個身材魁梧的蒙面人。這蒙面人手裡握著一柄寒光閃閃的鬼頭刀,尖利的刀刃正抵住馮昆的咽喉!
馮昆嚇得魂不附體,顫聲說:“大俠要銀子儘管拿,小的絕不敢張揚……”
蒙面人搖搖頭說:“我不要銀子。”
不要銀子,那就是要命了。馮昆嚇得差點兒背過氣去,結結巴巴乞求道:“小……小的不知怎樣得罪了大俠,還,還請明示……求,求大俠高抬貴手,饒小的一命。”
蒙面人又搖了搖頭,說:“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這下馮昆傻眼了,暗忖:既不為劫財,又不為報仇,這傢伙為啥深夜闖入,把刀架在我脖子上呢?
蒙面人看出了他的心思,壓低聲音解釋道:“我受一位貴人之託,來請馮掌櫃幫個忙,馮掌櫃若肯答應,事成之後有重金相謝,假如馮掌櫃不肯幫忙,嘿嘿……”提到這兒,蒙面人的手指在刀背上輕輕彈了彈,眼裡掠過一股兇狠的殺機。
馮昆趕忙拍著胸脯表態:“只需我能辦到的,必定效犬馬之勞!”
蒙面人說:“這個忙,對你來講垂手可得。”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個小木匣交給馮昆。馮昆開啟木匣,發現裡邊裝著許多細小的銀針。蒙面人指著銀針對馮昆說:“你要做的,就是用你高明的手工,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這些銀針縫入那十二雙龍靴的靴底。”
馮昆嚇得面如土色,吭哧半晌才囁嚅道:“這,這不是要我謀害皇上嗎?那,那但是殺無赦的死罪啊!”
蒙面人安慰道:“別擔心,那位貴人手眼通天,管保你平安無事。”
馮昆不信這話,但又不敢辯駁,只得沉默不語。
蒙面人見狀,眼裡又露出了殺機,舉著鬼頭刀要挾道:“假使你不答應,我現在就宰了你!”
馮昆嚇壞了,當即允許應承,心裡卻盤算道:惹不起躲得起,等你走後,我馬上腳底抹油,悄然離開京城,找一個偏僻的當地躲起來。
蒙面人對此早有防範,摸出一顆黑色藥丸,逼著馮昆當場服下。然後,蒙面人告訴馮昆:他剛才吃下的,是一種特製的“斷腸丸”,每隔七天必須服一次解藥,否則“斷腸丸”的毒性就會發作,爛斷肚腸把人活活疼死。
講到最終,蒙面人陰陽怪氣地說:“接下來,每隔七天我就派人給馮掌櫃送一顆解藥,假如你計劃悄然逃走,或許向朝廷告密,嘿嘿,那就讓‘斷腸丸’送你上西天吧。”
馮昆聽得直冒盜汗,一個勁兒地說:“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蒙面人點允許,收起鬼頭刀,縱身躍出了窗外。
二、
懾於“斷腸丸”恐怖的威力,馮昆硬著頭皮,將那些銀針一一縫入了十二雙龍靴的靴底。被朝廷砍頭,總比被“斷腸丸”摧殘死要好受些。
不久,宦官取走了做好的龍靴,馮昆當即穿上壽衣開端在家等死。
時間一天天曩昔,奇怪的是,預料中的抓捕遲遲沒有發生。
馮昆百思不解:照理說,凡是從宮外採購的物品,請皇上御用前都要經過嚴厲檢視,龍靴自然不能破例。那些銀針儘管縫得巧妙,但很難逃過反反覆覆地檢視,就算僥倖過關,只需皇上穿戴龍靴走上幾回,那些銀針也會穿破靴底,扎入他的腳心……所以,無論如何,藏在靴底的秘密早晚都會洩露。然而,宮裡一向驚濤駭浪,那十二雙龍靴似乎泥牛入海,沒了訊息。這期間,每隔七天,就有一個小叫花子給馮昆送來一顆赤色藥丸。
馮昆膽戰心驚,在戰戰兢兢中苦熬了一個月。
這天早上,內廷總管領著幾個侍衛闖入了馮宅。剛進門,內廷總管就大聲喊道:“馮昆聽旨!”
馮昆心中咯噔一下,暗叫: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掉腦袋的時分到啦!於是,他哆哆嗦嗦跪在地上,等著侍衛上前綁縛。
只聽內廷總管說道:“傳皇上口諭,馮昆所做的十二雙龍靴工藝精深,頗感舒適,甚合朕意,特賞黃金一百兩!”
馮昆徹底蒙了──那十二雙藏有銀針的龍靴,非但沒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反而得到了皇上的重賞!這究竟是咋回事啊?
直到內廷總管笑眯眯地將一百兩黃金放在他面前,他依然沒回過神來。
掌燈時分,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來到了馮家,一見面他就雙手抱拳,對馮昆說:“恭喜馮掌櫃!道喜馮掌櫃!”
馮昆將壯漢細心打量,覺得很面生,便遲疑著問:“恕我眼拙,您是哪位啊?”
壯漢掏出一塊黑布蒙在臉上,提示道:“這下認出來了吧?”馮昆公然認出來了,馬上嚇得渾身亂顫,原來站在面前的壯漢竟是那蒙面人!
壯漢拍拍馮昆的膀子,笑道:“馮掌櫃莫怕,今天我來找你,是為了實現那位貴人的承諾。”說著,他取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塞到了馮昆手裡。
馮昆看看銀票,又瞅瞅壯漢,弄不清對方葫蘆裡究竟賣的是啥藥。壯漢拉馮昆坐下,把工作的原委細細講了一番。
壯漢名叫薛彪,是大將軍。
正當韓秉德急得抓耳撓腮時,有位謀士給他支了個高招──派人鉗制馮昆,在龍靴的靴底裡縫入銀針。假如皇上安然無恙,必定要穿那些龍靴,藏在靴底的銀針很快會被發現,然後派侍衛抓捕馮昆。假如皇上現已遇害,那些龍靴根本用不上,也沒有人會仔細檢視這龍靴,藏在靴底的秘密就不會洩露。韓秉德認為這招妙得很,當即派薛彪去馮家依計而行……
講到此,薛彪對馮昆說:“現在你非但沒有獲罪,反而得到重賞,闡明皇上現已遇害!宇文亮這奸賊做夢也想不到,他使的這個障眼法欲蓋彌彰,正好讓韓將軍摸清了宮中的底細!”
馮昆聽得張口結舌,愣了半晌才不解地問:“你以真實面貌相見,又把這些秘要告訴我,就不怕被宇文亮知道嗎?”
薛彪微微一笑,篤定地說:“如今用不著擔心了,由於韓將軍已親率大軍進攻紫禁城,很快便會戳穿宇文亮的鬼把戲!”說完,薛彪伸手朝窗外一指。馮昆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公然看見遠處有許多兵丁正手持刀槍、火把,潮水般湧向紫禁城。
離開馮宅時,薛彪把“斷腸丸”的最終一顆解藥交給了馮昆,這樣他就徹底地解毒了。
三、
薛彪猜得沒錯,攻擊紫禁城的戰鬥很快就完畢了,但失利的並非宇文亮,而是韓秉德。由於,最終一道宮門剛剛被撞開,迎面就碰上了怒氣衝衝的皇上。皇上沒有死,也沒有病,他身強體健神采飛揚!
韓秉德驚呆了,趕忙丟掉寶劍,跪下向皇上存候,一場突襲紫禁城的軍事行動就此瓦解。
皇上沒有相信大將軍的自我辯白,以謀反罪將其腰斬,並滅了他的三族。
隨後,餘怒未消的皇上又追查韓秉德的同黨,先後處決、關押了上萬人,薛彪也在死亡名單上。
作為韓秉德的共謀,馮昆料定自己在劫難逃,於是又穿上壽衣天天在家等死。然而等來等去,什麼禍事也沒來臨。馮昆想破腦袋也弄不明白,皇上為啥網開一面放過了他。其實,並非皇上網開一面,而是他壓根兒就不知道,馮昆曾悄然將許多銀針縫入龍靴的靴底。如今,知道這個秘密的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馮昆,另一個是宇文亮。
老奸巨猾的宇文亮,才是“靴底藏針”真正的策劃者,他一向想奪取皇位,卻因忌憚大將軍韓秉德遲遲不敢動手。韓秉德手握重兵,對皇上忠心耿耿,皇上也對他信任有加,要搬倒這樣一位重臣難比登天。
經過苦思冥想,宇文亮終於琢磨出一條除掉韓秉德的妙計。
皇上巴望長生不老,宇文亮便投其所好,派一位騙術高明的道士忽悠他。那道士向皇上教授了一門詭秘的長生術,宣稱掃除全部干擾靜心修煉,三年內就可修成正果,從此壽高五百歲。
皇上信以為真,便讓太子監國,自己則躲進深宮一心一意修煉長生妙術。不出宇文亮所料,皇上的忽然隱身引起了韓秉德的置疑,當他急於探明本相卻苦無良策時,宇文亮花重金打通將軍府的一位謀士,給韓秉德獻了一條“靴底藏針”的妙計。韓秉德悵然採納,一步步踏入了宇文亮挖好的圈套……
宮裡擔任檢視龍靴的宦官也已被宇文亮打通,他瞞著世人,悄悄取出了藏在靴底的全部銀針。
當韓秉德率軍攻擊紫禁城時,皇上確定他想弒君篡位,滿朝文武對此也毫無貳言,韓大將軍百口莫辯,渾渾噩噩地做了刀下冤鬼。隨後,為了掩蓋本相,宇文亮把知道“靴底藏針”詭計的人都悄然幹掉了,唯一留下馮昆。為何不殺馮昆呢?由於他只知道“靴底藏針”的主使是韓秉德,在韓秉德及其翅膀被誅後再去暗殺他,反而容易讓人起疑。
在韓秉德“叛亂”被平息的第二年,皇上忽然駕崩,聽說是由於服了過量的仙丹。緊接著太子繼位,但他僅僅個傀儡,大權把握在宇文亮手裡。不久,宇文亮又逼小皇上將皇位禪讓給他。交出皇位後的第三天,已成庶民的小皇上跟他父親一樣,也不明不白地死了。
宇文亮終於君臨天下,樂得做夢都能笑作聲來。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從此落下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怪病,只需一穿上龍靴,腳底就感到針扎般地疼。所以,一年四季,宇文亮的龍袍都長可及地,由於龍袍下藏著個難以啟齒的秘密──皇帝沒穿龍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