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世紀中期,東晉的某個冬日,名士謝安正在與一眾人講解詩文,忽然大雪紛飛,謝安就問他們:“白雪紛紛何所似?”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笑,對後者更是讚賞。那會兒沒有網路也沒有朋友圈,但作為東晉文人界的“大V”,謝安的一言一行都會獲得人肉轉發,謝道韞的“詠絮之才”就此遠揚。
直到清朝,寫《紅樓夢》的曹雪芹想給他最愛的林妹妹一個標籤,都拿謝道韞作比喻,說:“堪憐詠絮才。”
說實話,謝道韞的這句詩,很難說體現了怎樣的才華,形象思維好一點的小女孩都想得出來,她只是多了個“大V”叔叔而已。
因此有很多年,我都將此事歸入“人人生而不平等”的範疇裡。直到某一天,我忽然意識到,也許重要的不是這句詩到底好不好,而是謝安將侄女、侄子一視同仁,不吝讚美,這在古代中國是多麼難得。這才是謝道韞的第一桶金,比所謂揚名立萬重要得多。
謝道韞的父親名叫謝奕,曾任桓溫幕府司馬,官至安西將軍。
謝安可不是等閒人物家,以“芝蘭玉樹生於庭前”為人生快事,而謝道韞,就是他庭院裡尤為璀璨的一棵。
但侄女終究還是要嫁人,在選婿這件事上,謝安煞費苦心。
在謝安眼中,可以成為謝道韞結婚物件的,只有王羲之的兒子們,並最終選中了王凝之。
說起來王凝之也不錯,字寫得好,對仕途也上心,看上去大有前途的樣子。
若是尋常女子嫁給他,應當已是心滿意足。但謝道韞不同,她家裡俊傑林立,眼界早已被開啟,對王凝之頗看不上眼,以至於回孃家時,發出這樣的感嘆:“一門叔父,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中乃有王郎。”
“封胡羯末”,是謝道韞兄弟們的小名,個個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寫詩。相形之下,王凝之更像個迂腐的技術男,就會寫個字而已。可見,不是大書法家王凝之不好,主要是參照物太牛了。
擁有才華就完全是壞事嗎?未必,高處不勝寒與低處的小確幸,很難說哪個更好,起碼謝道韞體會到的那種自身才華引發出的快樂,樂天知命的夫人不會有。
況且幸福,並不是人生的全部,謝道韞並沒有折翼於令她不快的婚姻上,她的閃耀時刻,在以後的歲月裡有了更多呈現。
漫漫時日,若是能如此度過也很好,然而謝道韞在王家生活了幾十年後,399年,五斗米道道士孫恩起兵反晉,時任會稽內史的王凝之,也是五斗米道的道徒,不知道帶兵反抗,最終亂兵殺入城中,王凝之與子女皆死於非命。
而謝道韞呢?傳說她聽聞敵至,舉措自若,拿刀出門殺敵數人才被抓。最後,她抱著小外孫站到了孫恩面前,厲聲斥賊,反令對方肅然起敬,放過了她和小外孫,派人將她禮送回家中。
就這樣,謝道韞從被命運眷顧者,變成了被欺騙者。
可以想象,謝道韞破碎的容顏上,依然神采不俗,才華讓她痛苦,卻也讓她有能力將不幸的人生,變成一件作品,理解它,打磨它。讓世人於凋零中,看見美,看見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