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是市崑劇團的當家花旦,八月十四這天,她接到通知,一個古鎮要在八月十五晚上演一臺晚會,由於古鎮有一條崑曲文化街,鎮長點名要上一個崑曲節目,團長就報了她的拿手戲——崑曲片段《奔月》。
由於離得遠,鄧麗第二天中午才趕到古鎮劇場,顧不得休息,便開始了彩演。第一遍是彩排,要帶妝、穿行頭,這時她才發現,從家裡帶來的嫦娥戲服,本來有兩條水袖的,現在只剩下一條了。
《奔月》這場戲,最大特色就在水袖運用上,長袖飄飄,如同御風而行,鄧麗經常把戲服拿回家練。鄧麗覺得很奇怪,就在昨天晚上,自己想著這可能是最後一場演出了,心裡很是不捨,還在客廳裡練了半小時水袖功呢,怎麼現在就不見了一條?丈夫去影視城拍戲不在家,家裡只有還在上小學的兒子小勇,可小勇和自己鬧了彆扭後,早早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自己都出發了,他還沒醒。真是奇怪,難道水袖自己奔月了?
不容她多想,晚會的張導演就催促起來:“鄧老師,晚上七點半就要演出了,您是開場節目,節目單都發出去了。來觀看的有鎮上領導、公司老總、各大媒體、當地觀眾……而且還要網路直播!出不得差錯呀!”
見鄧麗一臉無奈的樣子,張導演又說:“你們劇團不是有其他戲服嗎?找一條水袖縫上不就完了。”
鄧麗苦笑一聲:“我這水袖和別人的不一樣,特製的,別人三尺,我是九尺!沒這麼長的水袖,嫦娥演不了呀。”
“那可以找街上的裁縫店,趕緊做一條!”
“張導演,水袖的布料要用杭紡,別的布料效果不一樣。而且縫製方法也很特殊,一般裁縫店做不了。當然了,找塊尼龍布也能對付,要是在戲臺上演砸了……”
那當然不行,張導演也發愁了。這時一個演員說:“我知道有個專做戲服的周奶奶,她縫製的戲服特別好,水袖應該沒問題,不過在一百多里外的小周莊。”
一百多里呀,車跑得再快,一往一返,還不得好幾個小時?導演只好給鎮長打電話,能不能把《奔月》換成《遊園驚夢》什麼的,水袖就可以借別人的換上了。
鎮長聽完後說:“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奔月》這個節目還是儘量上吧,戲迷們都翹首以盼呢。這樣吧,你們就跑一趟,如果鄧老師七點半回不來,《奔月》就往後推,大不了開場時我向觀眾們解釋一下。”
張導演激動地說:“謝謝鎮長!”
鎮長哈哈一笑,幽默地說:“不用謝,其實我是個崑曲戲迷,網路上叫什麼來著?‘昆蟲!”
電話結束通話,張導演又犯難了:“我得準備其他節目,誰送鄧老師去呢?”
這時,一個豪爽的聲音響起:“我去送鄧老師吧。我的跑車速度快,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我也是一隻’昆蟲!”說話的竟是承辦晚會的文化公司王總。
王總開跑車載著鄧麗來到小周莊,找到了周奶奶家。周奶奶老態龍鍾,問明情況後,又打量了兩位一下,才說:“九尺水袖我本能做,不過最近手抖得厲害,做不了呀!”說著伸出左手,果然抖個不停。
鄧麗很失望,現在哪還有時間去找別的裁縫店呀,只能回去換節目了。她正要走,周奶奶向裡屋喊了聲:“秀秀,給奶奶端杯水來,我要吃藥。”裡屋傳出小女孩的聲音:“等會兒,我正看崑曲直播呢!”
鄧麗見狀,就拿起桌上的暖水瓶,給周奶奶杯中倒上水。周奶奶看著她的動作,嘆口氣說:“鄧老師的演出,我看過的,可惜呀……”
可惜什麼?鄧麗正要問,周奶奶又說:“給你開車的這位,大腹便便的,是個老闆吧?門外那車不得一百多萬?他有的是錢,你還唱什麼戲呀!”
這叫什麼話?鄧麗心裡不痛快,不過看老人這麼大年紀,不忍發火,就輕聲細語解釋:“這位是文化公司的王總,我們還是第一次見。救場如救火,他車快,就專門送我來了。”末了,她又加了一句:“您呀,想多了。”
鄧麗說完扭頭就走,王總也故意一跺腳跟在後面,表示心中的不滿。這時周奶奶在身後說:“鄧老師,我錯怪你了。回來,我替你做水袖!”只見周奶奶伸出右手,竟一點不抖:“我有一隻半手就夠啦,老輩兒的絕活,可沒丟下。”
鄧麗和王總對視一眼,心說周奶奶的脾氣夠古怪的。
水袖看上去簡單,但周奶奶一針一線地去做,老半天沒做完。鄧麗不停地看手錶心裡這個急,眼看快五點了,要是趕不上開場,鎮長真的宣佈更改節目單,現場觀眾還好,網上的那些戲迷指不定會說什麼呢。
這時,裡屋門一開,走出個小女孩,是周奶奶的孫女秀秀,後面又跟出個小男孩,鄧麗嚇了一跳,竟然是自己兒子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