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市鎮新來的鎮長戴明勝,剛上班就接到劉縣長打來的電話,告訴他一個重磅訊息:五天後僑胞潘大生來周市鎮考察!讓他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機會。
戴明勝簡直被這好訊息“砸”蒙了!在當地,“潘大生”的名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東南亞有名的富商,有“食品大王”的美譽,每年都向周市鎮捐款,鎮裡的養老院、幼兒園、康養中心、老人福利食堂都是他捐建的,這次考察,是他離開周市鎮半個多世紀後第一次“返鄉”!回來投資的意向很明顯。
鎮長戴明勝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連忙把情況向書記做了彙報。為了迎接考察團,鎮裡專門成立了由鎮長戴明勝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他把每項工作落實到人,考察路線確定後,兩旁的道路都進行了美化,那橫幅更是醒目動人“歡迎潘大生回家!”“遊子情義重,家鄉山水美”,看著直叫人心暖。
緊張忙碌了幾天後,潘大生帶領的考察團到了。老先生雖然年近七十,但精神矍鑠,氣宇軒昂。見了面,戴明勝自我介紹後,潘大生滿面笑容地拉住他的手:“家鄉的父母官啊!”說這話時,神情很是激動。
本次考察的第一站,是獨山食品工業園。園區內不僅有全縣最大的食品生產基地,而且有完整的產業鏈。這裡生產的板鴨、鹽水鴨、燒鴨、金陵醬鴨、香酥鴨、八寶珍珠鴨、鹹鴨肫等更是聞名省內外。除生產基地外,園區內還有旅遊休閒區域,很是熱鬧。戴明勝心想,這潘大生原本就是“食品大王”,鄉愁加上食品特色,定能吸引他投資。
潘大生聽戴明勝介紹園區情況時很是興奮:“知道嗎?這園區佔著‘地利二字!獨山因’獨而聞名,四周都是平地,當中一座小山,這美景獨一無二!小時候,我母親還帶我到山頂的小寺廟中燒過香呢!”可當他興沖沖地來到工業園區時,卻是一臉的困惑:“獨山在哪裡?”當他聽說四十年前,鎮裡因為開發工業園區 “搬”了獨山時,他的神情變得茫然無措。這時,戴明勝還在熱情地介紹:“我們周市鎮歷史底蘊深厚,水陸交通發達,地域優勢十分明顯,我們的食品園區……”就在這時潘大生突然高聲說:“別說了,我們走吧!”戴明勝被嚇了一跳,他隱隱知道有些不妙,但依然熱情洋溢地邊走邊介紹著,尷尬的是,潘大生卻一直在搖頭,並且一直在挑刺,話也說得很生硬,他提的一些專業性的問題,把戴明勝問得張口結舌。
參觀完食品工業園區已是中午。午餐很豐盛,可潘大生沒吃幾口,也不怎麼說話,與剛下飛機時判若兩人。午餐快結束時,他冷冷地問戴明勝:“戴鎮長,下午你要帶我們到哪裡參觀?”戴明勝正在發呆,一聽潘大生問他立即高聲回答:“下午我們要去的地方名叫山灣溪省級果蔬生產示範區,那裡生產的全部是有機果蔬……”
他的話未說完,潘大生的眼裡有了亮光:“你說我們下午要去山灣溪?”戴明勝連忙回答:“是的是的,那個果蔬生產基地就在山灣溪邊上!”潘大生眉眼間又生出笑意:“哦!小時候母親揹著我趕集,夏天路過山灣溪木橋時,她都要帶我到埠頭下洗臉、洗腳。哦!溪邊的風好涼爽的!”見此情形,鎮長戴明勝又興奮起來了,心想“有門”!
下午兩點多,潘大生一行來到了目的地。他笑著對戴明勝說:“戴鎮長,我們等會兒再參觀果蔬園區吧,你先帶我去看看山灣溪吧!”戴明勝尷尬地指著邊上的一條大渠說:“潘先生,這就是山灣溪。十幾年前,為了建立這個省級果蔬示範園區,鎮裡透過規劃設計,把原本的山灣溪取直了,這樣不但利於灌溉,並且增加了不少土地面積……”
他的話未說完,又聽潘大生說:“不用說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