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任偉燦擦鞋的人都不會有事! ”被市紀委監委帶走好幾個官員後,紫墟縣官場便流傳起這句話。
任偉燦是明朝的一位地方官員,也是紫墟縣建立縣制的首任知縣。 據縣誌記載,任偉燦為官廉潔,兩袖清風。 任偉燦的銅像就立在縣政府大樓對面的廣場,背手站姿,高三米多。 銅像下面是一米左右的底座,上面鐫刻著他的生平事蹟。 從遠處望去,任偉燦峨冠博帶,正氣凜然。
任偉燦銅像矗立在廣場已經很多年了。 每天都有來廣場休閒的人,從銅像前經過;那些跳廣場舞的大媽有時將水杯、衣服胡亂放在銅像的底座上。 外地的參觀團來縣城旅遊,一些遊客常常會在銅像前合影留念。
日子原本波瀾不驚地過著,直到這次紫墟縣出現了官場地震。 被帶走的官員有縣政府的領導,也有政府部門的幾個一把手。
縣委書記李清荷已經幾次聽說“給任偉燦擦鞋就不會有事”這句話了。 剛開始,他覺得可笑,一個古代的清官銅像能保佑什麼? 但後來聽得多了,便有點兒半信半疑起來。 跟了他多年的秘書也言之鑿鑿地告訴他,某某因為沒去給任偉燦擦鞋,東窗事發了;而某某某由於給任偉燦擦鞋, 即便被舉報多次,也一直平安無事。
紫墟縣不大,關係盤根錯節。 誰有事,誰無事;誰事大,誰事小,這些在李清荷心裡都八九不離十。 再經過廣場時,李清荷便下意識地望了一眼任偉燦銅像。
一個多月後,又有幾名官員涉案被帶走了。
這天下午,李清荷接到市紀委監委的電話,讓他明天上午過去一趟,說有件事情要找他核實。 李清荷爽快地答應下來,但電話一撂下,他便覺得一陣胸悶,半天透不過氣來。
當晚,李清荷叫了幾個圈子裡的人小聚。 他故作輕鬆地問,這幾天,你們有沒有去給任偉燦擦鞋? 大家都笑了,沒有一個人否認。 末了,有人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次日一早,整夜未眠的李清荷就起了床。 他從衛生間拿起一條用過的毛巾,但想想又放下,轉身從衣櫃裡翻出一條新的。 看著毛巾在洗手盆裡舒展,浸透,下沉,他隨即撈起,略微擰乾,然後往手臂上一纏,便向廣場方向走去。
廣場的夜燈還沒有熄滅,李清荷環顧四周,隱約看到遠處有幾個早起鍛鍊的人,他一路小跑到了任偉燦銅像前。
李清荷嘴裡唸唸有詞,恭恭敬敬地給任偉燦鞠了三個躬,然後將纏在手臂上的溼毛巾放開,上前給銅像認真地擦起鞋來。
李清荷原本是做好了今天回不來的準備。 沒想到,到了市紀委監委,辦案的人對他非常客氣,只讓他核對了一份涉及到他的材料,簽完字便沒事了。
看來給任偉燦擦鞋真的有用喲。 李清荷如釋重負,回去經過廣場時,他特意讓司機減緩車速,放下車窗,遠遠地給任偉燦銅像行了個注目禮。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清荷便每天早晨都來給任偉燦擦鞋。
又一個多月過去了,紫墟縣再也沒有哪個官員被帶走。 大家見面都說,任偉燦保佑,這事終於過去了。
這天,縣委組織部和縣紀委監委組織新提拔的正科級以上幹部集體參觀任偉燦銅像,接受廉政,並由李清荷進行集體談話。 談話後,李清荷建議,為了汲取古代廉政文化的思想智慧,表達對本土先賢的敬意,請大家為任偉燦擦一次鞋。 於是,全體人員排起長隊,拿起配發的小毛巾,依次上前為任偉燦擦鞋,個個神態嚴肅而又虔誠。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 那天以後,李清荷再也沒有在縣裡的各種活動中出現過。 李清荷出事了?
一個星期後,傳言坐實。 多家媒體釋出了李清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訊息。
任偉燦真的不靈了! 大家又一次奔走相告。
於是人們想起, 最早是誰說的,給任偉燦擦鞋的人都不會有事? 有好事者經過一番溯源, 留下了以下三種說法——
那個經常來紫墟縣給領導看風水,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妙真大師說的,後來某領導據此逢凶化吉,便將這當成了經驗之談;紫墟縣八十多歲的老縣長吳啟凡說, 現在有些幹部只知吃喝卡拿,他們給任偉燦擦鞋都不配! 不知怎麼的,這話傳著傳著,就傳歪了;紫墟縣知名作家劉浪發表了一篇魔幻小說,說有個烏遊縣,那裡的官員即便貪腐,但只要給廣場的古代清官銅像擦鞋, 正邪對沖,就能保佑不出事。 結果有人強行對號入座,說他寫的就是紫墟縣,於是這事便被當了真。
當然,管他誰誰誰,一切都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