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故

[ 現代故事 ]

諸家是陳墩鎮上排得上名的殷實大戶,祖上中舉、做官多人,到了1942年,諸家已有良田百畝,布莊南貨店多家,全家老小過著富足安適的日子。

陳墩鎮地處江浙滬三地交界,正值兵荒馬亂的時候,湖匪猖獗。偷盜搶劫殺人越貨,時常不斷,百姓苦不堪言。諸家自然也加強防範,加固院牆,僱用家丁,還派人值更。

然百密一疏,某日,諸家一對13歲的龍鳳雙胞胎在上學時不見了蹤影。

一直到傍晚時分,才有人在諸記南貨店門口發現了一個小竹籃,籃裡放著一隻血淋淋的斷手掌和一封要挾信。南貨店裡的夥計見狀急去諸家報告。

諸家撐門面的是諸元朝,也就是雙胞胎的爺爺。

諸元朝取過竹籃一看,心為之一緊,他認得,那斷掌是常負責護送雙胞胎上學的家丁阿四的左手。他急急取過要挾信一看,那信證實,一對心肝寶貝已被歹徒綁票。光天化日之下,連同貼身護送有些武功的阿四一起綁走,足見對方並非等閒之輩。要挾信上要諸家速籌現大洋三萬元,否則每日送上手或足一隻。第二日,果真在布莊邊的小弄堂裡發現了另一隻斷手掌和第二封要挾信,信上要諸家把現洋三萬元,在當天傍晚時分放在澱山湖邊的三叉港口點著桅燈的小扯篷船上,放上現洋後,解開纜繩讓其一路順風漂移。

三萬現大洋,對於諸家來說,也是個撐破天的大數目。搜遍了全家各店各房,一日之間也只籌了五千大洋。無奈之際,只能依綁匪所要求的,先把五千現洋放在小扯篷船上,任風漂走。現大洋裡自然還附了一封請求寬限的書信,諸元朝在信中發誓,即使賣田賣店賣房,也一定會籌滿現洋三萬,只是容許寬限幾天,併力保雙胞胎平安,且留下家丁阿四性命。

第三日,深夜,黑燈瞎火中,諸家正在惴惴不安的焦慮等待之中,家丁又在院中揀到一支飛射而來的箭,箭身上綁著第三封要挾信,要挾信上要諸家依老法子日送五千現洋,限時三日,否則撕票。

諸家無奈,只能四處求人賣田地賣店鋪賣房產,然鎮上大戶人家,一是怕露富也同遭厄運,二是兵荒馬亂之際,也實在無人有添置田產家業的心思。諸元朝跑遍了鎮上所有的有錢人家,籌錢之事仍屢屢碰壁,只借得少許現洋,也只是杯水車薪。唯有開藥鋪的田老闆,答應幫諸家一把,只是條件相當苛刻,一大疊田契,幾乎是白送,只換了四千多現洋,但這對諸家來說已是救命稻草。

藥鋪田老闆,其實也是近年才來小鎮落腳的外來戶,人家有多大背景,有多大實力,諸家一無所知。只是田老闆答應,可以透過生意上的朋友,幫諸家籌錢,條件是諸家一定要給田契、房契。

於是,緊接著的兩天中,諸家一大疊田契房契,變成了現大洋,再一次依老法子送進澱山湖。如此這般,諸家開始生疑,在送出的現大洋上,秘密做上記號,結果果真在田老闆那兒第二次拿到的現大洋中,發現了這些秘密記號。然事已至此,諸家已變賣了家中幾乎所有的房產、田產,只留下一處祖傳的老屋和一些祖上傳下的古玩字畫。所幸的是,綁匪最終還是信守諾言放回了諸家的那對龍鳳雙胞胎和業已雙掌殘缺的家丁阿四,問起綁票的細節,三人懵懂中只記得路上僻靜處被人蒙了嘴鼻,後來一直暈睡著。

諸家想報官,但想想整個綁票過程,並無真憑實據,鎮上有被綁票而報官的,但誰也奈何不得這些窮兇極惡的綁匪。只是幾天之間,諸家從一個殷實家庭,家丁、夥計們也抹著淚,念著東家的好各奔東西。

自諸家淪為平常人家後,靠變賣僅有的一些古玩字畫苦苦度日,然時下局勢緊張,諸家老小,也開始遍嘗普通百姓在困苦日子裡所經歷的百般辛酸與苦難。尤其那對龍鳳雙胞胎,缺少了殷實家庭的呵護,也和苦人家的孩子一般,早早地懂了事,更因為家裡為了解救他們而耗盡了家財,愈發使他們早早地成熟。沒幾年,便外出學徒做工開始自食其力,稍有節餘,總不忘往家捎些錢物,雖少得可憐,但也足見雙胞胎的一番孝心。

與此同時,藥鋪田老闆,幾乎一夜之間成為陳墩鎮上的首富。沒幾年,便有了田地數百畝,店鋪也盤了好幾十家,妻妾成群,武裝家丁前呼後擁,在陳墩鎮上更是翻手是雲,覆手是雨。

然到了1949年3月,陳墩鎮解放,不可一世的田老闆被定為惡霸地主,被人民政府公審後槍決了。槍決的那天,正下著大雨,諸家全家老小相擁著早早地去候著,默默地看著田老闆撲倒在汙泥水裡。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鈞瓷梅瓶
下一篇: 廢墟玩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