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市報記者杜守元剛下班回到家,就響起了敲門聲。開門一看,只見霍家屯的霍大爺站在門外,肩上扛著個袋子。
杜守元急忙把他往屋裡請。霍大爺直嚷嚷:“杜記者,我是代表霍家屯全體村民來感謝你的。沒有你,我們村就脫不了貧!”
這話還得從那年杜守元下鄉扶貧扶貧”呢?他倆把霍家屯小米送到食品檢測機構檢驗,得出了科學資料,果然營養價值極高。接著,杜守元寫了一篇《小米成金記》發在市報上,幫霍家屯小米打出了知名度,從此供不應求!
眼前的霍大爺正是霍鵬的三爺爺,當初杜守元在他家住過一段時間,關係特別好。霍大爺放下肩上的布袋,裡面是霍家屯小米,一塑膠袋一斤,用封口機封了口,塑膠袋上印著“霍家屯小米”字樣。霍大爺一共掏出二十袋。
杜守元收下小米,要留霍大爺吃飯,霍大爺說要趕車回村,掉頭就走。杜守元悄悄往霍大爺衣兜裡塞了三百塊錢,把老人家送出了門。
杜守元特別愛吃小米粥,拿起一袋霍家屯小米,撕開口倒在水裡,淘了幾下就下了鍋。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拿出來一看,是條簡訊:小米是染色的,不信去看淘米水!
杜守元急忙去看淘米水,還真是黃色的。難道說,這黃小米是用色素染出來的?可這是霍大爺親自送來的啊,難道出了李鬼?杜守元看了看發簡訊的號碼,很陌生,他就撥了過去,可是老半天沒人接。這簡訊是誰發的呢?他心裡不由打了個問號。
第二天,杜守元就去了霍家屯,想查查染色小米是咋回事。他倒不是生霍大爺的氣,而是擔心,自己去年那麼誇霍家屯小米,要是造了假,那就事與願違了。
杜守元去了霍大爺家,沒敢直接問小米染色的事,而是問:“您送我的小米,是自家產的嗎?”
霍大爺笑著說:“我家那點米,早就被城裡顧客們搶光了,送你的那二十袋,是我從霍鵬家借的。不過,你給我錢幹啥?”說著掏出三百塊錢塞給杜守元。
杜守元怕爭執間磕碰著霍大爺,收了錢,又趁霍大爺不注意,塞到被子下面。他想,霍大爺絕對幹不出小米染色的事來。看來問題出在霍鵬身上,可霍鵬也不是這種人啊。杜守元要霍大爺帶他去找霍鵬。
兩人一起上了街,杜守元這才注意到,霍家屯真是大變樣了。主要是街道兩旁,家家戶戶的牆上、外面的電線杆上都寫著:正宗霍家屯小米,院裡有售!
霍大爺介紹,自從杜守元的稿子見報後,霍家屯小米就成了名特產,很多外地人都開車來買,價錢自然水漲船高。但小米種植很分散,每家也就幾百斤,形不成規模,於是各賣各的,紛紛在街上立了五花八門的廣告。村裡還有家包裝廠,大家都用廠裡的塑膠袋,就是杜守元見到的,上寫“霍家屯小米”那種。
杜守元聽到這裡,心裡更有些忐忑不安,俗話說得好:財帛動人心。霍家屯的鄉親們,可千萬別剛有了轉機,就被金錢蒙了心啊。
杜守元和霍鵬是扶貧的老搭檔,說話不用拐彎抹角。見了面,杜守元問:“鵬子,霍大爺送我的小米,是你家的?”
霍鵬點點頭說:“是啊。不過,小米可能是我家的,也可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