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和二林是親兄弟,性格卻大不一樣。一個內向,一個外向;一個笨拙木訥,一個精明活躍。大林高中畢業外出打工,幾年後返鄉,用學來的技術創辦起一個小食品廠。又過了幾年街道規劃工業園區,吸引專案投資,就動員大林把廠子作為招商專案,搬進了工業園。廠子的生產、建設規模陡然擴增了好幾倍,名聲鵲起。別的企業老闆出入都是鋥亮的轎車,風光無限,而大林大把掙錢,卻經常騎腳踏車上下班,省吃儉用,在園區那是出了名的摳門。
二林個子高,模樣帥,能說會道,唱歌跳舞樣樣精,是許多女孩子心中的白馬王子。大學未畢業就退學完婚。岳父母把一個生意清淡的大酒店交給二林打理。二林把之前的經營模式,苦心經營,生意很快紅火起來,眼看著銀行卡餘額噌噌往上漲。二林抽好煙、喝好酒、開好車,還時不時地聚攏幾個人打麻將,春風得意,牛氣哄哄。
這天,二林突然來到食品廠找大林。大林正在開會,保安不讓進,二林便發了條微信:大哥,救命!大林慌忙休會,把二林接到辦公室詢問緣由。二林哭喪著臉說:“大哥,這回我死定啦,只有你能救我了!”大林問究竟怎麼回事。二林眼淚汪汪地說,他這幾天被人約去打麻將,輸了整整一百萬!
大林愣住了。面無表情地過了一分鐘,這才慢慢地說:“這事,哥恐怕幫不了你了。現在剛好是原料採購季,廠裡的錢全投進去了,還用了數目不小的銀行貸款。”
二林用陌生的眼光看著大林:“大哥,這麼些年我從沒跟你要求過什麼,我可是你親弟弟,第一次開口啊,你就這麼打發了?”
大林的眼睛看著別處:“對不起二林,不是哥見死不救,而是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原諒哥吧!”
二林從沙發上站起來,從牙齒縫裡擠出四個字:“好吧。再見!”
大林站在三樓的視窗,看著二林發動起轎車,加大馬力飛速衝出廠門。
二林賣了轎車還債,缺口依然很大。最後岳父母轉讓酒店才幫女婿渡過了難關。
沒了酒店的二林,一時想不出別的門路,只好又去找大林,打算在食品廠找點事做,邊打工邊還債。二林滿指望大哥能安排個管理崗位,高薪、輕鬆,可大林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讓他從車間一線幹起,在生產流水線的最後一道工序,做食品包裝袋的封口工,跟別的工人同工同酬。二林真想甩膀子走人,可一想到那句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便咬緊牙關忍了下來。人,像掉進了冰窟窿,心,火燒一樣難受。
沒幹滿三個月,二林便離開食品廠,去鄉下種菜去了。在郊區,妻子以弟弟的名義承包了三十個溫室大棚,幫助二林東山再起。她一再叮囑二林,咱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別再讓大哥看扁了。二林只說了三個字:走著瞧!他從最基本的種菜技術學起,早出工,晚收工,吃住在大棚裡,跟僱工們一起同甘共苦。當年,十五個大棚的芹菜大獲豐收,賣出了比往年翻番的價格,其他大棚試種的新品種絲瓜也取得成功,碩果累累。年底盤點,竟收回了一半的投資。
就在這時,妻子傳來訊息說,大哥的廠子出事了,他的產品因為衛生問題被客戶投訴,質監部門查證後,除了罰款二十萬元,還追回那批次全部食品,責令停業整頓,問二林是不是應該回去看看。二林只是淡淡地回了句:別提這個人,他不是我哥!然後埋頭做手頭的事。
這年,二林將三十個大棚全部種上芹菜。他算了算賬,如果再延續去年的好光景,不僅能收回全部投資,起碼能落個三四十萬。果不其然,整個生產期光照充足,風調雨順,芹菜長得株壯葉茂,青翠欲滴,眼看著豐收在望,二林樂得睡覺都笑出聲。誰也沒有想到,到了年底,芹菜價格一路下滑,跌到了歷史最低點。一打聽,原來是去年的高價刺激了種植戶,今年芹菜的種植量太大,而且都趕在年前扎堆上市,市場供過於求。二林起先是觀望,巴望著市場能有所反彈,誰知價格繼續滑落,眼看芹菜再不收就老得嚼不動了,只好低價與一個老客戶約定前來現場收貨。等工人加班加點將三十個大棚的芹菜全部收完,大包小包裝好準備停當,卻遲遲不見老客戶的運輸車。打電話一問,原來是對方當地的芹菜價一夜之間又陡降許多,依先前談好的價格收購,淨等著虧錢,所以這筆生意,做不成了。
二林圍著堆積如山的芹菜,急著兩眼通紅團團亂轉,整整一天,他只剩下打電話了,剛採收完的菜地上,愣是被他踩出了一條小路。儘管不願承認,卻也不得不面對冷冰冰的事實:芹菜,爛市了!二林不停地念叨著,完了,完了!一屁股癱坐在了芹菜堆上……
忽然,有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來,二林不耐煩地嚷嚷道:“請你查清楚號碼再打行嗎?”對方用典型的南方口音說:“沒錯,找的就是你。”然後自報家門,說他是南方一家蔬菜加工出口企業的吳經理,之前他來二林這裡作過市場調查,取走芹菜樣本帶回檢驗,結果農藥殘留及微量元素含量等指標完全符合進口國衛生標準,可以作為他們公司蔬菜加工出口的原料。所以現在,他們可以用高於市場價百分之三十的價格收購這裡的全部產品。放下電話,二林的臉上不知不覺滑下了兩行熱淚,感嘆蒼天有眼。
這一年,其他種芹菜的農戶都賠了個底朝天,二林非但沒有虧本,反而賺了近十萬塊。翻過年,二林再不敢貪圖一口吃成胖子,在一棵樹上吊死了,而是在多品種、新品種上下功夫。夏季過後,當地政府跟二林商議,要在二林的種植園旁邊,建一個智慧農業示範園,溫室的規格、面積、配置、種植技術均在當地領先,首屈一指。專案可由二林牽頭,政府負責向上爭取獎補資金。二林心裡沒底,專門去了趟省城,找專業部門諮詢,又查閱好些資料,最終確認專案可行。妻子看二林踏實肯幹,像脫胎換骨換了個人,心中滿是歡喜。她託親告友,從銀行貸了一筆款,支援二林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