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老梁

[ 現代故事 ]

吳灣鄉黨委書記老梁受到縣委表彰,據說還進入後備幹部名單,對此大家都很是服氣,老梁這個人注重團結,工作紮實,任勞任怨,政績顯著。

但坊間還是流傳著其他版本,大致是說老梁不僅運氣好,而且富有心機,特別是他精心設計的兩次“偶遇”,讓他進入秦書記的視野,這才得到縣委賞識。秦書記是縣委書記,調過來不到一年時間,他與老梁原本不相識,這一點大家能夠確定,至於“偶遇”事件,這一點大家則充滿好奇。

第一個傳聞是,秦書記曾經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到吳灣鄉的一個村莊調研。老梁大概是透過什麼路子及時得知這個訊息,就提前趕到這個村莊,秦書記沒想到會在村裡偶遇鄉黨委書記,對老梁的工作作風很是滿意。

老梁與秦書記在村裡相遇的事情應該是真的,因為秦書記在一次會議上就不點名表揚過老梁,大意是說他與一名黨委書記初次相遇在村裡的一條小路上,看到那位黨委書記與群眾正面對面聊天,察看田間麥子的長勢,他內心別提多高興了。因為說這話時高興,秦書記還把話說得富有詩情畫意:“我與他,算是相遇在陌上。”

第二個傳聞是,有一次,秦書記調研路過吳灣鄉境內,由於雨天路滑,車子為了避讓群眾的小貨車,他和秘書下車步行,讓小貨車先行透過,不想自己的車子竟滑下了道。後來,老梁得知訊息,帶著十幾個村民趕到現場,群眾將車子硬生生從道下抬上來。招呼群眾幫助抬車,讓秦書記再次為老梁的表現加分。

老梁組織群眾抬車這件事,秦書記雖然沒有在相關場合提起過,但有人認為,恰恰是秦書記未曾提起,更印證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概這種事畢竟有些敏感,領導閉口不提最好。

“人不可貌相,老梁看上去實在,只以為他僅僅在用心做事,誰料想他竟然是‘用心眼做事’的高手!”“關於老梁的兩件事情,都是得益於第一時間掌握秦書記下鄉的動態。要我說,從老梁的身上,最應該汲取的經驗是,這第一手資訊真是太重要了!”有人在私下裡議論,褒貶不一,版本有很多種。

坊間的傳言,由於好事者添油加醋,漸漸就有些玄乎。有的說,老梁與秦書記的秘書小杜關係非同一般。還有的說,老梁與秦書記的駕駛員老徐是遠房親戚。老梁聽了傳言,搖搖頭笑了。事實上,關於小杜和老徐,他們的大號叫什麼老梁都不知曉,更別說什麼交往了。

“大家說的這個‘第一手’,真的非常重要。第一手資料,第一手資訊,都是我們在工作中的追求。”就老梁的傳聞,秦書記開始說話了,在全縣作風建設大會上,秦書記忽然脫稿向大家披露,“那次與吳灣鄉黨委梁書記在田間相遇,其實並不是他主動與我‘偶遇’,而是我在隨機調研中,得知他在村裡工作,臨時決定去暗訪,這才在陌上遇見他。”會場裡異常安靜,與會人員豎起耳朵認真傾聽。

“關於那次抬車,事情也是有的,只不過不是老梁幫我抬車,而是我幫老梁抬車。那次才應該算是偶遇,也可以說是相遇在陌上。當時群眾從田間地頭匯聚起來,自發幫老梁抬車的場面讓我很是感動,因為老梁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我和秘書小杜,也算是自發行為。”

聽了秦書記的敘述,大家紛紛拿眼去找老梁。“怎麼樣,我所說的如何在陌上遇見老梁,可都是我自己親歷的第一手資料!”秦書記和藹地笑了笑,他的話音剛落,會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黑白色的夢
下一篇: 車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