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之“舞”

[ 現代故事 ]

攝影師劉平為尋找創作素材,騎車到鄉間採風。他沿府河來到一個小鎮的早集,看到一位老太太在賣篾器,滿頭白髮在風中舞動著。他走過去和老人聊天,得知她是附近河灣村的,今年86歲,賣的篾器是她瞎眼兒子王寶軍做的。劉平拿起一個籃子裡外打量,編織均勻,紋理清晰,方圓周正,他完全不相信這麼精巧的篾器出自盲人的手。

散集後,劉平和老太太同行,他想去看看王寶軍。一路上,老太太有說不完的話。說寶軍小時候眼睛是好的,他不喜歡跟村子裡娃兒玩,就喜歡看本村手藝人編織篾器。寶軍12歲那年患上麻疹,因為沒得到及時救治,眼睛就瞎了,老伴受到打擊,兩年後就走了。談到兒子的手藝時,老太太的嗓門提高了許多:“我兒子眼睛雖然看不見,但他的手藝比明眼睛的人還強,他編的提簍結實又好看。每年賣的錢,夠我們娘倆的油鹽花費哩!”

出了小鎮,老太太指著對面村頭的三間瓦房說:“國家扶貧政策好,這房子是政府給改造的,住著風吹不著雨淋不到。我現在不敢死,我死了寶軍可怎麼辦?”

老太太推開大門,堂屋內有點暗,老太太按亮了燈泡。劉平這才看清,滿是灰塵的八仙桌旁邊有個中年男子,油膩的頭髮蓋過耳朵,厚嘴唇,鬍子拉碴的。他正在劈竹撕篾片,手來手往,刀起刀落,在空中舞出一道道弧線。

“寶軍,這個劉同志來給你照相。”老太太邊倒茶邊說。王寶軍一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停下手中活計。

“劉同志誇你手藝好,你小時候不是最喜歡照相嗎?你只管編就是。”老太太安慰說。

王寶軍有些遲疑地從篾堆裡摸出幾根篾絲,在指間左穿右插,一雙傷痕累累、老繭縱橫,如虯盤的老樹根的手,瞬間像鋼琴家的手,在篾絲間上下翻騰,舞動跳躍,流暢自如。劉平舉起相機,咔嚓咔嚓按個不停。

劉平回家後,就把圖片發到網上,引發許多人關注,還被多家媒體轉發。於是,殘聯、義工聯、慈善會等四面八方的關愛都湧向了王寶軍家裡。

王寶軍的手啟發了劉平的構思,他又陸續拍了許多手,參加“中國夢·勞動美”攝影大賽。在獲獎作品展上,金獎就是劉平的組照《手之“舞”》,圖上有拉麵筋騰空飛舞的手,有揮舞砌刀粉牆的手,有在田間播撒種子的手……唯有王寶軍滿是裂痕的手最為醒目。

三個月後,劉平再次騎車來到王寶軍家,他聯絡了採購篾器的商家。剛到他家,碰到幾個網友在給編筐的王寶軍現場直播。堂屋裡陳設一新,窗明几淨,八仙桌鋪上了漂亮的桌布。閃光燈下,王寶軍臉色紅潤,身著對襟盤扣外套,手依舊在篾條間上下飛舞,不時擺出一副賣萌的表情。

“是劉同志呀,你真是我家的貴人喲。”老太太看到劉平的到來,一臉的熱情。

“上次你照過相後,來了好多人,有的送錢,有的送東西,還有的來拍影片,每次拍完也會給錢。寶軍再也不用每天起早摸黑編篾器了,他現在只是配合別人拍影片時才編一下,就做個樣子,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老太太興奮地說個不停,把他想幫忙採購篾器的話堵在口中。

“我還想請你幫個忙,再給寶軍照幾張相,照好看點的,再發到網上去,給他介紹個媳婦,他現在有收入養家了。你看他都41歲了,我總不能讓老王家斷了後呀……”

劉平愣了一下,他想說,等一波熱度過後,你再拿什麼去養家哩?但他看著老太太熱切的眼神,張了張口,卻什麼也沒有說。

等幾波網友散去後,劉平再次舉起了相機。

王寶軍在老太太的指揮下,抬起頭挺起胸,還不忘捋了捋頭髮。就在劉平按動快門時,王寶軍嫻熟地伸出兩個指頭,喊了一聲“耶”!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雪中的約定
下一篇: 天上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