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和李梅是一對普普通通的夫妻,他們生了兩個孩子,只差一歲多,一個叫小寶,另一個叫小貝。
這天週末,張建帶著孩子去了父母家。吃完晚飯回來,四歲的小貝氣呼呼地向爸爸告狀:“爺爺好偏心!他只給哥哥剝蝦,不給我剝蝦!”
張建回憶了一下飯桌上的場景,好像還真是這樣,不過在他看來,這也不能證明父親偏心,父親只有一雙手,能照顧好一個孩子就不錯了。都是他的親孫子,有什麼可偏心的?
可惜現實很快給了張建當頭一棒。這天,張建給兩個兒子各泡了一杯奶茶,小寶一看,嫌藍莓味的太酸,非要搶小貝那杯蜜桃味的。小貝當然不幹,一番爭搶後,奶茶灑在了小貝的手上,而小寶的手也被弟弟的指甲給劃傷了。
這時,張建父親正好打電話來,聽到孩子們的哭聲,忙問發生了什麼事。張建講了一下情況,說:“小貝的手被燙得起泡了,疼得受不了,怎麼哄也沒用。”
父親輕描淡寫地說:“小孩子嘛,這種事是難免的,過上一兩天就好了。”
張建接著說:“我正批評小寶呢,他的手不過有幾道劃痕,還大呼小叫的,不知道讓著弟弟!”
沒想到父親一聽就急了:“什麼?小寶受傷了,你怎麼不早說?我現在就過去!”
半小時不到,父親便拎著一個袋子,氣喘吁吁地趕到了,一進門便把小寶摟到懷裡,看著那幾道劃痕,心疼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張建實在忍不住了,提醒父親:“爸,小貝手上的泡你要不要看一下?”一旁的小貝還在抽抽噎噎地哭著,一臉委屈的表情。
父親根本沒接茬,他把袋子裡的東西都取了出來,除了一大堆零食,還有一整排的草莓奶茶,他對小寶說:“這些都是你愛吃的,以後想吃什麼,爺爺給你買什麼!”
小寶脆生生地答應著,小貝“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張建想跟父親據理力爭幾句,但看著父親滿頭大汗的樣子,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到了晚上,李梅下班回家後,張建忍不住問她:“你有沒有一種感覺,我爸對小寶更好一些?”沒想到李梅白了他一眼說:“我還以為你這個書呆子永遠都看不出來呢!”
“啥?你早就發現了?”張建有些驚訝。
李梅不答反問:“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爸為什麼偏心?”
張建撓撓頭說:“這……我也不清楚,不過很多老人都是對長孫更好,可能是因為這個……”
李梅撇撇嘴說:“跟這個沒關係,你爸不喜歡小貝,是因為他跟我姓!”
張建一下子愣住了,很快如夢初醒。張建和李梅都是獨生子女,兩人婚前就商量好了,婚後要兩個孩子,一個跟父姓,一個跟母姓。這事遭到了張建父親的強烈反對:自古以來子女都是隨父姓,我兒子又不是上門女婿,憑什麼讓孩子隨母姓?但張建也有自己的理由,現在是新時代了,孩子隨母姓的情況越來越常見,何況老大不還是跟自家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