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快到了,市領導要下鄉慰問抗日老戰士,這可是個大新聞啊!在電視臺當記者的小孫正緊張地做著採訪前的準備,這時他接到了張大爺打來的電話:“孫記者啊,我明天要到敬老院做好事,這回你得加大力度為我宣傳報道一下!”一聽到張大爺的聲音,孫記者的眉頭就皺了起來:“張大爺,我明天要跟市裡的領導下鄉採訪,您那兒我沒時間去了。”
張大爺聲音立刻提高了八度:“這可不行啊!我為這事準備了好久呢,你不來怎麼成?”小孫真想狠狠地回他一句,張大爺,難道做好事就為了到電視上顯擺嗎?不過他嘴上可沒敢說出來,而是不冷不熱地回了一句:“張大爺,您做好事確實值得表揚,可領導的工作更重要不是?”
這話說得有點嗆人,可張大爺仍不死心,但口氣卻明顯軟了下來:“那……那這樣,後天、大後天也成啊!你可一定得來呀!”孫記者回答得更乾脆:“張大爺啊,後天、大後天我都要到外地採訪,這是我們領導早就定下的,我推不掉,對不起,掛了啊!”說完他重重地掛了電話。
也許有人會問,這孫記者怎麼回事啊?為何對一個熱心公益的老人說話這麼衝?這話說來就長了。十年前,小孫剛分配到電視臺工作不久,偶然聽人說,縣城一位有腿疾的老人在江邊救了一個落水兒童,救人後不肯留姓名,一個人拄著柺杖默默地走了。不過現場有知情人說,這位老人姓張,是個退休老黨員,他的腿是在下鄉公幹時受傷的!
獲得這樣的報料,孫記者興奮不已。他很快就找到了張大爺,經過一番深入挖掘,做成了一組系列報道,在電視臺播出後,立即引起了轟動,有人還專門寫信給電視臺領導,表揚孫記者弘揚了社會正能量呢!
這一組報道讓孫記者出了名,不過讓他頭痛的事也跟著來了。
那位張大爺自從“出名”後,彷彿整個人都變了:他好像上了癮似的,每年都會想方設法做一件好事,然後軟磨硬泡地要求孫記者去採訪他,而且還有特殊要求:採訪結束時主持人一定要加上一句“這是張大爺連續多少年做好事了”云云。
張大爺的做派,讓孫記者原本對他的敬意少了許多,他想雷鋒同志做好事不留名,你張大爺做好事巴不得滿世界都知道,實在太那個了!正因為如此,孫記者對張大爺的採訪要求也是能推則推,實在推不過也就發個簡訊,一兩句話的事,對此張大爺顯得老大不高興:“孫記者,我做了一件大好事,你在電視上就給我這麼一晃而過。別人看都沒看見,更不知道我連續做了幾年好事……”對此孫記者的回答很乾脆:“張大爺,社會上做好事的人多了去了,能上電視的有幾個呢?”意思就是你知足吧!
張大爺“想出名”的心願雖然受了打擊,但做好事的勁頭卻是不減,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過了十年。張大爺年紀更大了,腿腳更不好了,可他依然在做好事。他尤其關心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每年到了重陽節都要去慰問。當然,每到這時候,他都要叫孫記者去報道。今年第十個年頭了,張大爺一副不請到孫記者誓不罷休的架勢,你說頭痛不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