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墓地情

[ 現代故事 ]

烈士趙清勝,一九六八年犧牲於遼寧,時年十八歲。老母親王氏今年九十三歲,兒子犧牲五十二年了,她都沒有見過兒子的墳頭和靈位。年歲越大,她就老是念叨這件事。

這天,鎮上新上任的女書記小白下鄉看望軍烈屬,老母親就拉著小白的手講:“小白書記啊,你知道我清勝兒的墳頭嗎?我幾十年都沒見著呢!政府說他是烈士,為啥就沒有他的墳頭和靈位啊?”

小白馬上安慰老人家:“有的,墳頭肯定有的,靈位也有。只是我剛來這裡工作,不知道具體情況。等我回鎮上,問清楚就告訴您老人家,有空再帶您去看,好不好?”

老母親抹著眼淚,說:“那我就放心了。”

老人家拿出一張小心儲存的照片,上面是一個穿著軍裝的英俊年輕人。她對小白說:“這是我兒子十七歲參軍後寄回來的。”

小白想了想,用手機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又仔細看看老人家拿出的烈士證書,記住了那個部隊的番號。

回到鎮上,她把照片和部隊番號發給外公,想問問外公知道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因為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公就是駐紮在遼河邊那個部隊的首長,或許他知道這個年輕人的事蹟。

然後,她找到鎮民政辦的李主任,問烈士趙清勝犧牲後的墓地在哪裡。

李主任嘆了口氣,說:“以前那些烈士,除了政府發的一張烈士證,很多人都沒有墓地。就像這個趙清勝吧,是跳遼河救戰友時犧牲的,他救起了戰友,自己卻被激流沖走了,部隊一直沒有找到他的遺體。”

小白感到很意外,烈士竟然沒有墓地!這出乎她的意料,可是已經答應要帶老媽媽去看兒子的墳頭和靈位的,不能反悔啊!

週末,她開車去了市裡的民政局,工作人員聽完她的講述,說:“你去南山烈士陵園看看吧。”

在烈士陵園肅穆的門廳裡,小白看到了牆上的一塊塊黑色大理石銘碑。一個縣一塊銘碑,滿滿都是烈士姓名。她找到了其中一個名字:趙清勝。她問陵園管理員小張:“這些烈士有墓嗎?”

小張搖搖頭,道:“多數烈士沒有墓,只有一個名字刻在這裡。烈士,就剩下一個名字,名字,就是他們的墓。這刻字碑,就像他們的靈位牌。”

小白失望而歸,她覺得沒法去見老媽媽。因為老媽媽想要看兒子的墳頭和靈位啊。聽鄉下老人說,沒有墳頭墓穴,沒有靈位的人,靈魂就飄啊飄,飄在外面不安全。萬一被風吹散了,就不能再投胎,老人家肯定是憂心這個。

想來想去,小白忽然想到小張那句話——大理石刻字碑很像他們的靈位牌。小白有了主意,她決定下個週末帶老媽媽到市烈士陵園去。

這時候,外公打來了電話,八十多歲的老人哽咽著說:“照片上的年輕人,就是當年我團裡的一個英雄戰士。這也是我終身的遺憾,我沒能找回烈士的遺體啊!我愧對他的母親。你一定要好好安慰老人家,不要讓她太傷心。”

外公千叮嚀萬囑咐。小白說:“您老就放心吧,我不會讓烈士的母親有遺憾,我會處理好這件事的。”

週一,她把手機裡拍的趙清勝烈士軍人照,去鎮照相館放大翻印了兩張五寸照,託人帶給烈士陵園小張。因為烈士陵園裡有大理石烈士銘碑,有烈士姓名,假如把烈士的照片貼在大理石銘碑上,解釋說這就是她兒子的靈位,或者老媽媽會得到安慰。

可她轉念又一想,僅有一個烈士銘碑和照片,這還是沒有墓穴啊!烈士陵園小張說,陵園一牆之隔,就是南山公墓區,那裡一個墓穴賣五六萬。小張建議:“借公墓區待售的空墓,在墓碑上臨時貼上烈士照片,然後帶老媽媽來墓地,以此來了結她的心願。”

小白認為不妥,這樣對待烈士的母親不公平,她決定推遲帶老媽媽去烈士陵園的時間。

好幾天思來想去,小白忽然有個想法,晚上就講給丈夫聽。可丈夫一聽直搖頭,道:“你出錢給烈士買一個墓穴,建一座衣冠冢,心意是不錯。但是還有那麼多烈士都沒有墓穴,你能都買了嗎?這種事情,得國家考慮。”

因為外公再三囑託和自己對烈士媽媽的承諾,小白顧不上丈夫的反對,馬上給烈士陵園的小張打電話,請他代自己去公墓區買一個墓穴,墓碑上刻“趙清勝烈士之墓”。

小白丈夫氣得不行,馬上向岳母告狀,說小白在家“獨斷專行”。

小白說:“一個承諾驚天動地,不能改!”

岳母站在女婿這一邊,指責小白:“公而無私雖好,但家也不能不要。”

小白就向外公求救。外公發火了,電話裡對自己的女兒——小白的媽媽吼道:“你懂啥子叫戰友情?錢我出,行不?”

小白媽媽啞了聲,對女婿說:“你們的事我管不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有外公的堅決支援,小白心裡有了底。

沒想到,外公說:“孫女啊,這個事我有愧疚,所以這個錢我出。你替我辦好這件事就行。”說著,外公就在微信裡轉了六萬塊錢過來。

小白知道外公的脾氣。老人家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戰友情,只好收了,並答應外公她親自去辦這件事。然後,她打了小張的電話,讓他預訂墓穴。

又到了週末,小白親自去市南山公墓為烈士買墓穴。公墓管理員一聽她來買墓穴,搖頭說:“你來遲了,剩下最後一個墓穴,昨天就賣了,人家已經簽了合同付了款。”

小白質問:“前天我不是讓小張預訂了這個墓穴嗎?咋不守信用?”

管理員說:“對不起啊,但是那個老人家脾氣大,說如果我們不賣給他,他就守在我們辦公室不走了。”

小白急了,這件事要是辦不好,怎麼向外公交代?怎麼向老媽媽交代?她請公墓管理員約出買公墓的人談談,哪怕加價都行。

管理員只好打電話請對方來一趟。

一會兒,來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家,精神矍鑠,滿口普通話,解釋說墓地是給他的好兄弟買的。這人是個急脾氣,一聽小白是想讓他加價轉讓墓地,一句話就堵了門:“給一百萬也不行!”

顯然,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

回到鎮上,小白愁眉不展,自言自語:“我已經承諾了老人家,也答應了外公,可到現在,墓穴還沒著落,怎麼辦?”

到了月底,烈士陵園的小張忽然來了電話,說:“白書記,你可以帶老媽媽來烈士陵園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我不是棒槌
下一篇: 窗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