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的攤主珏大伯性子急脾氣暴,三句話不對胃口,就會喉嚨咣咣響。珏大伯愛吃蕨菜,賣的也是蕨菜,蕨與倔發音相近,相識的乾脆叫他倔老頭。
倔老頭不光倔,還有個特點就是“護犢子”。兒女小時護兒女,如今孫子、孫女又讓他護成了小少爺和小公主。左鄰右舍都知道珏大伯“護犢子”,誰也不跟他計較。
最近,新冠肺炎捲土重來。讓倔老頭悔得腸子發青的是,不該在週末帶著小孫子去小區廣場玩,更不該接受免費發放的大氣球。說實話,倔老頭在新聞中得知確診新冠的外籍病例,就是在廣場發氣球的那位外籍老師,頓時嚇得六神無主。
倔老頭的擔憂很快應驗了。週日一早,疾控中心和社群的工作人員便登了門。
當得知自己和小孫子都要居家隔離時,倔老頭呆若木雞。這下子,自己和老伴只能原地隔離,而兒媳帶著孫子則在城東居家隔離。倔老頭見不到孫子,又窩在家裡出不了門,急得滿嘴起大泡。
更何況,小孫子的無妄之災,是自己帶給他的,倔老頭悔恨交加。一不好,從額角頭到腳趾頭,渾身上下沒個舒坦的地方。倔老頭的狀態把老伴嚇壞了,忙給社群打了電話。
正午時分,倔老頭家門鈴響了。“大媽好,我是社群醫院的小凡……”倔老頭的老婆桂花,知道這是上門來給自家治病的醫護人員,忙熱情地迎進門來。轉身不見老伴,她不禁打了個激靈,擔心倔老頭又要生出什麼變故。
“哦,大伯您體溫正常。來,坐下。我再給您量個血壓……”桂花一轉身,見老伴已配合地挽起了衣袖。更讓她詫異的是,一隻大口罩,把倔老頭的臉擋得嚴嚴實實。
其實,自居家隔離後,鎮上、社群都安排了志願者上門,給老夫婦倆測量體溫,送柴米油鹽。只是倔老頭懊惱至極,哪會有好臉色,尤其是讓他戴口罩,更是毫不妥協。
儘管社群義工多次提醒,倔老頭仍我行我素,還說自己對口罩沒眼緣,說什麼也不肯戴。沒想到這次歪打正著,小凡上門,倒讓頑固的倔老頭主動戴上了口罩。
“大媽放心吧,大伯身體沒什麼問題……”護士小凡按規定將老兩口檢測的血壓、體溫,有條不紊地記錄在登記本上,並告知老兩口,雖然疫情沒有去年武漢那樣嚴重,但新冠病毒傳染性強、危害性大,為了控制疫情蔓延,現在出入超市、商場都要戴口罩、量體溫。居家隔離的人更是社群重點防護物件,現在都已落實到具體醫護人員身上了。
小護士拍拍自己的白大褂,表示他們家正是由她分管負責的其中一戶,所以每日三次體溫,都要記錄在案,如有身體不適也能及早發現。臨別時,小凡還笑吟吟地安慰倔老頭,十四天隔離期很快就過去了,讓他少安毋躁。
當晚,倔老頭在床上翻來覆去烙了一夜大餅,一直折騰到天亮。桂花抬頭瞥見老伴臉色灰白,雙眼充血,嚇得膽戰心驚,連問之下,倔老頭才道出了前因後果,說自己和小護士吵過架。桂花連聲嘆息,指著倔老頭“你”了半天,也沒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轉眼一週過去了。護士小凡定時上門,給倔老頭夫婦量體溫、測血壓。除了按部就班的醫療檢測,她得知老兩口出不了門,又不會使用網路購物,還熱心腸地幫他們在網上下單買菜、買水果、買衣褲鞋襪,簽收後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