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的柴火灶

[ 現代故事 ]

本期阿拉,男,泥水匠出身,一輩子吃慣了柴火飯的他,多年來走哪兒都帶著柴火灶,直到住進了現在的新小區……

阿拉帶著他的“柴火灶”住進了車福浜小區,活像蝸牛揹著圓圓的硬殼。這個“柴火灶”其實是截成一半的柏油桶,上下通透,邊上還開著拱形的灶門。他說柴火灶燒出來的飯香,可以滿滿吃上三大碗。鄰居小新是社群幹部,多次勸說阿拉扔了“柴火灶”。誰知,阿拉每次總是吹鬍子瞪眼:“好小子,你想讓我扔掉吃飯的傢伙,除非把我給扔了!”

每天到了吃飯的時間,阿拉總要把他的寶貝疙瘩搬到門前的大路邊,找個好的位置,讓灶門對著順風的方向,上面架了口黑黝黝的鐵鍋。淘米,放水,合上鑊蓋,點燃了火,立即升起了白色的炊煙。阿拉愜意地幹著,不斷往灶裡頭塞著桑樹枝。飯好了,他又燜了一會兒,才掀開鑊蓋盛了吃。吧嗒吧嗒,看他吃飯就是一種享受。吃好了飯,他還要用鍋鏟剷起一張焦黃的鍋巴,小心翼翼地裝在竹籃子裡面。

小新來到柴火灶跟前,蹲下身來苦口婆心地說:“我們正在爭創衛生小區,上面快要下來檢查了。我想跟你商量下,你的柴火灶要暫時封存起來。我給你送個好的電飯煲,保證燒出來的飯跟柴火灶裡的一樣香!”

阿拉是看著小新長大的,也知道社群幹部的不容易,就勉強答應下來。小新叫人拉走了柴火灶和一大車的硬柴,說是代為保管。

阿拉抱著電飯煲回到家裡,心裡頭空落落的。小新是個細心的人,等晚上做飯的時候專門過來。他手把手地教阿拉怎麼用電飯煲,指著上面的顯示屏,找到柴火飯的按鈕。輕輕按下去,只聽“嘀——”傳來一個好聽的聲音。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圈光波,不斷旋轉著。等到飯煮熟了,小新還幫他盛飯。他親切地問:“怎麼樣,是不是跟柴火灶一個味?”

阿拉吃了幾口,就把碗放在桌子上說:“沒有那種味道,不吃了!等上面檢查好了,你得把柴火灶還給我!”

小新打著哈哈說:“您多吃幾回就好了,凡事都有個適應期嘛!”

阿拉天天去社群問檢查組來了沒有,小新總是笑嘻嘻地說“等等,再等等!”他回到家裡,繼續擺弄那個高檔的電飯煲。他的眼睛有點花,顯示屏上的字又小。燒飯的按鈕看成了燒粥,燒粥的按鈕看成了煲湯。燒出來的飯稀溜稀溜的,煮出來的粥像塊溼抹布,這幾天弄得一點胃口都沒有。他心裡頭真的不是滋味,心想這柴火灶八成要不回來了!可是,死了張屠夫,不吃帶毛豬。我重新搭一個,看你小新怎麼辦?

說幹就幹,阿拉以前幹過泥水匠,這種搭灶的小事不在話下。他開著電瓶車,去老屋基場轉了幾圈,撿了很多斷磚頭。三下五除二,在自家院子很快搭了個通風良好的柴火灶,用蛇皮袋裝了很多的木屑和木邊皮。還沒點上火呢,小新帶著兩個小區保安找上門來了。他嚴肅地說:“阿拉,我們這裡可是衛生示範點,不能私自搭建柴火灶,請你配合!”

阿拉問:“你們怎麼知道的?”

小新指了指電線杆說:“你看看,上面裝著監控,全天候360度無死角。誰想做壞事,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

阿拉抬頭看了看監控探頭,在小區裡轉悠了一圈,認真數了數,總共有58個探頭。唉,這下可怎麼辦?真的找不到可以搭建柴火灶的地方。他想了半天,決定上樓頂!

等到天色擦黑,阿拉找出以前挑稻穀的擔子。小區路邊有一些亂磚頭,他慢慢地挑上了5樓的樓頂。床鋪下還藏了一些硬柴,他也一股腦兒搬了上去。

站在樓頂,阿拉仔細看了看四周。小區裡面的燈火亮了起來,隔壁小新家的電燈也亮了。那些監控探頭全部朝下照著,樓頂沒有人看得見。他抽了一根香菸,擦了擦汗水,開始熟練地搭起了柴火灶。樓頂風大柴火旺,不一會兒鐵鍋裡鑽出了熱氣。再等十幾分鍾,一鍋好飯就要出鍋了。阿拉的柴火飯在李家莊那可是一絕,軟硬適度,吃起來可以不用下飯菜。更妙的是,還有一張完整的鍋巴。用這張鍋巴煮的粥更香,還可以緩解他的老胃病。

嗚——哇——嗚——哇——,小區裡忽然傳來了尖銳的警笛聲。阿拉一驚,低頭向下看了看,只見一輛大車閃著警燈開進了小區。出什麼事情了,難道哪家老人病倒了?

忽然,樓下吵吵鬧鬧的,那輛閃著警燈的大車停在了阿拉家這棟樓邊。幾個消防隊員麻利地下了車,拖著長長的水泵。另外幾個衝進了樓內,快速向上奔去。幾分鐘後,消防警察出現在了阿拉的跟前。他們還用探照燈照亮了這裡,幾乎沒有一處陰影。為首的隊長疑惑地說:“老伯,你這是在幹什麼?”

阿拉說:“我在燒柴火飯呀!”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生死名單
下一篇: 失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