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遼河口匪患猖獗。遼西悍匪大玉子雄踞一方,打的是劫富濟貧的旗號,乾的卻是燒殺搶掠的勾當,人們提起大玉子都膽戰心驚。大玉子讀過書,每次行動之前,他都給搶劫物件寫一封客客氣氣的勒索信,在每封信的信封上都親筆手書“恭喜發財”四個字,所以當地人稱“發財信”。可收到“發財信”的富戶土豪就愁雲慘淡了,像收到了閻王爺的邀請函。
遼西有個叫沙坨子的小村,村裡有一戶李姓人家,戶主李老財是個出名的老實人,靠著祖上餘蔭,加上平素克勤克儉,攢下了二十垧好地,日子過得比較殷實。
這一日,家丁開啟大門時,發現門楣上躺著一封“發財信”。李老財一見這封“發財信”,差點沒暈過去。
李老財哆哆嗦嗦地展信觀看,上寫:“李兄鈞鑒,玉某近日生意經營不善,弟兄生計困難,難以為繼,想從李兄處暫借一百塊大洋,限三日送到鬼子溝。詳細地址自有人告知,在此不一一贅述。得罪之處,望海涵,玉某不勝感激。祝兄臺家財興旺,福壽康寧!”落款是個龍飛鳳舞的“玉”字。
李老財看完之後,腦袋嗡嗡直響,感到血都湧到了頭上,喉嚨發乾,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家裡只有十塊大洋,還是多年積攢下來的,上哪弄一百塊大洋啊!
李老財急得團團轉,一點主張也沒有。湊不上一百塊大洋,土匪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土匪一怒之下,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想到此處,李老財決定,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得對家人和幾個長工做個交代。
他讓賬房蔡慶來把人都召集起來,他哆哆嗦嗦了半天,總算交代明白了。意思是,家裡收到了“發財信”,限期三天,交出一百塊大洋,如交不出的話,怕難善了。言外之意就是“你們是無辜的,去賬房領完工錢,都各自散了吧”。
賬房蔡慶來是個沉穩精細的中年人,他見李老財遇到困難,能以己度人,便暗自點頭。安置完瑣碎事項後,他轉身回到李老財身邊。李老財見他沒走,擺手說:“老夥計,你也先出去躲躲吧。”
蔡慶來問,“東家,此事您打算怎麼辦?”
李老財無精打采地說:“還能怎麼辦?親自去一趟鬼子溝唄,看能不能打個商量,如果土匪不開面,就由著他們吧。”
蔡慶來急了:“東家啊,沒錢和他們商量個啥?那是有去無回啊。我倒有個辦法,東家您能相信我嗎?”
“咱們多少年的朋友了,我怎能不相信你呢。”
“那好,東家您把現有的大洋都交給我,然後去親友那躲十天。最多十天之後,我給您了結此事。”
李老財擔心地問:“你打算怎麼了結此事?”
蔡慶來一笑,說:“天機不可洩露。”
李老財沒辦法,卻還是擔心:“你有把握嗎?”
蔡慶來點點頭,肯定地回答:“東家放心!”
李老財走後,蔡慶來模仿大玉子的筆跡,寫了十封“發財信”,連夜投遞出去。第二天,縣裡有名的富紳大戶都收到了“發財信”。
各個綹子本來相安無事,這次大玉子越界通吃,其他綹子不樂意了,紛紛派人過來問詢。縣裡大戶們更是炸了鍋,聯名上書,一致要求縣裡必剿這股土匪。
一天裡,全縣震動。大玉子懵了一下,隨後冷笑道:“好你個李老財,敢在我面前搞鬼!”
當天晚上,李老財家燈火通明,蔡慶來坐在太師椅上自斟自飲。忽而,蔡慶來朗聲道,“大當家的,既然來了,請進來吧!在下早已備下好酒,恭候多時了。”
大玉子沉著臉,推門而入:“為什麼冒我的名,發下這些‘發財信?”
蔡慶來一笑:“不如此,大當家的肯來一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