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人

[ 現代故事 ]

做陪護,被人訓是常事!

醫生、護士口氣重一點,不叫訓,頂多叫埋怨,畢竟陪護拿的錢,不在醫生、護士賬上算。被埋怨了,還得賠上笑臉,惹惱了醫生、護士,這碗飯可能就吃不安穩。

患者家屬請陪護,多數透過醫生、護士找那些知根知底的人,緣於此,陪護和醫生、護士關係都不錯,魚和水的那種。

陪護和患者家屬的關係,則很微妙,偶爾好似魚和水,更多時候如同水與火,挨訓,是常有的事。沒辦法,端人碗,受人管,吃人醃菜,受人編排。

秦嫂性格好,挨訓就挨訓,少不了身上一塊肉,工錢一分不少就行,她不在乎患者家屬怎麼編排自己。

能怎麼編排呢,不過是急火攻心說幾句氣頭上的話,家裡有病人,誰都不能處之泰然,哪怕你身居高位,哪怕你金銀滿山。

秦嫂這次接的活,跟身居高位和金銀滿山都有點相干。

患者腦萎縮,智商從六十多歲垂直下滑至不到六歲,曾經活得多麼硬氣的一個老太太,眼下拉屎撒尿都成了軟肋。兒子經商有方,錢沒少掙,請秦嫂時,話說很得體,把老太太伺候得好了,一切都好說。

還有半截話以旁白形式出現,伺候得不好,自有不好的講頭。

秦嫂不言語,把事做得體,是陪護的本分,說伺候,把人看賤了。

殊不知,這世上有些人,認知就是這麼淺薄。

老太太的兒子天真地以為,只要花了大錢,他的娘,就一定能夠再硬氣起來。

患者的不硬氣是明顯的,不到六歲的智商,哄著就是,問題在於,患者還有不到六歲的熊孩子脾氣。這次入院,是因為她跟衛生間的馬桶幹上了,那個時代的孩子,大小便都是蹲坑,老太太晚間起夜,進了衛生間,直通通往下蹲,被馬桶撞了個趔趄,一怒之下,腳便踹了上去,老胳膊老腿的,玩雞蛋碰石頭的把戲。結果是咔嚓一聲響,人便倒在地上,撒起潑來。

撒潑的結果,是身子躺在醫院病床上,下半身動彈不得,端屎、端尿、擦身、洗臉、洗腳、餵飯、喂水,全指望秦嫂。

這不算啥,秦嫂指望老太太的錢,兩人屬於相看兩不厭。

說不厭,只在秦嫂和患者,同病房的病友會厭。老太太人來瘋,但凡有人進來探視,她都會猛地彈開眼,把目光往來人身上射,口氣豪橫訓示秦嫂,門不敲就進來,當我辦公室是菜園子?

老太太坐機關一輩子,某些積習還在腦海中殘存。

秦嫂趕在來人鼻子嗤出那股氣之前,使眼色,拿眼神央求,示意對方噤聲,然後輕言細語地告知老太太,哪有的事,您聽,門,敲著呢。

老太太側耳,作認真傾聽狀,末了面露微笑,眼皮緩緩耷拉下來。

人老了,睡眠不深,加上藥水作用,老太太時常處於半夢半醒狀態。

工作習慣好解決,生活習慣呢?秦嫂為了大難,老太太胃口好,看見吃的就往嘴裡塞。

再遇老太太的兒子大包小裹提了水果、營養品,秦嫂的好言相勸擱他耳朵裡便成了埋怨,你這是成心折騰老太太呢,吃得多拉得勤,醫生讓她靜養,少動彈。

最好是不動彈,你坐那屁股不抬就把錢掙了,怕折騰就別幹這活。

好心提醒挨個訓,秦嫂啞了口。

不到六歲智商的孩子,正是眼裡餓的階段,但凡有吃的東西入眼,就想著怎麼入嘴,秦嫂不給,她就哭,鬧,拿手抓輸液管。

秦嫂沒了轍,人老了,消化功能下降,老太太逮著水果一通亂吃,尿就成了問題。

端屎接尿,秦嫂輕車熟路,可對著支在兩個大胯間的便盆尿,老太太一下子彆扭起來,無論怎麼使勁,都於事無補。

活人真要被尿憋死!老太太聲音裡帶了哭腔。

秦嫂撥通老太太兒子的電話,開啟擴音,說老太太不好伺候呢。

怎麼個不好伺候法?兒子話剛傳遞過來,老太太已經對著手機孩子氣地叫嚷起來,老師老師,我要尿尿!

要死了,老太太當自己是在幼兒園呢。

我馬上來!

等到他所謂的“馬上來”,老太太只怕早憋出了新的病症,秦嫂情急智生,衝病房的病友做出噓聲的手勢,迅速退出病房,再進來時,手裡多了個手杖,老太太正臉紅脖子粗地使勁,依然沒半點尿意,膀胱鼓脹得要破裂了。

張明煥,誰讓你上課尿尿了,給我老老實實看黑板!秦嫂嗓子陡然炸響,跟著手杖哐噹一聲敲在門板上。

排排坐,吃果果!老太太嚇一跳,條件反射般,端正身子,雙手後背。

雙腿打顫的瞬間,嘩啦,尿出來了。

尿騷味瀰漫中,老太太的兒子衝了進來。

秦嫂神色惴惴的,你娘,不這麼訓斥著,尿不出來!

三句好話抵不上一嘴巴,敢情除了哄人,訓人也是伺候人的一種方式!滿臉歉意中,秦嫂看見,老太太的兒子很不硬氣地抹了一把自己的眼睛。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箍桶阿四
下一篇: 捐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