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偉最近有點煩。
前段時間他搞了個投資,賠了個一塌糊塗。雖沒傷筋動骨,也夠肉痛的。他痛定思痛,從此捂緊了錢袋,閒在家裡,開啟了人生中最為自在的休閒模式。
這下畢老爸看不下去了。畢老爸是剛退休不久的大學教師,就勸他說:“大偉,我知道你這些年掙下了錢。就算現在收手,攢下的錢也夠花了。可你年紀輕輕,不能稍受挫折就萎靡不振啊。”
“爸,這您就不懂了。”畢偉振振有辭說:“眼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市場普遍低迷。這個環境背景下,對我們普通人而言,無論幹實體還是做投資,最重要的是迴避各種可能風險,千萬不能盲目投機。所謂不賠就是賺到的,所以我現在什麼都不幹,才是最符合當下的市場行為。”
“有風險才有回報啊。”畢老爸在大學教經濟學,所以自有他的道理,“而且也不能因為一次失利,就認為大環境不好。”
“爸,你別紙上談兵了。要大環境好,我這次能虧?”
“大環境再好,你啥不幹也白搭!再說要是大環境幾十年不改觀,你這輩子就這麼廢了?”
一來二去,父子倆為大環境好壞扛上了。最後誰也說不服誰,竟鬧了個不歡而散。
本以為從此清靜了,不想第二天,可能嫌待家裡瞅著畢偉礙眼來氣,畢老爸竟搞了輛三輪,沿街串巷,幹起了收破爛的勾當。
這下畢偉抓了瞎:反對吧,老爸沒別的愛好,退了休還老鑽書本堆研究學問,閒時騎三輪收破爛,到處走走,對身體有好處;支援吧,一個退休高校老師撿垃圾,也不是什麼光彩事。旁人議論不說,光那輛臭烘烘的破三輪停小區內,就不知燻得多少路過的鄰居側目掩鼻。
這天,見老爸又要出去,畢偉一咬牙攔在了車前說:“爸,您要缺錢,給我說一聲;您要想讓退休生活豐富多彩些,可以釣魚,跟大媽們跳廣場舞,實在不行報團去旅遊,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可您整天騎三輪收破爛,搞得我這當兒子的在街坊面前都不好意思抬頭,您說您到底圖什麼呢?”
誰料畢老爸聽罷哼了聲:“小子,你不是說我紙上談兵麼?我就給你搞個實際點的。”說著他一拐把,“嘿,走嘍!”
敢情他還在為上次爭論的事置氣呢。
畢偉回過味來哭笑不得。細細琢磨,他又覺老爸似乎話中有話。疑雲一起,他忙找過輛電動車,藏頭露尾不遠不近跟在了老爸後面。
見老爸騎車晃悠悠出了小區,嘴裡唱著懷舊老歌《酒幹倘賣無》,間或不時高聲吆喝著:“廢銅爛鐵破紙箱子賣嘍!”那個愜意勁,搞得畢偉一哆嗦:難道這破爛,他真收出樂子了?
他正心裡犯嘀咕,前面街口商鋪有個高個子店主聽到吆喝聲忙跑了出來。
高校老師當破爛王,這在附近也算小新聞。所以他一眼認出了畢老爸,遠遠打問:“廢紙箱什麼價?”
畢老爸迎上前說:“三毛五嘍。”
“嗯,倒比上週漲了。”高個子自語著,從店內提出不少破紙箱。畢老爸將那些紙箱歸整好,用廢電線捆好在後,呵呵一笑說:“行啦,我也懶得過稱了。要不咱們就論堆吧。這堆我出九塊怎麼樣?”
畢偉暗中見狀,心下倒對老爸有了幾分敬意:到底是知識分子,起點高,善於總結提煉。這樣按堆論價,明著多掏了些錢,但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啊。哎,憑這悟性這天賦,這麼幹下去,老爸日後成為破爛行的大拿也說不定。
高個子聽罷,滿不在乎一揮手:“中!依您。哎,要不後天你再來,那時我還能攢一堆,專為你留著。”說著,他還幫畢老爸四下吆喝了幾嗓子,附近店主聞聲也紛紛翻出了廢品,論堆售給了畢老爸。
不多會裝滿了車,畢老爸小心翼翼向遠處駛去。
畢偉跟在後面,想著剛才老爸一個人整理廢品時的吃力樣,心裡很不是滋味:可怎麼勸他呢?
半小時後,到了個院落式的廢品回收站。
回收站的中年漢子卻不搞按堆論,而是一件件仔細過稱。最後,他把那捆用電線捆著的紙板秤過後,高聲報出了價:“二十斤六兩,七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