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百味人生)

[ 現代故事 ]

老常還叫小常的時候,就獨闖市場,在花溪縣城開了一家醬菜廠,生產風味獨特的東北醬菜。這年入秋,正是醬菜生產加工的旺季,眼見庫房裡的貨品越堆越多,卻鮮有訂單到手,小常整天愁眉不展的。

這天,老家蛤蟆塘村小學校的曹校長找到小常,說:“學校有幾個孩子讀書遇到了困難,明天學校開學,你是家鄉走出去的能人,一定要來認領一個。”

小常苦笑了一下,心想自己眼下這種情況也算能人?轉念一想,資助個學生也用不了多少錢,何況自己原本就有這個想法,便答應下來。

第二天,小常準時回了蛤蟆塘村。想不到,村小學搞了個隆重的儀式,曹校長別出心裁,還請來了電視臺的記者做宣傳報道。小常和其他幾位能人被邀請坐在主席臺上,臺下坐著一大群黑壓壓的孩子。

這隆重的場面把小常嚇了一跳,暗自讚歎曹校長心思縝密,如此一來,哪個能人不多出點“血”?正在走神的時候,面前出現了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小常心裡忽地一動,親切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那孩子哽咽著說:“我叫貓蛋。”

曹校長湊過來介紹說,這孩子姓葉,是個孤兒,一直生活在福利院裡,沒有一個正經的名字。

小常小時候過的也是缺吃少穿的苦日子,現在看見比自己還慘的貓蛋,心裡十分難受,他靈機一動對曹校長說:“叫貓蛋書太俗氣了,不如給他改個名字,叫葉自強吧。”

曹校長一拍巴掌,說:“這個名字好,自立自強。”

於是貓蛋,不,葉自強懵懵懂懂,一把鼻涕一把淚,機械地按照儀式上的安排,給小常行了一個舉手禮,接著往小常的脖頸間繫上一條紅領巾。

小常彎下腰把葉自強摟在懷裡,一邊給他擦拭眼淚,一邊動情地說:“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讀到什麼時候,叔叔就供到什麼時候。”

現場響起了《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聲,葉自強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只是眼淚流得更歡了。

縣電視臺的記者抓拍到了這個細節,事後製作了一個專題片,在電視上反覆播放了好長一段時間。一時間,小常和葉自強那感人的一幕,不知賺了多少人的眼淚,激發了多少人的愛心。

那次,曹校長很人性化地提出,要各位能人還是忙各自的事業,對於被幫的孩子,能夠做到資助學習費用即可,不要打擾他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小常覺得曹校長說的有道理,便給學校下了保證,請求學校代為打理,自己會及時把葉自強所需的各種費用寄給學校。曹校長欣然同意了。

那條系在脖間的紅領巾被小常收藏起來,作為一段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

小常是個信守諾言的人,後來葉自強上初中,再後來讀高中,小常和葉自強雖然始終沒有見過面,但透過蛤蟆塘村小學的資助渠道卻一直沒有斷,直到聽說葉自強考上了外地的一所重點大學。

小常找到曹校長,說:“葉自強爭氣,有出息,讀大學費用雖然高,但我也要全額資助,不做虎頭蛇尾的事情。”

曹校長擺擺手說:“本來早該告訴你,葉自強上高中時,就想透過假期打工掙學費,我反覆勸說高中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他才勉強打消了念頭。這次一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葉自強就捎過話來,說大學有助學貸款,還有助學金,誰的錢也不要了,話說得很堅決。我看葉自強長大了,懂事了,也支援他這麼做。”

小常聽了,心裡多少有一點遺憾和失落,還想說點什麼,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一次,小常去外地出差,剛好路過葉自強唸書的城市。換乘火車有一點時間,小常決定順便看一眼葉自強,就去了那所重點大學。誰知,到了學校一打聽,根本沒有叫葉自強的學生。小常一頭霧水,由於急著趕火車,來不及仔細探個究竟,就回來了。

後來遇到曹校長,小常提起了這件事。曹校長不好意思地說:“葉自強一入大學就改了名,現在叫什麼我也不知道。他和蛤蟆塘小學,和福利院都斷了聯絡,寒暑假期都沒有回來。”接著,曹校長嘆了一口氣,說:“這個孩子不懂得感恩,辜負了你多年來的幫助。”

小常見曹校長這麼說,忙說:“別這麼說,葉自強能夠自立自強,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幫他上學讀書,也沒有其他非分的想法。其實我這次去,是想向葉自強說一聲‘謝謝’的。”

曹校長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狐疑地問:“謝葉自強?謝他什麼?”

小常這才說出了一個秘密。原來,當年開始資助葉自強那陣兒,小常的生意已經跌進低谷。奇怪的是,後來不知不覺間訂單量猛然增長,醬菜廠一下起死回生,而且一年好過一年。小常透過和不少新老客戶交流才明白,其中的原因竟然來自和葉自強一起上了電視,電視臺等於給醬菜廠做了免費的廣告呢。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第八株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