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班副朋友圈的那枚金色圖案攪和了班長老劉雷打不動的午睡,他是班裡第一個金碼,點讚的省略號樣延伸。
金色,閃耀在他們人生高處的一道亮色,他和老王“金金”計較,明裡暗裡比拼著好“色”。
年那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金色的飄帶祥雲般烘托著金色五星,莊重精美,他穿上那套壓箱底的軍裝,顫抖抖地別好,單腿挺立的讓老伴拍了照。
這榮譽,全班獨一份。
年發放“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老王第一時間曬出,金燦燦地耀目,隔著螢幕他都能聽見老王那發自心底的笑聲。
據說他是一得訊息就趕到社群的,這老王還是那性子,處處爭先。
當年在抗美援朝戰場,尖刀班的他們奉命攻克一無名高地。夜裡出發前,連長把一面紅旗鄭重遞交到身為班長的他的手上,可他們被地堡的交叉火力壓在山脊下,他要帶爆破組強攻,王班副說自己在預備期也衝了出去,可衝了幾次都被瀑布似的彈雨壓在路上,還傷了幾個戰友。紅了眼的他扛起火箭筒,貓腰對著暗堡就是一發,趁敵人被震暈的瞬間,王班副帶人一陣風似的刮過去,幾聲爆炸把碉堡送上了天。
對著那片璀璨的朝霞,他們展開了那面帶血的戰旗,他腿負傷,王班副胳膊掛彩,可那時他們全忘了痛,粉色霞光中,紅旗鍍上了金色。
他們帶著人生第一枚金燦燦的獎章復員,直到幾年前才重新建立了聯絡。
沒想到60歲以上人群接種疫苗的限制一放開,單胳膊的老王又衝在了前面。
老劉是有苦難言。他瘸著腿作了各種偵察,接種地點、接種針數、各接種點排隊情況瞭如指掌。百密一疏,身份證連同戶口本在放開那天“及時”丟失,如此穩準狠的唯有老伴了。可強攻不得,糖尿病、高血壓是老伴兩大火器。就在他迂迴進攻、暗自尋覓的當兒,老王的健康碼已綠變金了。
“路都走不穩當,還逞哪門子能!”
“你是92,不是29,一針下來倒了,我們兩個在床上躺平?”
“你炮彈都不怕,還怕小小的病毒?”
老劉剛開口,小三歲的老伴俗語新詞火力密集,不過這次老劉是豁出去了。
“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槍,我怕這來無影去無蹤的病毒。”
他很少講故事,更極少講他戰場的事,可這次必須講。
“那年在朝鮮戰場,遇件奇怪的事。”老劉一開始就引入懸念,“美國飛機不撂炸彈……”
“不撂炸彈撂餅乾?”
“餅乾還有罐頭都扔過,那是他們飛錯了山頭。”
一講到戰場,老劉像換了一個人,氣場強大。
“這次飄下一團黑點,摔開盡是些蒼蠅、跳騷、蜘蛛什麼的,衛生員受過訓,讓我們遠離。儘管各種捕殺掩埋,可這些小東西防不勝防,連長感染引發腦膜炎犧牲了,衛生員也倒下了,那時渴望有吃了就不感染的藥,可哪有這樣的藥啊!”
“小小蒼蠅也讓人死得了?”老伴顯然震驚了。
“細菌、病毒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沾染上就發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老劉趁熱打鐵。
“歲數大的人預防更重要,再者打針的人多了,形成防毒屏障,病毒就不易流行。”
“江西的驢子學馬叫!”老伴嘴角上揚,“我在醫院聽得多了,人家講得也比你順。你想好了,倒了可沒人管!”
“老王打了好幾天了,還不活蹦亂跳的。”
“胳膊壞了打了也沒事?”
老劉把朋友圈點開,老王滿臉開心的樣子。
這時門鈴滴滴地響,開啟門卻不是女兒,社群的張主任領著李醫生來了。
“我有身份證號碼行嗎?”老劉惴惴的。
張主任笑吟吟地看著老太太:“我們來探望二老。只有身體合適且願意才接種。樓上幾家都打了。”
“身份證不就在餅乾盒裡,老了,自己放哪裡都忘了!”
幾塊餅乾下,身份證上的人正衝自己笑呢。
犄角旮旯地找,卻對桌上孤零零的餅乾盒視而不見,打了那麼多攻防戰,乾淨利落地敗在老婆子手裡。
針打完了,老劉還坐得挺直,老伴推他,還少不了損他:“等第二針?得個把月呢!”
見老伴也坐直了,還架起肩膀,他按針眼的藥棉差點滾落下來。
“你……打?”
“看病的醫生早建議我們打了,說醫院人多,我們抵抗力差。今天就沾下你的光,一輩子一次!”老伴銀灰色的頭髮在暈黃的燈光下幻變成金色,好久沒見她這樣氣韻生動了。
“不要以為你喊她們來這點把戲我看不透!”老太瞄了眼直愣著的老劉,和張主任她們一起笑了。
臨出門時,老劉想起一件事,問綠碼何時變金碼,李醫生說最快幾小時就可以。
“嘿嘿,我這次一發就是兩個。”
老劉趕緊找到老王的朋友圈,在那金色下重重地點了個贊,這時他發現班群裡已是金燦燦的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