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換麵條
牛樹村是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往來官差交遞文書官諜時,拴馬於樹林中補充草料,村莊因此得名。牛樹村與縣城一水之隔的溪上,有一座橋樑聯通南北,扼住省道、縣道交通樞紐的咽喉。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公路從村莊經過,成為牛樹村得天獨厚的資源。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村裡遊手好閒之人沒事就在這條公路上來回晃悠,動歪腦筋想著整一點兒事出來找幾個錢花。
在村頭路口有外地人擺攤,賣些米、粥、麵條、熟食。
“喂,來一碗粥!”食客喊道。
“好嘞,你的粥,請慢用!”攤主手腳麻利地盛上。
“撲通!”
食客接過粥,順手又倒回粥桶裡。
“你……”賣粥人一臉疑惑。
“跟你換麵條吃!”
攤主接過遞來的碗給盛上面條。
食客吃完了面擱下碗,頭也不回抬腿就走。
“你還沒給錢呢!”
“給什麼錢?”
“買面吃的錢呀。”
“面,那不是我用粥跟你換的?”
攤主腦筋有點兒轉不過彎來,“粥本來就是我的呀!”
“粥是你的,我還給了你,扯什麼粥蛋!”食客說,“我是牛樹村人,你皮癢了不是……”
死鴨子值錢
我們單位的辦公樓建在牛樹村橋頭,附近的人家飼養了二十多隻鴨子。每天上下班時間一到,鄰居家就把鴨子放出來。鴨子跑單位門前來拉屎,人員進進出出踩踏到鴨屎弄得臭氣熏天。
單位領導上門拜訪,請鄰居把鴨子圈起來養。
“你們單位還沒建造房子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裡養鴨了。”鄰居說,“放養的鴨子比圈養的好吃,你信不信?”
這一天,單位的汽車公務外出,駕駛員不小心碾軋到了一隻鴨子,主人在一旁看到了,把汽車攔下來。
“我把話撂這兒了,今天沒把鴨子的事處理好,這輛汽車別想開走!”
“賠償損失是必須的,我們會負責。”單位的領導說,“鄰居好商量,先讓汽車出去辦事,我們一邊處理。”
“你想得天真了,這隻鴨子一窩就能生二十幾個蛋。一隻鴨子十幾斤重,你看著辦嘛,我又不訛你。”
“哦,能長到十幾斤,那不成了大鵝啦?”
“就按十二斤算吧。”鄰居說,“市場上賣6元錢一斤。”
“好吧,這是72元錢你請收下!”
“什麼情況?下一窩蛋二十幾顆呢。你當領導水平高,不能欺負鄉下人,給的72元夠個屁事!”
最後,請來村幹部和當地一位有名望者參與調解,給了150元算是買下了這一隻鴨子。
“鴨子一年要生好幾窩蛋,看在是鄰居的份上,我只要求你賠償一窩而已。”鴨主人憤憤不平地說,“你們不講道理,以勢壓人!”
領導告訴他這是駕駛員的失誤,賠錢是由個人掏的腰包。鴨主人一邊罵罵咧咧,一邊彎腰撿起地上的鴨子。
“鴨子,你還拿走啊?”駕駛員驚訝地問。
“我家養的鴨子當然要帶走,保不齊你還敢搶?也不看看腳踏哪裡的地!”
好狗命
秋日傍晚,公路邊剛發生一起車禍,很多人正在圍觀,好奇的路人被吸引過來,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裡面的人看到情況但沒往外說,後面的人扒拉著前面的人,伸長了脖子在人縫裡想看一看發生什麼事兒。好事者盤算著趁機插上手,找碴兒狠狠地敲一竹槓。憑以往的經驗,最後論功行賞,出力多可以分到更大的份額。
“情況怎麼樣?”有人焦急地問。
“聽說是讓車給撞的。”
“嚴重嗎?”
“還有一口氣在喘息。”
一個身材瘦削的人從不遠處趕著過來,他先是靠上前使勁往裡擠,想探個究竟。無奈眾人捱得太緊,側耳只能聽到這幾句。
來者綽號叫阿擺,在牛樹村裡是個胡攪蠻纏的狠角色。他左腿腳不好,行走時一晃一擺因而得名。有人說那腳是天生殘疾,有人說那是意外事故造成的,但究竟是“碰瓷”出了意外,還是“偷雞摸狗”慌亂中摔傷造成的,或者是打架鬥毆的戰績,誰也說不準。阿擺整天四處遊蕩,巴不得出點什麼亂子,好顯顯身手。
“閃開!閃開!”阿擺心想不能因為晚到一步吃虧,終於發作了。
“讓開!讓開!”阿擺提高嗓門並用力推搡著前面的人,“這下夠你衰透頂,我跟你沒完!我跟你沒完!”
“我是牛樹村人!”被激怒的阿擺氣焰囂張,“閃開!裡面躺著的是俺老爹!”
本來圍得水洩不通的人堆裂了一條縫,人們紛紛往兩邊退讓。阿擺乘勢往前擠到了中心位置,他惡狠狠地盯著周圍人們的臉巡視一遍,想找出肇事者來。
“爹,是誰撞了你!”
所有的人們露出驚詫的眼光,人們異樣的表情讓色厲內荏的阿擺大感意外,他這才扭頭往地上一看。
“哈哈哈……”
人群中誰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沉悶的氣氛瞬間沸騰了。原來,地上躺著的是一條奄奄一息的小黑狗。
阿擺臉色霎時紅到了脖子上。
一開始,幾個人只是圍在一起,討論著被車撞傷的這條流浪狗,瘦骨嶙峋的身上是否可以摳下幾兩肉來。
現在受害者的親屬來了,哪裡還好意思想著吃肉的事。在人們的鬨笑聲中,阿擺一瘸一拐地往村中走去。
“這狗真是命好,臨死前還讓人認了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