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費茶攤
民國年間,某省修鐵路,到了陽平縣,出了事。陽平老百姓認為這玩意兒壞了當地的風水,上千人趁夜將十幾裡鐵軌掀了個底朝天。
這下事鬧大了,省府的馬督軍大怒,將陽平縣長革職鎖拿後,準備派人處理此事。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眾人推來讓去,最後落到個叫劉二利的小官頭上。
劉二利硬著頭皮接了差,到陽平縣跑了幾天,蔫了:這事牽扯太廣,老百姓幾乎家家有干連,要報上去,保不齊馬督軍派大兵來挨戶搜拿,到那時,一場腥風血雨是免不了的了。沒辦法,他只好假裝下鄉蒐集證據,儘量把這事拖著。
這天,他又一個人下鄉,走得正渴,就瞧見前方黃土坡三岔口有個老人家擺著茶攤。喝完茶,他要付錢,攤主卻一擺手:“我在這兒擺攤多年,不為掙錢,只圖讓路人有個解渴的地方,好積點陰德。”
劉二利聽罷,思忖半晌,向攤主一躬到底:“老人家有古俠之風,要不,您就救救全縣的百姓吧。”他是想讓老人出頭,承認扒鐵路的事是他煽惑組織的。讓他到省城頂罪,馬督軍見拿了罪魁,或許會網開一面,饒了其他人。
攤主略一思索,竟點了頭:“我罪孽深重,才在此擺攤贖罪。這樣的好事,我焉能不幹。不過馬督軍脾氣暴躁,這事又正在他氣頭上,要是我有個三長兩短,我那孤老婆子在這世上可就無依無靠了。除非你認她做乾孃,我才放心。”
劉二利乾脆地道:“我自幼父母雙亡,這乾孃就是我親孃!”
兩人翻過一架山,下了一道溝,來到一孔窯洞前。攤主說:“我先領你去認乾孃,但我頂罪的事,可千萬別讓她知道。”
窯內,一個四十來歲的胖女人正在做飯,攤主把劉二利介紹給她:“這是我剛認的乾兒子,是個好後生。”認過乾親後,三人一起吃飯,聽劉二利說當地人阻擋火車的事,乾孃說:“這好辦,百姓不是怕鐵路壞了風水嗎,咱就找些和尚道士來禳補唄。”
劉二利聽罷,連連稱妙。
幾天後,攤主被送到省城後,不久就被槍斃了。緊接著,劉二利從附近寺廟請了班和尚到鐵路工地上作法。見和尚們在鐵道上幹得熱火朝天,老百姓放了心:有和尚在,那些地下被擾了安寧的鬼神就找不到咱們這些凡夫俗子頭上了。
鐵路順利開工,去了馬督軍一塊心病,他一高興,認為劉二利有功,就委任他當了陽平縣長,乾孃也跟著沾了光。
2.土匪精神
誰知乾孃被接到縣府不久,知道了丈夫的事,悲痛過後,認為劉二利的官是她男人用命換來的,變得非常跋扈。
這天,乾孃趕了掛驢車到倉庫前,讓庫管開啟倉,裝了一車銀子,說要去省城逛逛。這下庫管急了,趕緊來報信。縣政府正開會,劉二利一聽,會也不開了,忙讓縣警隊長帶人去追。隊長半道截住驢車,卻被幹娘指鼻罵道:“縣長是我兒,他都不敢把我怎麼地,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攔老孃?”
正罵著,劉二利騎馬趕到。他鞭梢一指:“把劫銀的盜賊給我拿下!”見縣長髮了話,眾人才小心上前將乾孃捆了。
回到縣府,乾孃乾脆撒起了潑,對劉二利大罵不止。劉二利一拍桌:“疑犯辱罵長官,先打二十板子!”見動了真格的,乾孃這才傻了,急忙求饒:“二利,為娘知錯了,再不敢了,饒了這遭吧。”劉二利不為所動:“行刑!”
夜深了,乾孃正趴床上呻吟,只聽門軸輕響,劉二利滿眼含淚進了屋:“乾孃!”原來,劉二利雖是縣長,但他是個沒根基的外來戶,本地的坐地虎地頭蛇們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對他不是陽奉陰違就是我行我素。
見劉二利乾著急沒法子,乾孃說:“當官得有三種精神,一要有牛馬精神,就是吃苦耐勞,這你都做到了。二要有土匪精神,就是六親不認。”這次打幹娘板子的苦肉計,展示的就是土匪精神。這一來,那些坐地虎們見劉二利連乾孃都敢打,還是別把他逼急了,於是收斂了不少。
乾孃傷好後,主動提出去棗林溝種棗,以便跟劉二利拉開距離,省得兩人常見面,不小心露了破綻。當然,對外就說是被劉二利這個有娘生沒娘養的給踢貶出門了。
劉二利的局面漸漸開啟了。可一轉臉,又遇到了硬茬子。
縣府門前有條百年老街,地勢低窪。天一熱。汙水橫流蚊蠅亂飛,常引起瘟疫。劉二利有心拆遷改造,可街首頭一家,是馬督軍的一個遠房表親。劉二利幾次上門,都被人家不軟不硬地轟了出來。
劉二利一籌莫展,到棗園散心。乾孃聽說了,給他塞了把棗子:“這事啊,只能以毒攻毒,他不是仗著馬督軍嗎,咱就抬出馬督軍來治他。”
第二天,劉二利就向馬督軍打了報告,說縣門老街改造,因為馬督軍的父親馬公甫老先生當年在街上住過,所以準備把街名改為公甫街,特請馬督軍提個街名,好立碑紀念。馬督軍樂了,二話不說,大筆一揮提了“公甫街”三個大字。
接到字後,劉二利把它裱進鏡框,敲鑼打鼓在街上走了一回,那家遠房表親就坐不住了:再扛著不搬當釘子戶,就是跟馬督軍過不去啊。他這一搬,其他觀望的,只好也搬了。一條街終於被衝開了。
3.全身而退
街道改建完工那天,馬督軍派秘書來為路碑揭了彩。秘書說,督軍對劉二利很欣賞,似乎有給他升官之意。乾孃得知後,卻皺起了眉頭:“二利啊,官道可不好走,啥時你覺得最近一段順利得不得了,那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