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硯臺

[ 現代故事 ]

1942年,河南一帶久旱無雨,萬木枯焦,莊稼絕收,一場大饑荒席捲而來,萬千難民流離失所,中原大地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大量難民只能背井離鄉謀求一線活命之機。

這天,在一個江南古鎮上,來了一老一小兩個人。老者五六十歲模樣,白髮銀鬚,身上的一襲長衫髒破不堪,但從他氣定神閒的神態中,仍能看出他並非等閒之人。那個小孩兒五六歲光景,面黃肌瘦,衣衫襤褸,一看就是出來逃命的難民。

一老一小來到一個臨河的涼亭中,老者在亭中的石凳上坐了下來,解下背上的包袱,從裡面拿出一個卷軸,在亭子的橫樑上找到了一個突出的木榫,展開卷軸掛了上去,然後斜靠在涼亭的柱子上打起盹來。那小孩兒則蜷縮在老者的身旁呆呆地看著街面上來來往往的人流。

一會兒,三三兩兩的人就圍了過來,人們一看那掛著的卷軸上的字,才知道這一對老小是從河南逃難而來的祖孫倆,因中原地區發生特大饑荒,家中只剩下他們倆,雖然家中世代為文,但身無謀生技藝、手無縛雞之力,唯一能做的就是代寫書信、文案,如有要其代勞者,賞賜不求多,只要略可果腹就萬謝了。

人們看了,都十分同情這一老一小,有人掏出幾個銅板就往孩子手中塞,小孩兒剛要去接,不料被老者一手擋住了,他說:“謝謝這位好心人,但我未曾給你寫下一字一句,這錢我們是萬萬不能收的。”說完還打躬行了個大禮。

眾人一看都議論起來,這老人也真是的,都淪落到這般地步了竟還這樣酸腐,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啊。也有人當眾責怪起老人來:“我說那位老先生,你也不看看你那小孫子都餓成什麼模樣了,人家好心給你幾個銅錢,你還不快去買點吃的讓你孫子充充飢,都這模樣了,還犯得著講究那麼多的禮數麼?”

“這位大爺說得雖有道理,但古人云,不義之財不可取。那位客官給的雖然說不上是不義之財,但我不勞而獲,豈不是不仁不義?所以萬萬不可為也。”老人說完,索性緊閉起雙眼,不再去理會眾人的議論。

眾人一看這種景況,都說這真是個倔老頭,依他這副模樣,這個小孫子的命說不定要傷在他的迂腐之上了。

就在人們嘰嘰喳喳議論時,一箇中年男子擠進了人群,他對老者說:“老先生,我正想寫封家書,勞駕您,幫我寫一下吧。”

老人一聽,馬上睜開雙目,坐直了身子,見那中年男子確實要寫家書,就解開包袱,拿出紙筆和一個黑不溜秋的硯臺,那小孩兒往硯臺中倒了一點兒水,磨起墨來。

老人問清中年男子所要寫的家書內容,那邊小孩兒已磨好了墨。只見老人把一張紙鋪在亭子的石凳上,半跪在石凳前,提筆寫了起來。不一會兒,老人就寫好了書信,他雙手遞給中年男子,說:“這位客官,你看看,你想要寫的,是這麼個意思吧?”

中年男子接過一看,不僅內容與他剛才說的完全相符,而且行文流暢,特別是一手蠅頭小楷,整齊端莊,頗有書聖王羲之的神韻,幾乎稱得上是一幅神形俱佳的書法作品。他連聲說:“對,對,一點兒沒錯,老先生不但文筆好,這字也非常了得啊。”

“多謝客官謬讚,見笑、見笑了。”老人一邊說,一邊收拾起筆墨紙硯。

“老先生,真不好意思,我匆匆出來沒帶閒錢,要不這樣,我家就在前面,煩勞您隨我到家裡走一遭,我好把潤筆費奉上。”中年男子說。

“好,沒問題。”

於是,中年男子在前面帶路,老人背好包袱,一隻手牽著孫子一路跟了過去。

其實,那中年男子雖然學問不深,至少也是個識文斷字者,寫一封家書對他來說不是難事,且他也不是非要寫那封家書不可。

他叫陸有福,是鎮上一家店鋪的老闆,他有心幫這祖孫倆,但看到當時的景象,知道憑白無故地幫他們一把,老人恐怕不會接受,所以就想出了要他代寫家書這一招。

來到他的店鋪,他拿出一兩散錢交給老人說:“老先生,一點兒薄酬,不成敬意,請您笑納。”

“客官,你真是個慈悲之人,這酬勞實在太重了,現如今我這落魄之人,也不講什麼禮數了,你這重酬我暫且收了,要是有來日,定當擇機相報,我們就此別過吧。”老人接過錢兩放好,又拱了拱手,拉起孫子準備離去。

“老先生,請留步。”陸有福突然叫住了老人。

“客官還有什麼吩咐?”老人不解地問道。

原來,陸有福突然想到現在老人雖然有了一兩散錢,但也只夠祖孫倆撐幾天,像老人這樣的性格,要是斷了營生,前景實在令人擔憂。他想到自己有個兒子,正好與那小孫子一般大小,也到了識文學字的時候,如果留住他們,讓老人教兒子識文斷字,不僅對兒子有好處,還徹底解決了這對祖孫當下的困境。

當他把自己的想法與老人一說,老人不禁猶豫起來。

這時,陸有福的兒子田田剛好從裡屋出來,陸有福馬上說:“田田,你不是想要讀書嗎,爹給你找來了專門教你的先生,你說好不好?”

“好啊,好啊。爹,先生在哪裡?”

“喏,就在這裡。”陸有福用手指了指老人說,“爹不但給你請來了先生,還為你找了個小哥哥呢。”

田田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他一邊說先生好,一邊跑過去拉住那小哥哥的手說:“哥哥好,我叫田田,你叫什麼名字啊?”

小孫子見到與自己差不多大的田田,倒也不怯生,一改剛才的愁眉苦臉相,興奮地與田田玩到了一起。

“老先生,您看,兩個小孩兒都像親兄弟一樣,您就不要猶豫了。看在孩子的面上,您就留下來吧,我可是把教導田田的任務都交給您了啊!”

“客官,你真是菩薩轉世的大好人啊!那我祖孫倆就暫且留在你府上添亂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失蹤的夜神之光
下一篇: 勞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