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

[ 現代故事 ]

“本臺插播一條最新訊息,今晚7時,位於東安區一棟居民樓發生火災,該居民樓發生火災的原因,是因為家中停電,使用蠟燭過程中不慎掉落引發火災。該居民樓裡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婦和一個小女孩,火災發生時只有小女孩和她的媽媽在家。當消防員趕到時該名女孩的媽媽已經在大火中身亡,小女孩被救出時身上裹著一塊溼窗簾布才僥倖逃過一劫。

據附近居民反映,東安區是在今日下午兩點停電的,可是五點多鐘下班回來,只看到電線杆旁放著工具箱,卻無人在維修。”

李景燃猛然驚醒,感覺後背陣陣發冷。旁邊的妻子似乎察覺到什麼,開啟了床頭燈:“又做噩夢了?”

李景燃的沉默印證了妻子的話:“這件事都過去這麼久了,再說那只是一個意外。”

對於當年的事李景燃一直耿耿於懷:“如果當時我沒有離開的話,那場火災根本不會發生。”

林婕這天一回到家就倒頭大睡,可怎麼也忘不了那個畫面。對,她今天看見那張陌生面孔了,那張面孔看起來和平常人沒什麼兩樣,可對她來說卻是那般的猙獰,像是陷入了無止境的黑暗裡。

她閉上眼陷入回憶的漩渦裡,在漫長看不到盡頭的黑夜裡,她蜷縮在角落無聲地抽泣,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了。她太困了,此刻多麼想睡過去,可是她不敢睡,她恐懼卻又不得不屏住抽泣聲,聽從另一個房間裡傳來帶著哭腔的哀求聲,和撞擊地板的聲音。

林婕是一位就讀法律糾紛、離婚訴訟類的案子她格外上心。

一年後,林婕以受害人的代理律師身份出現在法庭,被告人正是她的親生父親——黃永。

19年前正是她的親生父親把她的母親林晗至於死地,她是當年唯一一個在場的知情者。林婕8歲那年家中失火,根本就不是什麼蠟燭掉落引起的失火。自林婕有記憶以來,那個人就常常對母親施暴,經常半夜把正在熟睡的母親拉起來打,這一折磨就是到天亮。停電那天他倆因為一點小事意見不合,再演變成激烈爭吵,到後來母親拉著她要離開這個令人窒息的地方。他一把揪住母親的頭髮,拿著蠟燭揚言道:“只要敢踏出這扇門,我今天就讓你死在這裡!”

三個月後林婕照著信封上的地址寄了一封信出去:“您好!不知您是否還記得我?也許您可能看不到這封信,但還是想親自跟您說一聲:謝謝!謝謝您這麼多年來一直資助我的學費,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是殘酷、無情的,在多少個夜晚裡,我像一個被囚禁的軀殼,黑暗就像無底洞一點點把我吞噬掉。當我在最無助的時候,是您讓我覺得原來這個世上某個角落還有一個人在默默地關心著我。儘管童年的遭遇讓我留下了無法抹去的陰影,但是因為您,我願意去相信並善待他人。”

李景燃14年前是一位電力搶修員,當時他正在東安區一帶維修電力線路老化的問題,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說3歲的兒子在幼兒園不見了,他顧不上手裡的活兒,放下工具箱就走。當他再次返回現場時,看見居民樓冒著滾滾的濃煙,周圍兩百米內拉起了警戒線。隨之從裡面抬出一個燒得面目全非的女人,而旁邊的小女孩只是怔怔地盯著眼前的一幕。

儘管發生事故後電力公司和李景燃個人對受害者做出相對應的賠償,但這件事始終是李景燃心裡的一道坎兒,如果不是自己擅自離開崗位,就不會有人在傍晚因使用蠟燭時不慎掉落而發生火災。

這麼多年來李景燃一直在儘自己所能彌補當年的過失,14年來每年都會透過郵局寄去一封信。

點評:

小說的作者在敘事上顯示了比較高的技巧:一場火災,其間實際夾雜著很複雜的事情,有懺悔、有熱情的資助、有情仇、有兇殺。各種事件,像藤一樣扭結在一起,但作者卻敘述得詳略得當、有條不紊,非常清晰。同時,一個常見的事故,作者沒有簡單地處理與寫成一篇新聞。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阿P冒充大客戶
下一篇: 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