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年輕的智者,他以聰明睿智而聞名。村莊的人們都向他請教問題和尋求建議。有一天,村裡來了一位盲人。
這位盲人聽說智者的名聲後,決定拜訪他並向他請教一個問題:“尊敬的智者,你能告訴我什麼是光明嗎?”
智者靜靜地聽著,然後給了盲人一張白紙和一根鉛筆。他說:“在這張白紙上,請你畫出你對光明的理解。”
盲人摸索著拿過白紙和鉛筆,開始在紙上畫起來。儘管他看不見,但他用力地畫了一副美麗的景色,有太陽、花草、小鳥和一片湖水。
畫完後,盲人遞給智者:“先生,請您告訴我,這是光明嗎?”
智者仔細觀察了一下盲人的畫作,微笑著回答:“這是你內心對光明的理解,可光明本身是無法被畫出的,它是一種感知,一種內心的啟迪。”
盲人聽後,深思熟慮。他意識到自己不能親眼看到光明,但可以透過內心感受到它的存在。從那天起,盲人開始更加註重自己內心的光明,而不再糾結於外在的物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光明是來自內心的,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我們都可以用內心的力量去感知和擁抱光明。不要被物質所迷惑,我們應該以智慧和善意去看待世界,成為我們內心的智者。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