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過河

[ 現代故事 ]

一、

天像破了口子似的,連著下了半個多月的大雨,使得姑溪河的水位二十年來第一次超過了警戒線。

這天,老李站在岸邊,望著停靠在河岸邊的渡船發呆。渡船屬於河東村,自打水位超過了警戒線,村裡為了安全起見就將渡船停運了,斷了河東村和對面河西鎮的水上交通。

老李發呆時,忽然聽到有說話聲:“野渡無人舟自橫,老李隔河望親人!”老李不用回頭就知道,說話的是他的老冤家——王老頭。王老頭是個文化人兒,總愛穿一身唐裝,嘴裡常常會說一通之乎者也。老李看不慣他天天搖著摺扇裝斯文,王老頭則嫌老李沒文化,他倆見面就掐,不拌上幾句嘴心裡就不舒服。

此刻,王老頭見老李沒吭聲,乾脆又續了兩句:“誰知姑溪變天河,望穿秋水夠不著……”不想王老頭話音剛落,老李突然一屁股坐在了河堤上,眼淚流了下來。王老頭嚇了一跳,小心翼翼地問:“老夥計,你怎麼啦?”老李悶聲悶氣地回了他一句:“你老伴天天在家陪你,兒子孫子隔三岔五來看你,你當然不難過!我呢?都大半年沒見著老伴和孩子們了!”

原來,老李的兒子小李一家就住在對面的河西鎮上,本來過了河就能見面,可今年上半年疫情、下半年洪水,渡船一直停運,如果繞公路吧,路途又太遠,不通公交車,兒子上班忙顧不上開車接送,因此老李大半年沒見過兒孫了!老伴兒幫忙帶孩子,一直住兒子家,也被困在了河對岸。這大半年,老李形單影隻地住在河東村,跟親人們隔河相望,好不可憐。王老頭不免有些同情老李,說道:“想他們就打電話呀!”“打電話頂什麼用?”老李不識幾個字,只會用老人機。不像王老頭,智慧手機玩得很溜,經常跟孫子視訊通話。

王老頭知道自己戳到老李痛處了,看到糙漢子落淚,不免也有些懊悔,眼珠子轉了轉,眼睛掃到渡船,便壓低聲音說:“要不等天黑,我送你過河?”

老李猛地抬起頭,盯著王老頭的臉。這傢伙年輕時當過一段時間渡工,會開船,有他幫忙過河就容易多了。但老李還是壓抑住了內心的激動,假裝不經意地說:“怎麼過河?萬一被巡堤的人發現怎麼辦?”

王老頭說:“不是有現成的渡船嗎?我前幾天親眼看到有人將船上的油箱加滿了。只要搖開發動機,十來分鐘就過河了!巡堤的人是每半小時巡邏一次,我們在中間的空當把船開走。只要船離了岸,嘿嘿,還不由咱老哥倆……”

老李故作遲疑道:“這樣不好吧?”王老頭斜著眼睛看了他一眼:“你不想孫子了?”老李乾脆地回答:“想!”王老頭說:“那不就得了?放心,我看過天氣預報,今天晚上雨不大。不過,你得找一個藉口——一個不得不過河的理由,萬一有人問起,好搪塞過去。”

老李心動了,等他恍恍惚惚地回到家,才發現電飯煲壞了。老李決定用土灶煮飯,可最近連日陰雨,家裡的柴很難起火。他心裡煩躁,添柴的動作也粗魯起來,不小心把鍋底捅了一個大窟窿!

老李看著那個大窟窿,呆了半晌,忽然笑了——這不是很好的藉口嗎?河東村只有一家小賣部,要買鍋,就得去河西鎮的大超市。老李轉身去了王老頭家,將大鍋壞了的事告訴了他。王老頭不由得衝他豎起了大拇指,說:“你這叫‘釜底抽薪!”

其實王老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兒媳婦的面膜用完了,時常在家跟兒子抱怨,小兩口沒少為此鬧矛盾。王老頭看到老李眼巴巴地望著河對面的時候,就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慫恿老李過河。

二、

天一黑,老李和王老頭一起來到河堤上。出發前,老李想給兒子打個電話,被王老頭阻止了,說是讓他給兒子一個驚喜。兩人悄悄地摸到渡船上,找了兩件救生衣穿上,隨後解開纜繩,向對岸駛去。他們連船頭燈都不敢開,好在河面是顯白的,勉強能看見航線。老李站在船頭,看著河西鎮上的燈火越來越近,心裡百感交集。

然而船到河中間的時候,河面上突然起了風,豆大的雨點很快就砸了下來。老李被澆了個渾身透溼,王老頭躲在駕駛室裡,由於視線不好,他本身又是近視,操控船隻變得很困難。浪頭一個接著一個,本來十幾分鐘的路程,他們足足用了半個小時。因為大雨,船靠岸的時候一頭撞到了岸邊,發出“砰”的一聲響。

好不容易將船泊好,上岸沒走幾步,就有幾道手電筒強光照了過來,有人大聲喝問:“你們是誰?”

老李脊背一僵——被發現了!他抬眼望去,見來人是防汛巡邏隊,一個個都穿著雨衣拿著手電,眼中滿是警惕,“大晚上的,你們鬼鬼祟祟的幹嗎?這河渡早就封了,你們該不會是過來搗亂的吧?”

老李連忙擺手:“沒,沒有!我家裡鍋不巧壞了,過河來買鍋!麻煩各位通融一下……”

王老頭也開口幫腔:“我們保證不給你們添亂,買完東西就走!”巡邏隊員半信半疑地看著他們,有人開始打電話向領導彙報。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另類騷擾
下一篇: 失蹤的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