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課老師

[ 現代故事 ]

那年,張小明從部隊復員回鄉,被推薦到大隊的鄉村學校做代課教師。

這是一所小學和初中合一的複式學校,有三十多個學生,校長是“光桿司令”,是該校唯一的教師。

張小明來了後,除承擔部分教學任務外,還協助校長負責校務工作。張小明從沒講過課,生怕講錯而誤人子弟,剛開始他認真備課,小心翼翼講課。一學期後,他才“輕車熟路”起來,有時太忙不用備課,也能隨時翻開課本給學生們上課了。

一次,張小明給初二的學生上語文課,他讓學生分段輪流朗讀新課文。

這時有個叫小梅的女生舉手問道:“張老師,課文中有個字我不認識。”張小明看過後不由一愣,因多日沒備課,這個字自己也不認識。張小明心想,作為老師怎能說不認識字呢,這如何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他輕聲地自責道:“這樣簡單的字也不識,上課豈不草率馬虎嗎?”小梅以為是張老師在批評她,臉漲得通紅。

見此情景,張小明靈機一動,說道:“小梅同學,我給你幾分鐘時間好好想想,這字到底念什麼。”說完,他拿著課本走出了教室。

過了一會兒,張小明回到教室,問道:“小梅同學,想出來了嗎?”

小梅搖搖頭。接著張小明對這個生字的讀音、字義詳細地作了講述。最後張小明坦誠地說:“同學們,其實這個字我也不認識,剛才去辦公室翻閱字典才知道的。老師沒有事先備課,向同學們作自我批評。”

這一年,小梅報名參加中考。張小明考慮到自己讀高中時學校沒教什麼知識,加上眼下工作忙沒時間複習,他也報名參加了中考。

結果令人意外,小梅同學考上中師學校,而張小明卻名落孫山。這對張小明的打擊很大,老師居然不及學生,還有什麼臉面在學校教書?他決定不再做代課老師,向校長提出辭職。

校長說:“你離開了,靠我一個人怎能支撐,誰來教這些學生?”張小明堅決地說:“我沒資格再當老師,讓我回生產隊勞動吧。”

校長見拗不過他,只得說:“那你也不能說走就走,至少等學校申請到新的老師來之後你再走吧。”

在部隊入黨的張小明,組織紀律性特別強,聽校長都這麼說了,只能服從上級“命令”。

一晃三年過去,上面始終沒派新的教師來,而張小明卻熱愛上教學工作,跟孩子們有了感情。此時,校長到了退休年齡,補充來的教師是剛畢業的小梅。老校長推薦張小明當校長,可政策規定代課教師不能擔任校長,只能請張小明臨時負責。

小梅報到時,張小明熱情地說:“歡迎小梅老師,你學成歸來,回到母校任教,我這個中考落榜的代課老師,要多多向你學習。”小梅謙虛地說:“張老師,考上不見得水平高,沒考上不代表水平低。您豐富的教學經驗值得我學習啊。”張小明說道:“哪裡的話,以後我們是同事,大家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一起把學校辦好。”

回到家鄉教學小梅極不情願,她的同學大多分配在鎮上甚至縣城學校,她舅舅又是分管文教的副鎮長,自己反而分到最基層的鄉村學校,難免有些情緒。張小明經常耐心勸導她安心工作,平日還善於發揮她的長處,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學校。這些年間,張小明報考自修大學,取得了大專文憑。

暑假前,鎮教育辦來考察校長候選人小梅,根據任職資格只有她符合條件。組織上找張小明談話,張小明毫不猶豫地說:“小梅老師是科班出身,又有多年教學實踐經驗,我完全支援她擔任校長。”

可是,開學前夕,不知什麼原因,上面卻任命張小明為校長,同時透過了他代課老師轉正的考核。

兩年後,農村教育進行重大調整,初中學生全部集中到鎮上讀書,小學高年級也統一到鎮中心小學校,鄉村學校改為鎮中心小學校的辦學點,只保留小學低年級階段。此時,張小明已調任鎮中心小學任副校長,鄉村辦學點上只留小梅一個老師。一心想到鎮上當教師的小梅,心裡有些不平衡,工作明顯有了鬆懈,結果期末考核辦學點名次成了倒數第一。

張小明找到小梅,心平氣和地對她說:“以你現在的考核業績,學校怎能把你調到學校本部呢?你只有做出成績,學校才有可能考慮調整。”

小梅口服心不服,更埋怨舅舅對自己的要求太嚴格,一點忙都不肯幫。

機會終於來了,縣裡將舉行小學教師技能比賽。小梅心想,自己是師範科班出身,比賽成績一定比代課轉正的老師強,於是立即報名參加。

為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鼓勵更多的老師參加比賽,張小明也報名參加了這次比賽。經過初賽、複賽、決賽等比試,張小明獲得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而小梅在初賽階段就被淘汰,連複賽的資格都沒有得到。此時的小梅心灰意冷,認為留在農村辦學點沒有發展前途,當教師還只拿死工資,待遇又不好,受當時社會上經商熱潮的影響,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小梅乾脆辭職下海經商做生意去了。

“初生牛犢不怕虎”,小梅擺過攤點,辦過商行,剛開始賺到一些錢,後來去縣城開了家貿易公司,可折騰了幾年後,生意不僅沒有擴大,反而被人家騙走十多萬元,搞得小梅走投無路,最後只得變賣老屋抵債,關掉公司歇業在家。時間一長,無所事事的小梅空虛無聊,找過多份工作又不稱心,她經常懷念以前做鄉村老師的時光。

一次,聽說鎮中心小學招聘教師,小梅很想重回學校。已擔任校長的張小明知道小梅的情況後,主動找上門,誠懇地說:“小梅老師,你是師範畢業生,脫離教學行業有些可惜,現在學校教師緊缺,我們歡迎你歸隊。按政策規定,你可以先當代課老師,透過考核後才能成為正式教師。”小梅說:“謝謝張校長,我也有個請求。”

張小明問:“什麼請求?”小梅說:“讓我還回到鄉村辦學點代課吧,我一定吸取教訓,認真工作,決不辜負學校的信任和期望。”

張小明笑著說:“從前年開始,鄉村辦學點已經全部撤銷,農村低年級小學生也都集中到鎮上學校上課了。”小梅感慨地說:“想不到這些年教育事業發展得這麼快,而我卻當了逃兵,真是慚愧啊。”

張小明若有所思地說:“當年我們一起在鄉村學校時,本該你當校長的,到現在我也不知什麼原因,上面卻突然任命了我當校長。”小梅回答說:“我當時一心想離開鄉村學校到鎮上工作,情況也不清楚。”原來,當年鎮教育辦把校長人選報到當副鎮長的小梅舅舅那兒,舅舅對自己外甥女平時工作態度和思想狀況十分了解,又鄭重地再次組織考察校長人選,結果才有了後來的決定,張小明轉正的指標也是小梅舅舅親自到縣教育局破格爭取到的。

小梅回到學校後,十分珍惜代課老師這個崗位,為了趕上教師們的步伐,她細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張小明雖是學校“一把手”領導了,可仍堅守教學一線做任課老師,還發表多篇專業論文和調研報告,小梅從他身上看到一名基層黨員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執著。

一年後,小梅以優異成績順利透過上級考核,由代課老師轉為正式教師。同年,張小明接到調令,任命他為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銅鐘為誰而鳴
下一篇: 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