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某地脫貧攻堅指揮部下發檔案稱,為加強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的管理,規範駐村幹部簽到制度,對全市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實行GPS定位管理。
這個“GPS定位管理”,引出報網一片譁然。使用GPS定位,無非是怕這些“第一書記”不進村,或進去了又跑了。但是也有網友反問,他進了村後在那裡睡大覺,你GPS能發現?再說扶貧脫困,也要拉專案、求支援,也要大範圍“配套資源”啊,你把他“定”在村裡怎麼行……
其實類似的“GPS定位管理”,並非今日才用,早在這之前,更有某機關為防官員到外面喝酒吃請,規定中午必須到本局食堂打卡,收穫也是“天曉得”。至於用GPS定位掃大街的環衛工以防他們片刻偷懶,這就不是官聞,勝似官聞啦。
有網友說,用GPS定位管幹部,是幹部的悲哀,具有人格挫傷;但依我所見,更是管理者的悲哀,顯出種種無奈和無能——如果我們的官員,人人頭上頂個“天線”,他能“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甚至“幹大事”嗎?
“誤讀”
某市市長獨自私訪夜市,無車駕、無隨從,鑽到大排檔點一份小菜,體驗一下平民百姓的平常日子和本市已夜夜沸騰的“黑暗料理”。市長私訪的照片,還被掛到了網上。
於是網友不答應了,你明明“私訪”,還帶著記者拍照?這不是作秀,不是沽名釣譽嗎?後來真相大白,原來不是什麼隨行記者,而是路人偶拍所照。那市長,確實是當了一回“孤膽英雄”。
其實這類誤會,早已有過。某市一女市長,“親自”擠地鐵,也被路人拍到,也是掛了出來,同樣也引出了“作秀”的“拷問”,結果當然也是真相大白,沒有繼續冤枉女市長。
我們的官員,親民實幹的不少,但為什麼有那麼多誤讀呢?因為確有一些“領導”善於作秀。比如說某地某長慰問貧困戶,一個紅包拿在手裡,搓來捏去就是不交給孤寡老人,什麼道理呢?因為電視臺記者還未到,所以要等他來,才能拍下“領導無微不至,老人感激涕零”的動人鏡頭啊。又比如某地洪水,縣長登上衝鋒舟察看水情。那款衝鋒舟只能容二三人啊,於是喝退所有隨從,唯獨上了一個攝影記者!這縣長臨危衝鋒,當然可歌可泣,但衝鋒舟縱然危險,也要帶上“記者”,這就令他的光輝形象,多少打了一個折扣。
至於少數官員的作秀兼作假,造成了“普遍不信任”,這“塔西佗”式誤讀的來由,就更不要說了。
“兩個指頭”
某貪官將轄內兩千畝林地,以每畝一萬元低價“包”給某商人,當然十分優惠和“傾斜”。何以回報呢?貪官伸出兩個指頭,商人以為懂了,“加碼”送了五十萬。誰料貪官人前人後數落該商“不懂事”,商人才明白,那兩個指頭,原來是二百萬,於是急忙再送上一百五十萬——“我還以為二十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