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不走的寶藏

[ 現代故事 ]

民國時期,北方的一個偏遠鎮子裡突然起了一種傳言──鎮西的老山林中有寶藏!二十年前,此地有座神秘的古墓,埋葬的是一位古時候的親王,陪葬珍寶價值連城。當時古墓被盜,官府雖然抓到了盜墓之人,但還沒等審訊出陪葬品的下落,盜墓賊就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越獄,被官兵追至山崖亂槍打死了。

這天,鎮子西頭的小院裡走出一個名叫在寶的年輕漢子,套上驢車到官道邊的茶棚裡“趴活”。旁邊一桌有個外地客在向當地人打聽關於二十年前古墓寶藏的事,茶棚裡的人都被吸引過去了,只有他不感興趣。

外地客打聽完,拎著包袱往外走,路過在寶身邊時崴了下腳,差點兒倒在在寶身上。他連忙說聲“對不住”,撿起落在凳子上的包袱走了。這時有人喊租車,在寶趕忙抓起身邊自己的包袱,去接活了。

天黑透了,在寶才趕著驢車回到家裡。媳婦阿花端上晚飯,在寶埋頭大吃起來。阿花開啟在寶的包袱愣住了,“這裡面都是些啥?”在寶抬頭一看,包袱皮兒一樣,但裡面的東西眼生得很。在寶想起來了:“壞了,肯定是在茶棚時那外地客把包袱拿錯了!”

阿花開啟一張紙,驚訝道:“這是張地圖啊,有山嶺有樹林,還畫著些奇怪的標記!”在寶探頭一看:“藏寶圖!”他又在包袱裡翻出兩樣“奇物”──羅盤和洛陽鏟的鏟頭。

在寶對阿花道:“這些玩意兒對咱沒用,明天我再去茶棚打聽一下那外地客的下落,把東西還給人家。”

第二天一早,阿花聽見大門外有響動,開了門驚呼一聲,見有個中年人倒在自家門口。在寶一看,這個人正是昨天在茶棚錯拿了包袱的外地客!

這時外地客醒了過來,在寶扶他進了屋子,他喝了一碗稀飯,緩過來了。

在寶拿出了包袱,對方開啟拿出那三樣東西問他認不認得。在寶說不就是羅盤、洛陽鏟和藏寶圖麼?外地客有點兒驚訝:“你都認識?那這三樣都湊齊了,你就沒點兒想法?”在寶有點兒不耐煩了:“你是說尋寶?別說那都是沒影的事兒,就算是真有其事,也跟我沒啥關係。”

外地客只好直言了:“二十年前發生的古墓盜寶是真事兒,我在無意中得到了藏寶圖。你我錯拿包袱就是有緣,方才你又救了我,我願意將寶藏與你共享!”在寶搖搖頭:“我憑力氣幹活吃飯挺好,對寶藏沒興趣,您去找別人分享吧!”

外地客見在寶態度堅決,只得拿起包袱往門外走,可還沒走出門口,就身子一歪,又倒了下去!在寶和阿花只得又把外地客抬回屋裡,只見對方面色蒼白,發熱出汗。外地客虛弱地說:“我這是急性風溼熱發病先兆,得用阿司匹林才最有效!”在寶皺眉道:“阿司匹林是外國藥,價格昂貴,現在外面在打仗,這種藥被控制得極嚴,有錢都沒處買!”

外地客說他能在縣城的黑市上買到,可現在為了治病已經花光了積蓄,又說自己名叫吳慈仁,家中還有父母妻兒等他養活,之後眼泛淚光求在寶替他進山尋寶,賣了寶才能買藥。在寶勉為其難道:“那我就去試試吧。”

在寶趕著驢車進了山,直到前邊沒路了,就從驢車上跳下來徒步前行。他手腳並用地攀爬而上,好幾次都差點兒踩空掉下山崖。過了那一段險路,山勢漸漸平坦了,在寶按照之前吳慈仁教他的,一手捧著羅盤確定方位,一手拿著地圖對照標記,發現藏寶之地就在前方不遠的山洞裡。

這時有人喊他:“在寶,你咋上山來了?”在寶一看,原來是鎮上的孫郎中在山上採藥呢。他不敢說是來尋寶的,只說有個親戚來訪卻突然發病,需要阿司匹林救命,就來山裡想挖點兒山珍換錢買藥。

孫郎中問清了病人的症狀,笑道:“急性風溼熱是西醫的叫法,其實就是痺症,不必非得用阿司匹林,我家祖傳醫術中最擅長的就是治療這種病。”在寶連忙跟著孫郎中下山來到孫家,孫郎中將嫩桑枝、懷牛膝、漢防己和絲瓜絡配好劑量,交代在寶如何煎服。

吳慈仁看著在寶拿回來的藥包,問道:“你說你已經快到那個藏寶洞了,為啥不再走幾步進去看看?”在寶嘿嘿一笑:“我根本就不稀罕啥寶藏,答應你進山就是為了能幫你買藥治病,誰知正好碰上了孫郎中,你都有救了我還去尋寶幹啥?”

吳慈仁沉默了。第二天他就收拾好東西,說自己已無大礙,要在寶送他去鎮口搭車回縣城。在寶剛在門口套好驢車,就見塵土飛揚中開來兩輛軍車,從車上下來個中年胖子,竟是主政本縣的何司令。

這何司令是個小軍閥,佔據縣城已久,平時囂張跋扈魚肉百姓。何司令耀武揚威地來到在寶面前,問道:“你就是辛在寶?你能找到寶藏?”在寶一驚,說:“我不知道啥寶藏。”

何司令喝令手下:“把人帶過來!”兩個士兵把一個人推搡了過來,正是在寶熟識的木匠。何司令冷笑道:“我都查清楚了,你家前兩天來了個可疑的外地客,然後你就去找這個木匠給洛陽鏟裝了鏟杆和手把。外地客之前還一直在鎮上打聽古墓寶藏的事兒。”又轉臉問道:“就是你吧?”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代駕驚魂
下一篇: N島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