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底(官場)

[ 現代故事 ]

縣裡有塊灘塗地一直撂荒,是早年小河溝改道留下的,土質不太好,誰也沒看上眼。前不久新縣長上任,要重新治理河道,並計劃在河邊建設濱河公園。訊息傳出,小河溝附近的土地頓時身價倍增。

縣委辦公室劉主任的小舅子鑫子幾年來一直做房地產生意。聽說要治理河道,他格外眼饞那塊灘塗地,想著等濱河公園建好,他在那塊地上建幾棟小洋樓,肯定大賺一筆。

鑫子來找姐夫,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許諾事成後重謝。劉主任聽完也很心動,但並沒當場表態,畢竟他還沒摸透新縣長的脾性。

劉主任很快探明,縣長有意把那塊地建成公益性廣場公園,方便群眾健身休閒。“有了這樣一個空間,人們就能從牌桌上抽身,全縣文化建設就起來了。”這是縣長的原話。

劉主任知道這事不好辦,但架不住老婆唸叨、小舅子纏磨,決定用老法子探探路。然而,劉主任打出的組合拳一招也沒見效。請吃飯,縣長不喝酒,說自己酒精過敏,臨走還先他一步結了賬;找由頭送禮,見了面還沒開口,就被縣長岔開話題;遞檔案時夾帶一個信封,很快又原封不動回到自己桌上……

老辦法不行,就從夫人和孩子身上找切入點。登門拜訪時,縣長夫人正在淘米洗菜,劉主任發現洗菜用的塑膠筐上有個不小的窟窿,“都這樣了,咋還不換一個?”

縣長笑笑說:“當初貪便宜,買的筐薄薄軟軟的沒啥分量。有一回炒菜,菜筐放得離火近了些,一不留神就燒出這麼個窟窿。不過居家過日子能省就省,還可以將就用,只要注意把筐傾斜,讓那個窟窿高出水面,米和菜就不會順水流走了。”

說到這,縣長又盯著劉主任,意味深長地補充道:“幸好燒的是側面,要是把底給燒了,就真成廢物了。我發現這裡也有個‘木桶效應’,哪怕木板長短不一,底兒好就還能用。但要是底兒漏了,所有木板就是一般齊也只能劈了當柴燒。你說是不?”

從縣長家出來,劉主任一個電話打給小舅子:“那塊地你就甭指望了……你問為啥,因為新縣長!”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炒房
下一篇: 多嘴的孫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