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縱權力必自斃

[ 現代故事 ]

70後的劉平,湖南省寧鄉市原常務副市長,這麼年輕就高官得做,前途無量。但大權在握的劉平,也是真夠膽大,在2018年,全市打響整治違規收送紅包禮金的“殲滅戰”中,對反腐事實,再一次證明了放縱權力必自斃的道理。

“嫂子,給劉市長和您拜年啦,一點小小心意,以後還請繼續關照啊!”2018年春節假期的一天,寧鄉某局公職人員張某像往常一樣,來到劉平家裡拜年,一番寒暄之後,奉上了自己的例行“問候”,一個4000元的紅包,劉平的妻子將紅包收進口袋。2014年至2018年5年間,劉平及其妻子先後多次收受其以過節名義所送現金共計3萬多元。“過年收,到中秋、端午也收,幾個人聚餐也收,收的頻率越來越高,標準也越收越高。”收受紅包禮金,對劉平來說已成為一種常態,收得心安理得,已經把紀律約束拋之腦後。

心中缺少一個怕字,這是身陷囹圄的劉平遲來的悔悟。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能敬畏法律、紀律、信仰嗎?劉平在他的懺悔書中坦言:“每次總是以人情往來欺騙自己,以這是普遍現象來麻痺自己,用數字不大來安慰自己。”但這些紅包禮金真的是人情往來嗎?劉平心中再清楚不過了,送錢的人目的很明確,就是他手中的權力和資源帶來的利益,人情二字,不過是自欺欺人的遮羞布而已。此時的劉平早忘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這句忠告,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拿了不該拿的錢,收了不該收的禮,取了不該取得的財。

愛財是人的通病,但懂得取之有道的人才活得坦然,百病不犯。一個副市長,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力撈錢,那是隨時都能做得到的,是想什麼時候取就什麼時候取的。劉平小時候很羨慕供銷社的人,可以一人獨享一個西瓜;“雙搶”的時候羨慕公社幹部可以戴草帽穿涼鞋騎腳踏車來巡查。在劉平眼中,當官就有權力,有權就有利益。這是潛藏在他心裡扭曲的權力觀,劉平參加工作後的“積極表現”,原來就是衝著權力來的。

隨著權力的越來越大,劉平常常被一些商人和下屬簇擁著、恭維著,讓他總是處於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此時的他,對權力的認識更加扭曲:“權力可以讓不可能變成可能,讓陌生人變成好朋友,讓你想要什麼別人就會願意送什麼。”劉平愛財的興趣越來越高:收紅包、收禮品、收購物卡、“提籃子”等,來者不拒。他甚至認為,商人就是他的支付寶,不光打點好處費,還要為他支付旅行費。他還指使下屬違規套取公款,供他享用。

這樣一個心中喉嚨裡都想著當官掌權的人,能不胡作非為嗎?有一個貪官在東窗事發前曾大言不慚:“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一旦這樣的人當官之後,權力就會變成他們撈錢的工具。什麼初心,什麼誓言,什麼黨性,什麼信仰,什麼原則,什麼紀律,通通拋之腦後。有道是:“上天欲要讓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一個初心不純的人,就會像劉平一樣在一錯再錯的道路上狂奔,根本就停不下來,最終倒在貪腐的路上。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