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遊客失蹤
這天,市港口片區的派出所接到報案,說“奇幻漂流”號郵輪上有一名遊客失蹤了。
“奇幻漂流”號是豪華型郵輪,近年來頗受歡迎。接到報案後,港區刑偵大隊隊長周揚,第一時間帶著兩個警察——於遠謙和姚月,趕到了港口,“奇幻漂流”號就停靠在那裡。
報警的是郵輪的客房部經理,他介紹道:“所有遊客都下船後,我們發現登船人數和離船人數不符。後來經過一一比對和排查,發現失蹤的這個遊客叫王天意,三十二歲,他是一個人上船的,就拎著一個包。我們的服務員說,他上船第一天就囑咐說不用去他房間打掃。”
周隊聽完皺了皺眉:“一個人上船?那有什麼人見過他嗎?”
經理說:“餐飲部好像有人在餐廳見過他。”
接著,周隊一行人來到王天意的房間。王天意住的是郵輪上最便宜的客房。房間有一張寬一米五的床,床邊有一個矮櫃,櫃子上有一聽開啟喝了一半的可樂。房間窗簾是閉合的,拉開窗簾,只見窗戶落了鎖,窗臺上有一些幹掉的水印。靠近房間門的是狹小的衛生間,洗手檯正對著衛生間的門,左邊是抽水馬桶,右邊是淋浴室。
周隊發現,王天意的登船資訊中,除了護照號碼,還有一個手機號。透過排查手機通訊記錄,他們很快找到了王天意失蹤前工作的地方——一個位於市郊的建築工地。
很快,周隊和於遠謙就趕到建築工地,這裡位置偏僻,除了工程車進出,基本上沒別的人來。王天意失蹤前就在這裡打工,手機裡經常通話的那幾個人正是他的工友。
來工地前,於遠謙擷取了王天意在郵輪監控裡的影片,放大後列印出來,這會兒,他將列印好的照片遞給幾個工友辨認:“仔細看看,這個人是不是王天意?”
那幾個工友湊在一起爭相傳看,不約而同地點點頭,其中一個說:“沒錯,就是他!穿得還挺精神,還戴個帽子!除了安全帽,還沒見他戴過別的帽子呢。”
周隊問:“他離開工地的時候,有沒有跟你們說要去哪兒?”那個工友說:“說是找到了新去處,還說等安頓好了請我們哥幾個喝酒來著。具體做什麼就不知道了,就聽到說‘回家’啥的。”
周隊又問:“你們最後一次見到他是什麼時候?”
“得有半個月了吧?7月1日左右……”
周隊想:郵輪是7月7日出發的,7月14日返程,可是根據工友所說的,王天意7月1日左右就已經離開工地了,中間這一週他去了哪兒呢?
接下來,周隊和於遠謙又來到工地宿舍,只見王天意原來的宿舍床鋪還空著,連被褥都帶走了,確實是一副不再回來的架勢。他們還從工頭那裡找到一本工人資訊登記手冊,從記錄上看,王天意很少請假,6月30日是最後一次上工。
2、驚現空白
很快,警方調出了郵輪上完整的監控資料。周隊叫來於遠謙和姚月,三人一同檢視。
影片裡,王天意戴著一頂漁夫帽,遮住了上半邊臉,身上穿著普通的POLO衫和牛仔褲,拎著一個行李包。登船之後,他直接帶著行李走進房間,一直到吃午飯才出來,去了二樓的餐廳,一個人坐在窗邊吃了飯,還喝了一杯咖啡,沒多久就起身回了房間。晚飯時分,王天意又是一個人出來,走到了三樓的西餐廳,點了一份牛排,一個人吃完,然後起身回房。第二天也是如此,一日三餐,王天意都按時出來吃,吃完了就回房。一直到三天後,也就是7月10日,王天意吃完晚飯回了房,就再也沒有出來。
周隊在白板上寫下幾個時間節點:“6月30日—7月7日—7月10日—7月14日—”他分析道:“也就是說,6月30日王天意離開了工地,7月7日登上了‘奇幻漂流’號,這中間的一週,他去了哪裡?見了什麼人?王天意的身份,可以說是本案最大的空白。從調查結果看,他老家在我市×縣×村,從小父母雙亡,奶奶撫養他長大,不過奶奶在他十六歲那年去世了,從此他就離開老家外出打工,中間只回去過一次,留下了一個手機號碼,和我們掌握的這個號碼一致。這個號碼一直到7月7日登船,都處於正常使用中。”
姚月舉手說:“有一個疑問,從監控影片看,王天意的行為舉止真的不像一個小山村出來的建築工人,他十六歲就離開老家,現在已經三十二歲了,整整十六年,他在這十六年裡到底經歷了什麼?”
於遠謙說:“影片組的同事剛發來訊息,說王天意的郵輪票,是在一個旅行社門店訂的,根據門店的監控影片來看,去訂票的就是王天意本人,沒有人和他同行。”
周隊點點頭,說:“在郵輪上不和人接觸,訂票也是一個人,從小又是孤兒,這個王天意,看上去沒有任何有意義的社會關係啊……一個出身農村的建築工人,是怎麼想到坐郵輪的?會不會有人約他?排查一下他6月30日到7月7日之間的通話記錄,看看會不會有來電機主和郵輪遊客重合的情況。”
根據調查,這段時間裡,王天意的通話記錄並不多,來電號碼也基本沒有重複,大都是各種推銷電話,只有一個“有效”號碼,查到它的使用者是一個小學教師,名叫許允文。可是,讓周隊他們沒想到的是,許允文7月1日就已經死了。
許允文死於一場早點店煤氣爆炸,當時共有三人當場身亡,另外兩人是店主夫婦,此外還有數個路人受傷。警方在現場找到了許允文的錢包,透過錢包裡的身份證查詢並聯絡到了許允文的妻子張敏敏。張敏敏來認屍時,悲痛欲絕,一度暈厥,在場的路人無不心酸流淚。
王天意的手機通訊記錄顯示,他和許允文的通話是在6月30日下午,且只有這一次,時長十分鐘。
周隊想,王天意和許允文通話的第二天,許允文就死了,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關聯呢?
3、回魂探望
考慮到這些,周隊派於遠謙到許允文生前住的小區調查。
這是一個普通的居民住宅區,房屋年代久遠,看起來有些破舊。在許允文家樓下,於遠謙看到樓道里走出來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他忙迎上去打招呼:“阿姨好!您是住在這棟樓裡的嗎?”
老太太停下腳步回答:“是啊,都住了大半輩子啦!”
於遠謙故意說:“那您認識你們樓裡的許允文嗎?我是他朋友,最近打他電話一直打不通。”
老太太的臉色立馬變了,她壓低聲音說:“小許不在啦!作孽啊,好好的去上班,怎麼遇到這種事!他老婆小張,才三十歲……”
於遠謙裝作驚訝的樣子:“啊?不會吧!到底怎麼回事?”
“你沒看新聞?就1號的事!小區附近有家早點店煤氣罐爆炸,小許剛巧在,就這麼沒了……”
於遠謙假裝捶胸頓足,說:“唉,好久沒聯絡,沒想到竟然再也見不到他了!阿姨,那他和他愛人平時關係怎麼樣?”
“關係蠻好哦!經常看見他們兩個人一起散步,小日子過得挺好的。對了,聽說小許人走了,但是放心不下小張,還回來看過,後來放心了,這才徹底走的。”
“什麼?什麼回來看過?”這回於遠謙是真的被驚到了。
“回魂呀!你們年輕人不懂,人啊,尤其是這種橫死的,放不下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是要回來看看的。回魂了,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了,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於遠謙不迷信,但他對老太太說的“回魂”很感興趣,想要弄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回到小區大門口,看到保安室只有一個保安在打盹兒,就走過去輕輕拍醒了保安。等保安抬起頭,於遠謙立馬遞上一支菸:“哥們兒,醒醒神。”
保安一看到菸捲,馬上接過來,然後問:“有什麼事?”
“許允文的事你知道嗎?”
“知道呀,唉,多好的一個人啊,說沒就沒了!”
據保安說,許允文是個老實人,平時要麼一個人進進出出,要麼就和老婆一起散步買菜,很少和別人來往,夫妻關係倒不錯。保安也提了許允文“回魂”的事,說自己是親眼所見。那天他正好晚班沒下班,早上起來用微波爐熱了兩個包子。誰知一個包子還沒吃完,就看見許允文進小區了,他像個影子似的,一下就閃過去了。當時保安也沒當回事,以為許允文早起買早點回來呢,後來看到新聞才知道,那個時候許允文已經死了。保安還說,除了自己,小區便利店的收銀阿姨也看到過“回魂”現象。
於遠謙來到便利店,反覆問收銀阿姨是不是真的也看見過許允文,收銀阿姨似乎有點不太高興:“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就是不懂得敬畏。看見了就是看見了,我一把年紀了為什麼要編謊話?”
於遠謙賠笑道:“我信!您能不能跟我詳細說說當時的情況?”
“頭七一大清早,天還沒亮,我正好當早班,五點鐘前就要到的,我剛好在門口理貨,就看到小許低著頭飄過去了。當時馬路上一個人也沒有,我不可能看錯的!”
於遠謙有些疑惑:“頭七?”
“不懂了吧?人死後第七天叫頭七,鬼魂都要回家看一看,才去投胎。現在都不講究了,以前家裡靈堂都要鋪一層香灰的,鬼魂回來都能看到腳印!”
“鬼魂還有腳印?”
“不是鬼魂的腳印,是投胎之後要變成什麼,就留下什麼腳印。有小孩腳印,那就是託生成人;有貓爪狗爪印,那就是貓狗……”
聽完這些,於遠謙糊塗了:一個死了的人,怎麼可能“回魂”呢?難道是目擊的鄰居們都說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