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之謎

[ 民間故事 ]

清朝乾隆年間,正定府有一個富翁叫李子高,家財萬貫,富甲一方,人稱李員外。他有三個兒子,都已娶了妻子;一個女兒也已出嫁。可不幸的是三個兒子先後都因病去世。女兒、女婿就住在李員外家,替他管理家務。李員外年過半百,老來喪子,三個兒媳都未生下一男半女,心中非常沉痛,儘管三個兒媳對他非常孝順,平日的飲食起居照顧得很是周到,但一想到香火將斷,女婿,萬貫家財終將歸於別姓,他還是終日愁眉哭臉,悶悶不樂。為了延續李家的香火,也為了不公公氣出病來,三個兒媳商量後,決定趁公公身體還健康,精力還充沛,讓他納一方小妾,希望生個男兒,以延續李家香火。

一天,大兒媳帶著其他兩個媳婦來到李員外面前,大兒媳對王員外說:“爹,自古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媳婦沒有為李家生下一男半女,實為不孝,還請爹原諒。不過李家這大的家業總要有繼承才好。爹,我們妯娌幾個商量好了,趁爹身體還硬朗,請爹納房小妾,要能生下個男兒,一來可繼承李家的家業,二來呢也不至於斷了李家香火......”另兩個媳婦也說:“是啊是啊,爹,您一輩子吃苦受累創下來的家業,總不能白白送給外姓吧。還請爹三思......”李員外聽後,覺得兒媳們言之有理,就納了馬氏為妾。李氏年方24歲,生得清秀端莊,溫柔賢惠。婚後一年,就生了個白胖胖的兒子,李員外歡天喜地,三個媳婦也非常高興,把他視為心肝寶貝,精心撫養,一心望他長大成人,繼續李家的香火。

不久,李員外也因病去世,家中沒有成年男子,一切事務就全聽女婿王家天安排指揮。出殯那天,送葬的隊伍走到中途,恰好遇到鄰村也有一家出殯。兩支送殯隊伍相遇,為了死者和家屬的安寧,都不讓路。雙方各不相讓,只好就打了起來,後來經過雙方管事的進行協調,各讓開一條路,才各自抬上棺材去將死者安葬。

喪事完畢,過了一年多。一天,李員外的女兒趕到縣衙擊鼓告狀。知縣問她:“你擊鼓為什麼事?”李小姐說:“我父親生前納了一個小妾,不久生了一個男孩。這男孩不是我是我父親生的,是她與外人偷情生的野種,目的是想奪取我李家的財產。如今家父已經去世,故前來告狀,請老爺主持公道......”知縣問:“你怎麼知道小孩不是你父親所生?”李小姐說:“理由很簡單:我父親年老體衰,根本不能生育。”知縣聽了,想了想,說:這不足以證明這小孩不是你父親所生。許多耄耋老人還能生兒育女,何況你父親還未過花甲之年,怎麼斷定他不能生育呢?“李小姐說:老爺如不相信,可以開棺滴血檢驗。”知縣一聽,心想:這倒是個好辦法,只要將小孩的血滴到老人的屍骨上,這小孩是否死者所生,就可立時見分曉。於是說:“好,就照你的辦。但醜話說在前頭,掘墓開棺,,要是滴血結果不像你所說的那樣,是你父親所生,那你就犯了誣告罪和掘墓開棺罪,得坐牢。你願意立下文書嗎?”王小姐毫不猶豫地說:“民女願意。”知縣讓李小姐在寫好的文書上摁上手印,畫了押,對她說:“你先回去吧,待本縣帶人,去開棺滴血”。

李員外的大兒媳聽說此事後,知道了小姑子夫妻的險惡用心,非常憤怒。立刻趕到縣衙申訴控告,她對知縣說:“稟告老爺,我家小弟的的確是我公公與後婆的親生骨肉,如果不信,可以請老爺開棺滴血檢驗。”知縣一聽大兒媳也要求開棺滴血檢驗,就對大兒媳說:“開棺滴血可以,但比須立下文書,如果檢驗結果,孩子不是你公公所生,你就犯下掘墓開棺罪,就得坐牢。”大兒媳一口答應。

知縣叫來仵作等人,一起將李員外的棺材開啟,進行滴血,可滴來滴去,小孩子的血不能摻入李員外的屍骨,證明了李小姐說的一點不錯。知縣大怒,立刻將大兒媳關入大牢。

李員外的二兒媳得知道訊息,很是不服,去向府衙控告,經提審再次開棺滴血,結果與前面一樣,二兒媳婦也因誣告罪被關進監獄。三兒媳氣憤難平,要到京城去告御狀,正好遇上乾隆皇帝,和劉羅鍋要出城微服私訪,乾隆皇帝見有人告御狀,忙讓劉羅鍋接過狀紙,看後,又聽了三兒媳的訴說,決定受理這個案子,立刻和劉羅鍋一起來到正定府,親自審理,讓劉羅鍋坐他在一邊做監官,他調來所有案卷,反覆研究,但前兩次滴血都證明小男孩與李員外無血緣關係,案卷上看不出有什麼破綻。他反覆思考;要是這小孩不是李員外親生,三個兒媳為何死死確認,並甘願抵罪,連續告狀呢?這絕非無事生非,完全是出於一片真情,更何況李員外納妾是三個兒媳一致提議的,說是李員外親生,可為何幾次滴血都不入屍骨?他向驗屍查問,也沒查出什麼漏洞,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冥思苦想了好長時間,總想不出破解的良策。忽然想起了劉鑼鍋是個破案高手,任何疑難的案子,一到他的手裡,總能弄個水落石出,於是,立刻讓劉羅鍋親自審理此案。

劉羅鍋聽了乾隆的話,看了案卷,想了半天,也一時想不出什麼高招,晚上睡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反覆推敲,忽然一拍額頭說:“辦法有了。”於是,急忙爬起來穿好衣服,急忙來到驛館,叩見乾隆皇帝,說:“皇上,下官想出了一個辦法。”皇帝說:什麼辦法,快說?劉羅鍋說:前面幾次驗血都不成功,在下想明天,先讓李員外的女兒滴血,看她的血,看她的血是否能摻入屍骨。”乾隆一聽,眼前一亮,頓有所悟,覺得此法甚妙。

第二天,乾隆派人把李員外的女兒傳來,劉羅鍋對她說:“李小姐,你說你弟弟不是你父親所生,那麼你是不是李員外親生的?李小姐理直氣壯地說:“我當然是我父親的親生的,哪還會有假嗎?”劉羅鍋說:“這僅僅是你的一面之辭,口說無憑,誰能相信呢?”為了證明你的說法,現在請將你的血滴滴看。”李小姐一聽,立刻緊張起來,臉色大變,嚇得不知所錯,渾身發抖。但由不得她同意,經過滴血,她的血同樣不能摻入李員外的屍骨,完全證實了劉羅鍋的推斷。

乾隆下令對她用刑,李小姐嚇得魂不附體,急忙說:“請大人息怒,小女願招;這一切都是由我丈夫設計安排的啊......”劉羅鍋立即派人將她丈夫抓來審問。起初她丈夫不肯招認,後來李小姐當面對質,他見再也無法抵賴,只得老實招供,原來,他見岳父的三個兒子死後,早就想要繼續岳父的家產,於是,就與妻子搬到岳父家中住,後來岳父納妾,生了兒子,這讓他很是喪氣--

發財的美夢落空。不久岳父去世,正好鄰村一戶人家也死了人。他為了獨佔這李家的財產眉頭一皺,惡計頓生,有意安排與鄰村人家通一天出殯,就這樣就引出了一場打鬧出殯的鬧劇。在混亂中叫人偷換了兩家的棺材,因為都是一樣的棺材,對方不加細認,事情成功後,他處處以當家人自居,,就這樣雙方都入土為安了。

過了一段時間,估計屍體已經腐爛,就讓妻子去衙門告狀,說小兒子不是父親親生,並要求滴血檢驗。想把母子二人趕出家門,在對付三個嫂子,所以幾經滴血都未成功,都是因為屍體掉包。為了奪取家產,他經不擇手段,動出了人們根本意想獨到的壞腦筋來,他的手段再高明,方法再巧妙,終於還是敗在了足智多謀的劉羅鍋的手裡。

事情真相大白,這讓這位見識廣的乾隆皇帝很驚奇,他不由感慨地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事叫我也開啟眼界,要不是我們要微服私訪,還見不到這個案子,很可能讓好人蒙冤,好我們還繼續微服私訪,去查那些更大的案子,為老百姓辦好事......”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撥亮燈花思親人
下一篇: 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