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姜牧童
姜映芳是天柱笨溪人,小時候讀過兩天書,後來父母相繼早亡,加之家下貧寒,生活沒有著落,只好到天柱胡家坪一帶幫人家看牛。
一天,姜映芳正放牛到草地上吃草。有一個人譏諷地說:“人窮志不有,才跟牛屁股!”姜映芳順口答道:“我牽牛,在前頭;前頭當大王,後頭跟著走!”從那時,人們就稱讚姜映芳說話風趣,
天資聰明,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聰明的姜牧童。”長大以後,又從他祖父姜啟踐那裡學到一身好武藝,成為一個智勇雙全的侗家後生。
神力無比
官府聞姜映芳治服了張二王,就想出了一條的毒計讓他帶領兵丁到天柱渡馬去,搞所謂“剿滅盜賊,為民除害”。
姜映芳不帶一兵一卒,隻身去到渡馬一看,只見那些“盜賊”都是一些忠厚老實的農民。因為當地大旱,莊稼無收成,鬧饑荒,才成群結隊來向官府借糧。哪裡什麼盜賊呢!這時姜映芳才知道自己上了當,便把官府發給他的軍裝脫下,說聲“見鬼去!”一把火燒了。
官府知道後,便以姜映芳“通匪”為罪名,下令通緝捉拿。有一天,姜映芳正在田裡犁田,幾個捕兵突然把他圍住。姜映芳若無其事地問:“你們要幹什麼?”一個捕兵說:“縣大人叫我們來傳
你進衙門去!”姜映芳說:“那好,等我把田犁完了再走!”捕兵們知道姜映芳的厲害,又見他腰插兩柄銅錘,在不慌不忙地犁田,早巳畏懼了幾分,加上田裡盡是爛泥,誰也不敢下田去,只好站在
田坎上看。捕兵們從早上一直等到日頭西沉,姜映芳才把田犁完。
姜映芳把田犁完後,一個捕兵又說:“等了老半天,這下該走了吧!”姜映芳說:“不要忙,等我把牛洗一洗!”說著把牛趕到水塘邊,用雙手捏住牛腳,提起來,然後放進水塘裡,“譁噠,嘩啦......”的洗來攘去,掀起層層水圈和浪花......捕兵從未看過這種提牛洗澡的神力,一個二個張口結舌,呆若木雞,誰也不敢上前去逮他。於是,姜映芳牽著牛,大搖大擺地走了。
紅雲九天
起義軍發展迅猛。這時,清廷大為震驚,趕忙從四面八方調兵遣將,進行鎮壓,致使起義軍節節敗退。姜映芳經過了多次的英勇血戰,腳負重傷,仍率數騎突圍至青江高拐,終於被俘。
姜映芳被俘後,據說清江廳清軍副將曹元興(又名曹和尚)將他解至銅仁。官府以高官厚祿利誘姜映芳投降,要他招撫數萬之眾,所謂的“改邪歸正”,不再進行反抗清王朝。這些利誘遭到了姜映芳的嚴正拒絕,說:“我們侗家從來是虎死英雄在,哪有投降之理!”於是清政府將他“凌遲處死。”所謂“凌遲處死”之刑,就是先斬身體四肢,然後再用刀子刺穿喉管。據說姜映芳在英勇就
義時,他的一股血氣從喉管衝上了天,化做一朵紅雲,浮在天空九天九夜。後人都說,那是姜映芳的忠魂!直到現在,侗族人民還經常仰望高天紅雲,世世代代傳頌著姜大王“打富濟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