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殺瑪麗莎

[ 民間故事 ]

  以前,有一種叫“伊柏拉”的疾病,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非常可怕。如果那個地方出現了這種疾病,那麼當地的居民個個都是人心惶惶的了。

  這種疾病,曾一度在非洲大陸流行,後來被控制住了。科學家都以為“伊柏拉”疾病已經在地球絕滅。不料九十年代初,“伊柏拉”又在美國的三個大城市相繼蔓延,弄得全國人心惶惶。幸虧美國“配愛斯”基金會的下屬醫療機構和製藥廠,及時向全國各大醫院提供了特效藥物,才使得人們的恐懼心理得到緩和。

  在亞特蘭大有一個官方研究機構叫“疾病控制中心”,專門對流行病進行研究,並且提供預防和治療方案,正當“伊柏拉”第 10 病例發生的時候,“控制中心”的女研究員瑪麗莎醫生向主管提出,她要對“伊柏拉”病例作跟蹤調查。主管一開始不同意,因為“控制中心”不久就要組織調查小姐,她可以參加小組工作,瑪麗莎認為“伊柏拉”在快速地蔓延,現在還只有十個患者,幾天後也許會是幾千、幾萬患者,人數一多將會增加混亂,到那時調查工作就無法進行。她的話是有道理的,主管對她單槍匹馬地於這件事總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同意了她的請求,他叮囑她要多加小心。

  主管對她說:“在美國,任何正義的行動背後都可能有生命危險,黑社會是正義的死敵。哪怕是對疾病作跟蹤調查也不例外。你單獨行動,遠離‘中心’,我們無法為你提供保護。祝你好運!”

  瑪麗莎醫生會意地點點頭,表示對一切意外都有充分思想準備。

  瑪麗莎醫生的第一站是紐約。她在芝加哥做些準備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辦完事,回到旅館,徑直向房間走去。她要儘快收拾一下,也許能趕上去紐約的班機,這樣她就可以不在芝加哥過夜了。

  瑪麗莎醫生走進房間,把錢包和公事皮包放在書桌上。她覺得腦後有樣東西在晃動,她本能地把頭一低,儘管如此,頭上還是遭到了重重的一擊。她就勢滾向兩張雙人床之間,只見有一“個人向她走來。她鑽到床下,雙手抱住床腿。那人使勁地把她往外拉,床也跟著她移動了。她在床下雙腳亂踢。那人有樣東西從手中落下,像是手槍。

  當那人彎腰去拾時,瑪麗莎想趁機逃離房間,但被那人一把抓住,將她拖向梳妝檯,“譁”的一聲,鏡子倒下,砸落了那人手中的“手槍”。瑪麗莎迅速撿起手槍樣的東西,向浴室跑去,她轉身關上浴室的門,用背死命地抵著。雖然浴室內有電話機,但離得太遠。那人的力氣真大,浴室門被他擠開了,一隻胳膊伸進了浴室。這時,瑪麗莎才想起自己手中的武器,一看,原來是一支氣壓手槍,壓出的“子彈”是液體,是小兒科診所為兒童接種疫苗時用的。現在且不管它,她將這手槍對準那人的手臂,扣動了扳機。這武器還真有威力,只聽那人一聲尖叫,胳膊收回去,門又關上了。

  瑪麗莎聽到那人離開房間的腳步聲,又過了好一會,她才開啟浴室門,迎面撲來一股強烈的石碳酸消毒藥水味,像是有人剛為這房間消過毒!

  憑醫生的職業經驗,瑪麗莎已經猜到在手槍裡裝的不是什麼疫苗,而是可怕的“伊柏拉”病毒。房間裡的石碳酸味,是那個持槍的兇手施放的,這是為了能使持槍人免受“伊柏拉”病毒的感染。很顯然,兇手是為了讓瑪麗莎感染上“伊柏拉”病毒。這個行動,是對她調查工作的懲罰,也是一種警告。

  瑪麗莎用幾層塑膠袋將“氣壓槍”包紮起來,又用浴室裡的消毒液對塑膠袋錶層消了毒,將它放進皮包。她到旅館的客廳裡,給傳染病防治中心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們,帕爾瑪旅館 2410 房間可能有“伊柏拉”病毒。然後又給“控制中心”打了電話,她的丈夫臺德也是“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她向臺德要一瓶治療“伊柏拉”疾病的血清,將血清寄紐約浦里亞旅館,讓一個叫布萊德福特的人收。她丈夫問她要血清做什麼用,布萊德福特是什麼人?她說了聲:“這些你都不要管。”說完將電話結束通話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誰丟銀子了
下一篇: 四個傻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