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晚上吃豆角
從前,牛家鄉召藏村有個姓李的人家生了個獨子怪兒,名叫李海壽。
李海壽怪就怪在兩個腳心有兩撮一寸長的黑毛,只要快步行走,兩腳離開地面五寸高,真如飛的一樣。
李海壽十歲那年,父母已是五十歲的人了。大年三十吃餃子,李海壽的父親突然想吃青豆角。李海壽媽說:“冰天雪地,你真想了個世上沒有的。”海壽的父親笑著說:“就是太遠了,四川的成都正吃哩。”老兩口和海壽一邊吃餃子,一邊說說笑笑,全家好不幸福喲。
吃了年飯,李海壽走了,老兩口以為到鄰居家聽古今去了。雞叫兩遍,李海壽挈著半布袋青豆角回來了。父親驚奇地問道:“海壽,哪兒來的?”李海壽高興地說:“我從成都摘來的。”老兩口一聽,驚訝萬分,半晌說不出一句話,儘管瞅著李海壽。只見李海壽雙目微閉,額頭眉宇間有團螢火蟲似的亮光,忽閃忽閃地像天上星星在眨眼。二老驚問:“海壽兒,你的額顱上哪來的亮光?”李海壽興奮地說:“是一個老爺爺給的。”
“怪,是哪個老爺爺給的?”二老越加驚疑地追問,李海壽便將夜摘青豆角的經過細說了一遍。
原來,李海壽聽了父親想吃青豆角的話,憑著一片孝心,吃罷年飯就走。大約翻了一百座山,趟了一百條河,在翻一座大山時,被一個白頭髮白鬍子的老爺爺扯落在地,引進山洞,問他:“李海壽,你去成都為何不走南方,卻向北方走?”李海壽說:“天黑看不清路呀。”老爺爺便伸出指頭在他額頭上一指,李海壽猛覺一股火氣鑽進額顱,眼前如同白天一樣明亮。老爺爺指著很遠的地方說:“你看,那不是成都嘛。”李海壽看去,但見那裡山清水秀,綠蔭蔭一片。再看站的這山,到處是松樹,周圍的山上白雪覆蓋,才知道真的走錯了路。李海壽要走,老爺爺說:“不行,像你離地五寸的走法,啥時才能走到?我教你一個密訣——你要疾走,心裡就說:飛毛起飛;你要落地,心裡就說:飛毛落地。起飛時,閉上雙眼,額顱上的眼睛自然會看路。”老爺爺還要他記住四件事:“第一件孝敬父母;第二件不能逞強欺弱,搶人財物;第三件除暴安良;第四件密訣不能對別人說。這四件如若違背,寸步難行。”李海壽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趕快跪下磕頭拜謝,並作了保證。老爺爺很滿意,收他為徒弟,這才讓他走出洞。
李海壽按著老爺爺教的,心裡只一想,就飛起來了。只覺耳邊風聲嗖嗖,腳下的山川、河流、村莊,一眨眼就過去了。不一會兒,就到了成都的田野上空。朝下一看,青豆角一串一串的掛著。他落在地裡,摘了半布袋,挈左肩胛上,一直飛回到自家上空落下來。
李海壽講完過程,才說:“看了半夜路,我的這隻眼睛也該休息了。”隨之雙眼睜開,眉宇間亮光不見,額頭上平靜如常。二老聽罷,驚歎不已地說:“孩兒,這個老爺爺是神仙啊,以後,要按仙人的教誨記住這四件事。”李海壽又給父母作了保證。
這就是民間常說的臘月三十日晚上吃青豆角的故事。從此,李海壽成了夜行千里的神奇人物,當地人都叫他飛毛腿李海壽。只要晚間出現螢火蟲似的亮光,小夥伴們就喊問:“李海壽,你到那兒去?”李海壽在空中說:“我到揚州去,等一會兒就回來。”果然,不到兩三個時辰,李海壽就回來了。他將大江南北的所見所聞講給大夥兒,大家真像聽唐僧取經的故事哩,但誰也不知道李海壽飛行的密訣是啥。
大戰摩天嶺
李海壽到了二十歲,二老要給他完婚,他誓不娶妻。以後,二老無病而逝。臨終前再三叮嚀李海壽,一定要行善積德,救助鄉里。李海壽銘記心裡,永不犯戒。只要鄉親們有事要他幫忙,他就趕快行動。揚州、雲南、四川,也就成了他代替鄉親們買茶買米、買綢買緞的熟路了。
一次,去四川買大米,返回摩天嶺時,一夥強盜正在攔路搶劫過往行人。李海壽想起老爺爺“除暴安良”的仙訓,上前勸阻。不料,強盜卻來打他,李海壽噌一下跳得很遠,強盜撲了空。這時,有個尖嘴猴腮,手心長一撮白毛的小子獰笑起來:“老子入夥三年,還遇不上個好對手,今日好運來了。”說著也噌一下跳得老遠,手拿一把大刀來殺李海壽。李海壽操起一根扁擔擋住,一再勸他。那小子不聽,儘管殺來。李海壽三讓其兇,也就叮叮噹噹打起來,真是棋逢對手。這時,李海壽發現那小子手心上的白毛也是飛毛,真是天下無奇不有,兩個一會兒打到山尖,一會兒打到山腰,從中午打到傍晚,不分勝負。白毛小夥說:“是好漢明天再戰。”說罷,眾強盜回了山寨。李海壽將過往之客聚到一處,安慰他們不要驚慌。不一會兒,天黑下來,李海壽跳到空中,開動天眼飛走了。眾人驚詫不已,都說他是神仙下凡。李海壽飛旋幾圈,發現有一個寨子,大小強盜五十多人。寨主的草房裡,白毛小夥正給寨主獻媚表功說:“如將這個勇漢捉來,有我兩個保駕,大王別說當個四川王,九龍口的皇帝也是你坐的。”正說著,所有草屋起了火,眾強盜黑裡糊塗,亂作一團。李海壽在空中大叫:“白毛小兒,如有本事,上來夜戰。”白毛小夥沒有夜眼,仰天嘆道:“師傅告戒我不能逞強凌弱,而要除暴濟貧,多行善事,我違背了師傅心願,才有如此後果。”遂拔刀自刎。這時,整個山寨火光沖天,寨主燒死,其餘強盜有的逃走,有的斃命。李海壽回到山腰,說明情況,眾人這才放心安歇。李海壽要走,大家湊出五十兩白銀酬謝,李海壽推辭不接,提上自己買的大米,騰空躍起,眾人跪地拜謝道:“救命的活神仙呀,願你永世在人間。”李海壽在空中說:“我不是神仙,我是召藏村的李海壽。”
這話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方圓幾百裡,都說召藏村有個天上飛的李海壽。
這就是民間傳說李海壽大戰摩天嶺的故事。
火燒虎惡霸
讚揚的話兒傳到一個姓王的人家,他找到李海壽,操著四川口音說:“李大哥,那天你在摩天嶺救護眾人,大家欽佩萬分,傳頌四方。小弟慕名前來,有事相求。”
李海壽說:“我是窮漢,何事要我幫忙?”
那人說:“小弟家住成都北面,弟兄三人,我叫王三郎。那裡有個虎員外,人叫虎惡霸,搶佔了兩縣土地,窮人都成了他的佣戶。我家老父和好多百姓交不起田賦逼迫自殺,至今他家還關押著幾十個窮人,我弟兄整日練武,想報大仇,救出窮人。但虎惡霸人多勢眾,有大俠四人,上布有天網,下有鐵鎖門,牆高三丈,暗器無數,萬望大哥相助。”
李海壽聽後說:“解救窮人,理所應該,你前面走,我後面到,成都相會。”
王三郎走後二十多天,李海壽也就行動了。他在王三郎說的兩縣,打問了好多貧民百姓,真有那麼一回事,便在夜間察看了虎惡霸的莊院後,才到了成都與王家弟兄見面。
王家三弟兄為了試探李海壽的飛刀本事,將李海壽請到一個飯館,買了幾斤熟肉,用一個小刀割吃。先是王大郎割了一塊,用刀尖送入嘴裡,將小刀甩向二弟面部。王二郎不用手抓,用嘴咬住刀尖,同樣割了一塊送入嘴裡,又將小刀拋向三弟。王三郎同樣將小刀拋向李海壽,李海壽敏捷地用嘴咬定了刀尖。這時,王家三弟兄起身作揖說:“李大哥,這是飛刀硬功,我兄弟苦練五年,不想大哥也這般嫻熟,實為欽佩。今承蒙大哥前來相助,合我四人之力,定能戰勝四俠,剷除虎惡霸。”
經過商量,由王家三弟兄夜行虎惡霸莊院外接應,李海壽獨闖虎宅。
二更時分,李海壽睜開夜眼,飛上半空,割斷瞞天網,潛入虎家大院,將住在木樓上的虎惡霸和四俠的房門悄悄外鎖,隨後,飛下木樓,輕輕撬開牢房和大門,救出關押的幾十個窮人,又將王家三弟兄帶到虎家大院,撬開金庫門,拔開鐵鎖櫃,將金銀珠寶全部拿出。
剛剛將窮人和金銀轉入林中,突聽樓上大喊。李海壽吩咐王家三弟兄帶領窮人背上金銀珠寶離開。他咬破指頭在臉上劃了幾道血印,又將頭髮扯散,披在肩上,飛入莊院。這時,虎家大院燈籠火把無數,四俠飛簷走壁抓人。李海壽這兒放火,那兒放火,四俠憑著輕功捉拿,可怎麼也捉不住李海壽。眼看虎家所有的樓房烈火騰昇,李海壽飛在半空大喊道:“我是天上五雷火神,用天火來燒吃人不吐骨頭的虎惡霸。”虎惡霸仰頭一看,只見一個紅臉披髮的凶煞天神站在空中,額上一團亮光向他射來,以為天意不容,便跳進火海。大俠一看主人跳火自盡,便拔刀自刎。二俠三俠四俠一看大哥喪命,甚感無臉立於人世,便都拔刀自盡,虎家莊院一夜之間變為灰燼。就是民間傳說的李海壽火燒虎惡霸的故事。
爾後,李海壽趕上眾窮人,吩咐由王家三弟兄主持,公平合理分給兩縣受害百姓。從此王家弟兄威望很高,還由窮人抬舉,當了地方小吏。
坐化
李海壽返回時,從松潘、迭部走來。路過搶人溝,八個彪形大漢正在對趕著幾十頭犏牛的哈達鋪人攔路搶劫。李海壽飛到頭頂上空大叫:“住手,山爺爺來了!”眾強盜抬頭一望,只見空中站著一個披頭散髮的大漢,凶煞可怕,個個大呀娘呀地喊叫。李海壽說:“我是上天新派來的山神爺爺,專管你們這些搶人賊,趕快放下屠刀,回家當好人。”八個強盜一聽是山神爺爺,便都丟下大刀、長矛逃跑了。李海壽落地,保護鄉親們回了家。他的名聲傳到四川、青海等地後,番王邀請,山大王邀請,而他牢記仙師和父母的告戒,誓不前往,一生專幹好事。他乾的好事千千萬,他的故事說不完。
李海壽到了晚年,生活還是清貧。王家三弟兄每過幾年拜訪一次,李海壽分文不收。王家弟兄實在看不下去,打了一根金條送來,李海壽堅辭不接。這時,白鬍子老爺爺來了,說:“送給天下窮人吧。”便將金條插在大路邊,用手一指,那根金條突然上長,像一根細木頭立在那裡。這根金木頭凡是窮人來都能刮下,一直颳了好幾代人才刮完了這根金木。這就是金木村的來歷。
李海壽一直活到九十九歲而坐化,那天,正好是九月九日重陽節。早飯後,蔚藍的天上出現朵朵紅雲,有人發現李海壽和一個白鬍子爺爺同乘仙鶴而去,有人發現他腳踩火輪上天,凡見者說法各異。大家忙去拜望,只見李海壽安祥地坐在院中的椅子上,椅子前面擺著大方桌,方桌的香案裡插著三柱清香,香菸嫋嫋,一股化為紅色,一股化為黃色,一股化為白色,在空中一圈一圈地旋繞,然後變為五彩祥雲,飄上了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