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砍柴人

[ 民間故事 ]

  過去,有三個人經常到南河鄉的花兒坡山灣裡砍柴、燒炭、做枋板。不分春夏秋冬,雨雪風暴,一同去,一同在庵房裡住,一同搭鍋吃飯,真是腳不離鞋,鞋不離腳的好朋友。

  方圓幾百裡的花兒坡,大溝小叉幾百條,山山嶺嶺數不清。哪條溝裡沒留下他們的腳印,那個山灣裡不是他們搭的茅草菴。路熟憑腳走,庵多就近住。

  他們三個,今日在這個山灣,明日在那個山樑,用罷鋸子,就是斧頭、錛,叮叮噹噹的響聲,整天迴盪在山林,吵得山神、土地、財神都不安然。

  一天,財神對山神和土地說:“你倆一個管山,一個管土,難道對這些做山貨的人也沒辦法管嗎?”

  山神說:“這些窮光蛋,怎麼管呢?他們連我乘涼的大松樹都砍倒做成了枋板,他們的鋸子斧子我也害怕哩。”

  土地說:“這三個窮鬼,連我在山樑上歇緩的大石板,也搬去壘成了灶頭,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叫花子,真氣人。”

  “那怎麼辦呢?這樣下去,我們一天也不安靜,別說閉目養神,繼續修行,再過多少年,砍得連個落腳的地方怕也沒有哩。”財神說罷,長嘆了一口氣。

  突然,山神想出了一個法子。它對財神說:“財神,你是管錢的,這三個窮漢,天天砍山還不是為了賣幾個錢,你發個慈悲,給些銀錢,他們有了錢,肯定就不來了。”

  “對對對。”土地趕忙幫腔說,“山神說得很有理,只要你財神發個善心,比我倆強百倍。”

  財神長吁了一口氣,說:“山神、土地,你倆不知道。我管的錢,是給命大人的,他們是命小人,又心術不好,享不了這點福。”

  “不信,世上那有這個道理。只要你給些錢,他們肯定發家致富,不會再來砍樹的。”

  財神說:“如果不信,你倆就等著看吧。”

  這天中午,三個砍柴的好朋友緩下來扯白麵疙瘩,一人五碗,真似狼吞虎嚥。吃罷晌午,三人煮起罐罐青茶。突然,一個起身在離庵房十幾步遠處去解手。解罷手,他東瞅西望,無意中發現一顆三人合抱不住的大空殼郎樹。瞅著瞅著,空殼郎樹的別縫裡滾出一個大元寶。他拾起元寶,往別縫裡再一瞅,驚喜地發現空殼郎樹裡裝著滿滿一樹洞金元寶。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庵房說給同伴,三人跑過來一看,高興得在樹底下唱起了亂彈。然後,三人回到茅草菴裡,收拾起斧頭、鋸子等,欣喜若狂地說:“這一空殼郎樹的金元寶,足夠我們幾輩人享受,再砍山有啥用!”

  “可是,這麼多的錢,一沒口袋,二無背鬥,光是三根麻繩,根本沒辦法拿出大山。”

  三人經過周密計劃,商議兩個人出山借三匹大馬,就說我們用口袋往外馱木炭,一個人留在這兒看守。

  商量停當後,兩個出了山,一個留了下來。

  兩個借馬的走到半路上猛然起了壞心,商量說:“我倆蒸幾個白麵饅頭,放進毒藥,讓他吃上,這些元寶就是我倆的。”留下看守元寶的也起了歹心,心想:“他倆一進山,肯定很乏很渴,我乘他倆緩乏氣的時候,用斧頭給砍死,這些金元寶不就是我一個人的嗎?”

  第二天,兩個借馬的趕著三匹大馬興致勃勃地唱著亂彈進了山。一到庵房門前,卸下鞍子,掏出白饅頭高興地說:“我倆出山時,正好斷面,你肯定餓極了,先把這兩個白麵饅頭吃上壓壓飢吧。”留下的也盛情地說:“我知道你倆一進山又乏又渴,我煮了兩大碗釅茶,先緩下喝茶解解渴。”三個人你說我笑,相互體貼,十分可親。留到山裡的正好肚裡餓得咕咕叫,一見剛帶來的白麵饅頭,哪管它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不一會兒,就吃了個精光。進山的兩個也正乏正渴,坐在地上一邊喝釅茶,一邊緩乏氣。

  三個都在心懷揣測,妄自得意的時候,坐下的兩個冷不防,被留在山裡的那個暗中掄起砍山大斧,一人一斧就嗚乎哀哉了。留山的得意地趕上三匹大馬拿上口袋剛走到空殼郎樹前,肚子疼得打起滾來,不一會兒,也就死在樹下了。

  財神說:“山神、土地你倆看清了嗎?”

  山神和土地驚訝地說:“看清了,這真是你常講的命中沒有別強求,命中富貴自然有。”

  財神說:“別看當今三五成群結拜哥們,一見金錢鬼心多。世上沒有公道人,都想你死自己活。”說罷,一揚手,空殼郎樹中的金元寶不見了。

  山神、土地、財神,也悠哉悠哉地轉走了。從此,這三個砍柴人變成了山叫鬼,嚇得人人不敢在這裡砍伐,破壞了的林木又長成了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劉墉鬥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