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溪鎮水市社群馬路邊,總能看見一對母子在散步。
47歲的汪自軍雙手緊握著已經78歲的母親李後英,一邊走著路,還時不時看看前面的路。
李後英是位盲人,在汪自軍三歲那年便失去了視力,為了讓看不見的母親能散步,汪自軍這樣陪母親散步已經很多年了。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汪自軍常說:“父母恩重如山,我們做子女的無論怎麼報答也不算過分。”
盲母命運多舛 黑暗中拉扯大孩子
“媽媽三歲那年就得病看不見了,三十多歲那年,她遇見了比自己大15歲的爸爸,她把爸爸當成了她生活的眼睛,爸爸卻因為當兵,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汪自軍說起自己的父母無不感傷,“那時候,為了能撫養我健康長大,爸爸每天天不亮就出門擺攤給人算命,媽媽則摸黑去山上弄柴火,生活勉強維持著。”
汪自軍19歲那年,爸爸生病,由於得不到治療早早去世了,家裡的頂樑柱轟然倒下。
“那時候,我媽媽就常會沉默地自己燒飯、洗衣、做家務,碰傷、燒傷是家常便飯。”汪自軍說,“有次我甚至看見媽媽悄悄抹眼淚。那時候我就想,無論如何,我要好好照顧她,讓她受的那些苦,流的那些淚都有回報。”
從那以後,汪自軍變得越來越堅強,他自己找人學習建築技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手工匠人。“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是盲人家的孩子早成人。”汪自軍說。
兒不嫌母醜 汪自軍服侍盲母不離不棄
“常能看到汪自軍急匆匆回來照顧母親,又急匆匆去上工的身影。”“他很孝順,常看到他給母親端茶倒水、餵飯。”
“他母親被檢查出患有嚴重的雙膝蓋骨質增生,不能走路,汪自軍就每天都抱著母親上鋪、去洗手間等,有好轉的時候他還常扶著母親在周圍散散步,鍛鍊身體,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他的堅持很讓人敬佩。”“汪自軍是我們心中的榜樣!”說起汪自軍,周圍鄰居無不豎起大拇指為其點贊。
去年6月的一天,汪自軍兩口子都出去做工了,只留下眼盲的母親李後英。恰恰就是這一天,李後英因為看不見路,腿腳也不太利索,走樓梯時不慎摔下樓去,中了風,不太愛說話的母親變得越發沉默。“如果不是我們都走了,她也不會從樓梯上摔下去。”汪自軍自責地說,“從那以後,我就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只留下她一個人在家。”
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的堅守,汪自軍每天都重複昨天的事,利用下班時間服侍母親李後英,任勞任怨。
“以前,媽媽是我的眼,撫養我長大,現在和未來,我就是她的眼,只要我還拗得動,我就會照顧好她,替她看遍所有她想看的風景。”汪自軍一邊給母親餵飯一邊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