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便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一女青年大學畢業後,到一所中學任數學老師,與同校的物理老師喜結連理,幸福地開始了甜蜜的生活。
兩年後,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平添了無盡的歡樂。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他們很快發現女兒兩腿像麵條一樣軟,根本支撐不了身體。
她萬分焦急,抱著女兒到醫院檢查,殘酷的事實無情地撞擊她的神經——腦癱!一個腦癱的孩子,意味著一生都將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坐起來、站起來、走起來,更不要說跑起來……
她邁著沉重的步伐,失望地把女兒抱回,一步、兩步、三步,從一樓、二樓到五樓,腿如鉛注……端詳著女兒嬌小的面龐,她淚如雨下。
親戚、朋友好言相勸:你還年輕,放棄吧。但她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只要我還有力氣,就絕不放棄女兒。”
從此,她一趟趟奔走——風雨無阻,不管是炎炎烈日,還是紛紛大雪,只要聽說哪裡能治,她就會把女兒抱到哪裡。
然而,老天並沒有因為她的付出而給予眷顧,女兒還是隻能躺在床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每天早早起床,給女兒穿衣,梳洗,抱著上衛生間,抱著餵飯,抱回床,才去上班。中途,她得抽出時間回家,抱女兒上衛生間。午飯喂,晚飯喂,一勺一勺,一口一口。
天氣晴好的傍晚,她照舊把女兒從五樓抱到一樓,推著輪椅看看沿街和小區的風景,然後再把女兒從一樓抱回五樓,沉沉入睡……
鄰居驚呼:一個瘦削弱小的母親,哪裡來那麼大的力氣?她淡然一笑,說:“習慣成自然。”
講完這個故事後,朋友說,母愛有多重?9斤、80斤、100斤,不,更重,重得兒女一生都衡量不完。
聽完這個故事,我陷入沉思:母愛有多重,誰能稱量得出來?一組記錄統計了一個家庭婦女在三口之家一年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湯匙18000條,盤碟13000個,碗6000個,鍋3000個,衣18000件,往返搬運的重量約為5噸。每年5噸,20年、30年該有多少噸?
但是母親做過的事情就僅僅是這些嗎?不,母親做過數不清的事情,你我能算出母親的愛有多重嗎?
不由得想起另一則故事——
一位中年母親、一位體重僅僅45公斤母親,為了兒子上學,在礦井下挖煤10年,每天拖著100公斤的煤在30米的巷道中不知往返多少次。
就在兒子考入大學,夫妻倆盤算著今後享受生活時,小煤礦發生了瓦斯爆炸,厄運降臨到母親的身上。
當人們找到母親的遺體時,她一隻手緊緊捏住自己的鼻子,另一隻手在潮溼的井壁上寫下:孩子,讀書……
母愛有多重?我無法回答。我知道,母愛有時一點都不重,就像空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母愛有時一兩便可撥千斤,就像頂樑柱,撐起家,頂起天,立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