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間,她大義收養了75名“子女”,最大的25歲,最小的1個月。這些孩子的各項開支,每月高達六七萬元,昔日的“百萬富媽”很快負債200多萬;因疏於照料,親生兒子也患上了重度抑鬱症。但在這座荒山上的“孤兒村”中,至今仍上演著一幕幕催人淚下的真情故事……
大義“養孤” 一個單親媽媽的壯舉
1970年,李利娟生於河北邯鄲武安市。她爺爺是一位宅心仁厚的老醫生,遇到窮人來看病,不僅分文不取,還會給糧給錢。李利娟的兩個姑姑,也都是爺爺收養來的。這種與人為善的家風,影響了她的一生。
17歲時,在醫院做實習護士的李利娟愛上了一個小夥子,雖然對方是一名刑滿釋放人員,但她最終還是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了他。婚後第二年,小兩口有了兒子韓文,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要強的李利娟辭職經商,做起了服裝和毛線生意。
不幾年,24歲的她就打拼出了上百萬資產。但就在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富足時,這段婚姻卻戛然而止!
染上毒癮的丈夫,開始大把揮霍他倆掙下的血汗錢,並一步步墮入吸毒深淵。幾經勸阻無效,心灰意冷的李利娟提出了離婚,並把孩子和剩餘財產留給了他。婚姻的失敗,讓李利娟傷透了心,但苦難並沒有停止。
半年後,李利娟留給前夫的家資已被他敗光,一天毒癮發作,他竟以7000元的價格將兒子賣給了人販子!得知訊息,李利娟震怒不已,已經一貧如洗的她只好向父親借了8000塊錢,帶著親友去邯鄲火車站和汽車站堵截人販子。萬幸的是,李利娟在一輛即將啟程的長途汽車上找到了兒子,她將失而復得的孩子緊緊摟在懷裡,淚落如雨。
回家的路上,當李利娟看到兩個沿街乞討的殘疾兒童,心裡不由一陣刺痛:如果我的孩子被人販子拐走了,會不會也像電視上說的那樣,淪為壞人的賺錢工具?當天,她將身上剩餘的錢,全部給了車站門口的小乞丐。彷彿受了刺激一樣,此後李利娟一看到流浪兒在街上乞討或撿垃圾,她就想哭。
孩子贖回來後,李利娟對兒子倍加疼愛的同時,也萌生了一個大膽念頭:等我有了錢,就創辦一所孤兒院,給那些流浪兒提供愛的庇護!
為了實現心底的宏願,也為了讓兒子生活得好一些,25歲的單親媽媽李利娟,在武安縣舉債承包了一座鐵礦。千金散盡還復來,1996年,李利娟又積累起百萬家產。不久後,她收養流浪兒的願望也終於實現了。
一天,李利娟從礦上回家時,看到路旁有一個髒兮兮的小女孩正在礦井邊撿東西。有的工人拿飯盒逗她,有的人還用礦石丟她。李利娟立刻向老礦工打聽,才得知女孩的父親在礦難中去世了,母親將她丟在礦山改嫁他鄉。半年了,這個孩子白天在礦井處討飯,晚上就睡在山洞裡。那一刻,李利娟又想起了兒子差點被人販子賣掉的慘景,毅然收留了這個小姑娘。“我跟礦工們說,如果她的親人來找她,就說我先收養著她。”
“百萬女礦主”收養孤兒的訊息在當地一傳開,便陸續有人將遺棄的孩子送到李利娟家,其中不乏一些重病在身的棄嬰。善良的李利娟來者不拒。但父母和朋友都無法理解她的“瘋狂”舉動,紛紛勸說:“你一個離婚女人,要創業,還要帶兒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麼還能收養這麼多‘小拖油瓶’,將來你還怎麼嫁人啊!”李利娟聽了粲然一笑說:“大不了我就和孩子們過唄!”
到2001年,李利娟已經先後收養了7個孤兒。一次,她帶著幾個孩子來北京看病。剛出北京西站,孩子們“媽媽,媽媽”的叫喊聲便引來了路人的注意。一個風塵僕僕的女子,帶著三四個年齡相仿的小孩,“會不會是人販子?”人們議論紛紛。
“小朋友,過來,叔叔帶你買蘋果吃。”李利娟和孩子們被廣場巡警攔住了。一位巡警帶孩子們去買水果,另一位巡警開始嚴肅地詢問李利娟。
當帶走孩子的巡警回來後,不禁感動地對她說:“孩子們都說您是好媽媽,看來他們的確是您收養的。歡迎您來到北京,如有困難請求助110。”因孩子所受的誤解和委屈,李利娟很快釋然;但因孩子而體味到的溫暖,她卻永生難忘!比如不久後發生的一件事。
娘有情兒有義 鬼門關前“哭活”好母親
2002年初秋的一天,李利娟在銀行門口的ATM取完錢,遇到了歹徒打劫,她的頭被棍棒砸傷縫了78針。最後因傷勢嚴重,失血過多,她被醫院宣佈死亡,家人也接到了“準備後事”的通知。
但就在李利娟被運往火葬場的時候,她收養的8個孩子都來了,他們趴在車上哭喊著,不讓把媽媽運走。與此同時,幾個稍大點的孩子當即給醫生磕頭,把額頭都磕破了:“求求您救救我媽,我們以前沒有媽媽,現在大家就這一個媽媽了,她不能走……”此情此景,令在場的醫護人員都掉淚了。
在8個養子養女的堅持下,醫院無奈,只得暫時將李利娟的“屍體”放在醫院一間空房子裡,讓孩子們和她多呆一會。傍晚時分,醫生對其中幾個年齡小的孩子說:“你們去吃飯吧,給哥哥姐姐也捎一份吃的。”但孩子們死活不願離開母親半步,乃至晚上都不敢睡覺,他們深怕自己睡著了,媽媽再被“拉出去燒了”。
就這樣,8個孩子邊哭邊喊媽媽,在李利娟的床前一直跪了三天三夜……或許是這份母子情深感動了上蒼,李利娟在被下達死亡通知書的第四天凌晨,居然奇蹟般地復活了!那一刻,早已哭到嗓音沙啞、跪到雙膝紅腫的孩子們,再也顧不上飢餓和疼痛,一個個歡呼雀躍,看著媽媽那張全世界最美的臉龐笑出了眼淚。
“是這些孩子給了我二次生命啊!今後我更不能負了他們……”渡過生命險關後,李利娟逢人就說孩子們為她創造的生命奇蹟。此事不但深深感動了李利娟,以前一直反對她收養孤兒的父母和姐妹,也被感動得淚眼婆娑。從此,他們也和李利娟一樣,對這些孩子視如己出,疼愛有加。
相對於那些被她從小拉扯大的養子養女,李利娟對親生兒子十分愧疚。她眼含熱淚說,自己欠韓文的太多太多了,“孩子小時候,我忙著掙錢,沒時間多陪陪他。後來,他又差點被人販子給賣了。到北京當兵,摔壞了鼻樑和脊骨,最後又得了抑鬱症……”
2004年,在北京當兵的韓文訓練時受了重傷,頸椎等多處骨折急需手術。而當時,李利娟患有中度腦積水的養子豆豆,也面臨著第二次手術。一番權衡之後,分身乏術的李利娟覺得,兒子有姥姥、大姨和戰友們照顧,不會有什麼事,於是就帶著養子去上海救治。
不料,此事卻深深傷害了韓文,“親生骨肉竟不如你從外面撿來的孩子重要”,對於母親的“偏心”,他感到委屈和憤怒。此後一連幾年,韓文都拒絕與媽媽見面。
2007年,就在李利娟被評為“感動河北十大人物”時,韓文患了重度抑鬱症,時常閉門不出,生活信心喪失殆盡。對兒子滿懷愧疚李利娟,帶著韓文北上南下,遍訪名醫,她的母親天天在家燒香,祈求外孫能夠早日康復。幾經努力,孩子總算恢復得挺好。“你真傻!為了別的孩子,虧待了自己的親兒。”每當聽到身邊的人這樣說自己,李利娟就顯得不悅,在她眼中,其他孩子與韓文一樣,都是她的親骨肉。
2008年,由於在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徵地範圍內,李利娟的鐵礦被迫停產。為了安置收養來的20多個子女,她在武安郊區租房成立了愛心“孤兒村”。儘管沒有了生活來源,她的善舉卻不曾中斷。
當年中秋節前夜,剛做完手術的李利娟拖著虛弱的身子,去給孩子們買月餅和西瓜。回來時,她卻發現“孤兒村”大門外多了個紙箱,裡面放著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女嬰。
檢查嬰兒的身體時,李利娟猛然發現,這個孩子竟然沒有肛門!嘴角正往外溢黃色的液體!她立刻叫上朋友,開車直奔邯鄲。到達市區醫院時,天色將晚,此時女嬰的鼻子、嘴裡已開始泛出冒著刺鼻氣味的綠水,周身還湧現多處出血點,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醫生檢查後,委婉地拒絕說,這孩子恐怕保不住了。
但李利娟堅持,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給她做手術。“沒有什麼可商量的,這是一條小生命啊!”當得知了孩子的來歷,又看到李利娟堅決的態度後,醫院領導被感動了,沒有二話,當即表示將盡最大的努力做好這臺手術……在花掉4萬多元醫療費後,生命垂危的女嬰終於恢復正常,成為了李利娟的第22個孩子——大喬。
發展到2009年,李利娟已收養30多個孤兒。這些孩子中,有她在路邊撿到的,有周邊縣市的好心人送來的,有被狠心的父母扔在門口的,有徒步數百里前來投奔的,也有從汶川災區收養的……
一開始“孤兒村”房子少,實在住不下了,李利娟就發動父母和幾個親姐妹,你一個我兩個,將孩子們領回家居住,讓他們感受到家庭與親情的溫暖。
幾年後,李利娟與人合夥投資的白灰加工廠,也因河北地區的環保壓力而逐漸減產。
“孩子們要看病、吃飯、上學,剛收養的嬰兒還要喝奶粉,再加上照顧孩子們的10個奶奶和阿姨的工資……每個月都要花幾萬元錢,這還不算個別孩子的突發大病。”而李利娟的白灰場,一年才只有幾萬元的收入。
為了多賺點錢,她又在市區開起了服裝店。但隨著網購的興起,實體服裝店的生意今非昔比,她每個月累死累活地幹,也賺不到幾個錢。“孤兒村”的巨大開支,很快花光了李利娟的全部積蓄。
負債百萬不言悔 照亮75個孩子的人生路
到了2011年,“孤兒村”裡已經有15個孩子急需手術救治。因為這些棄嬰大都患有先心病、腦癱、腦積水等嚴重疾病,治療週期長、耗資大,費用缺口高達100多萬!雪上加霜的是,因長期勞累,這時李利娟自己也突患重病——早期琳巴癌。
“住了7天院我就逃回家了,花那麼多錢治病,還不如給孩子們創造條件。我不怕死,就怕孩子們沒著落……”李利娟說,她“逃”回家當晚,一個人跑到山上哭了一宿,“早上起來我還是這群孩子的媽媽,我知道我的擔子,我只能更加拼命地養家。”
為了給孩子們治病,李利娟變賣了市區的二層樓房和轎車等資產,並借遍了親朋好友。經過幾年治療,大多數孩子恢復了健康,她卻早已無家可歸,並欠下了200多萬元債務。2013年冬天,為了節約房租開支,她將“孤兒院”搬到了午汲鎮上泉村外的荒山上。
在龐大的開支面前,李利娟學會了精打細算,對自己也越來越摳門。她已經多年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服和化妝品,曾經在城市生活中喜歡的高跟鞋和定期做的面板護理,更是離她越發遙遠。
才四十來歲的她,皺紋已經爬上了臉頰,雙鬢也過早染霜,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老很多!“節流更需開源,我得想法多給孩子們準備些救命錢。”為了孩子,李利娟使出了渾身解數:種了20多畝地,養了120多隻羊豬鵝,另外還擺鞋攤、賣冷飲……
幸運的是,她多年如一日收養孤殘孩子的做法,得到了全家人和社會各界的支援。“大姐和二姐分別幫我看三個孩子,表哥幫我帶兩個,遇到過不去的坎兒,親友們經常主動過來出把力。民政局還為孩子們上了低保,愛心人士經常捐款、送米麵等物資。”說起這些好人,李利娟的眼圈又紅了。
2 0 1 4 年1 月1 6 日, 前往武安“孤兒村”的山路依然崎嶇顛簸。唯一不同的是,兩旁的灌木上都掛滿了小紅燈籠,長長的通向路的盡頭,微風中張揚著李利娟嫁女的喜慶!送親的車隊很壯觀,都是當地的愛心人士自發趕來的。“她很了不起,這種大愛善舉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今天愛心村嫁女,能為四姐(李利娟在家行四)盡點微薄之力很高興。”在附近開礦的張老闆動情地說。車隊中不乏路虎、賓士,車主都是衝著李利娟的人品主動來幫忙的。
美麗的新娘名叫丹丹,3歲那年,她的父母和弟弟在一起車禍中不幸遇難,她一夜間成為孤兒,後來輾轉來到了李利娟的愛心村。
小時候,丹丹在上學路上被同學們嘲笑為“沒人要的孤兒”,就哭著跑回家告訴李利娟說:“媽,我不上學了!”李利娟當即領著她去了學校,當著養女全班師生的面說:“丹丹是我閨女,我就是生她養她的媽媽!誰再敢欺負我家丫頭,我跟他沒完!”此後,再也沒有人敢叫丹丹“孤兒”、“流浪女”了。長大後,身高1.75米的丹丹高挑美麗,從上海一所藝術院校畢業後,成了一名模特和設計師!
即將踏上婚車的一剎那,丹丹猛地轉過身來,不顧一襲潔白的婚紗,趴在地上就給母親磕起了頭!“媽,感謝您養育了我18年,女兒長大了,能照顧好自己的。以後我們會常回家看您,孝敬您!”一旁的上海女婿,也含淚點頭,並向偉大的岳母深深鞠躬……望著婚車遠去,李利娟雙眼噙滿了淚花。
組建家庭後,丹丹像從孤兒村嫁出去的4個姐姐一樣,定期往家裡寄錢寄物,並替母親照顧著一個小弟弟。“已經成家的幾個兒女,都主動幫我看管3歲以下的孩子,參加工作的也都不忘給我寄錢,孩子們孝順,想幫我減輕一些壓力。”
能把一個個遭人拋棄的棄嬰,以偷盜和乞討為生的流浪兒,養育成有責任擔當的大小夥子和漂亮姑娘,而且個個孝順懂事,李利娟感到十分欣慰:我帶大他們,他們再帶大“孤兒村”幼小的弟弟妹妹,這正是一種善與愛的輪迴和傳承啊!一念及此,這位飽經風霜的母親露出了笑容,覺得自己19年的“泣血養孤”之路,走得值!
截止2015年夏天,李利娟共收養了75個孩子。其中,已經有10個孩子在武安市區讀高中,10個讀初中,10個上小學,11個上幼兒園,1個在特教學校學習。此外,李利娟還培養出3個大學生,其中1個還於去年考上了公務員。
2015年7月上旬,香港一家影視公司派創作組來到武安,在李利娟的“孤兒村”採訪了整整半月。今年年底,這位大義媽媽的故事將被搬上大銀幕。怎樣走過一生才有價值?從百萬富姐到負債累累的“孤兒村”媽媽,李利娟用她19年的大義之舉,詮釋了另一種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