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時:
我:媽,沒錢了,打點錢吧。
媽:多少?
我:200。
爸:給300吧,錢多放點,當心身體。
我:那我上課了,早點給我打錢。
第二天,賬上多了500元。媽媽偷偷和我說,剛上高中那天爸就說,不能讓我過得比城裡姑娘差。
上大一時:
我:媽,我想家了。
媽:啥時候回來?
爸:缺錢了吧,爸給你打。
我:沒,不習慣,就是想家了。
爸媽:嗯,放假早點回來,早點買票,當心身體。
爸後來告訴我,打完電話媽哭了,非怪我爸當年任由我自己選了南京這個不熟悉的城市。
上大二時:
媽:你很久沒打電話了,忙什麼呢?
我:事情多啊,沒時間哎。
爸:你媽想你了,她一個人在家,沒事多打打電話。
我:知道了,最近忙呢,有時間再打。
也就在大二的時候,老媽查出來高血壓,有一次一個人發作很危險,從那以後老爸不管在哪兒、不管有多忙,每天都會給媽媽兩個電話,而我直到畢業了才知道。
上大三時:
爸:什麼時候的車,回頭來接你。
我:不用了,今天留在縣城了,在同學家吃飯?
媽:我做了一桌子的菜呢,咋又不回來了?
我:難得回家和同學聚聚嘛。
媽:你也難得回家,我們半年才看到你一次啊。
終於到家了,吃飯時間已經過了,餓得很,冰箱裡滿滿的菜,幾乎都沒動過。
老媽說:你不在,你爸喝酒都沒有心思。
上大四實習時:
我:媽,南京太苦了,我要回家。
媽:回家,歇著,養得起。
爸:回家,你爸還能幹活呢,連你都養不起,我白混了。
那時候找工作到處碰壁,他們的話讓我很沒志氣地跑回家躲了很多天。
剛工作時:
媽:最近還忙啊,吃飯了沒有啊?
我:很忙呢,隨便吃了點面。
媽:不能光吃麵,要吃有營養的,哪怕到外面點個菜吃。
我:嗯,知道了。
過年回家,院子裡曬了N多幹貨、香腸,家裡N多醃製的魚肉。老媽說,這些不煩神,可以直接燒了吃了,比吃麵條好多了。她冬天手都是開裂的,那些醃肉都是用鹽細細碼好的。
辭職去煙臺:
媽:去了十多天了,怎麼一個電話都不給我打?
我:漫遊嘛,貴啊。
媽:那邊好玩麼?有人欺負你麼?
我:沒啊,他們對我可好了,煙臺好玩呢,很涼快。
媽:比家裡好啊,認別人做媽了?
我:哪兒啊,回頭就給你電話啦。
老爸說,那晚老媽沒睡著,總說養大的女兒就成別人家的了。以前半年還能見到一次,以後不知道幾年才能見到了。
現在:
我:媽,等我穩定了你出來玩吧,我現在有錢了。
媽:你能有幾個錢,外面花費那麼貴,省著點。
我:我真有錢了,你來也有地方住。
媽:我還得照顧你爸呢。
老爸是離不開老媽的,我知道,老媽永遠是個操勞的命。
每天一個電話,就那麼幾句話,以至於我覺得老媽都煩了。前幾天太忙都沒給家裡電話,昨天打回去,剛響,老媽就接了,問凍著沒,問吃飽沒,問累著沒。我以為每天都有電話沒有那麼多話說的,其實她一直在等我的電話。
每次回家,桌上總有那麼些個你喜歡的菜。
每次聊天,他們總是會問問:吃飽沒,穿暖沒,累著沒。而我們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問過他們。
他們曾經是天,說一不二,你從不能違抗。可是現在他們都聽你的了,你說什麼都是對的了。因為他們老了,開始尋求依靠了,而他們這輩子擁有的只有我們。
多打打電話吧,三分鐘的時間真的沒有那麼難擠出來。可以和愛人一天一個小時,也請給他們三分鐘的時間吧。問問今天忙些啥,問問今天吃些啥,就像當年他們問我們的一樣,他們不會像我們那樣,覺得煩了。
記得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朋友說:“就按我一年回家5次算,保佑咱爸媽能活到100歲也就還能見他們200多次,真少!”我努力地連搬指頭帶思考地想了想,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