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寫部落格守住絕症弟弟

[ 親情故事 ]

單身母親含辛茹苦將三個女兒供上大學。眼看著好日子就要到來,正在讀高三的小兒子卻被查出白血病!為了拯救絕症弟弟,身處異地的姐妹三人踏上了艱難的求助之路。二姐將弟弟的遭遇,和姐妹們內心的憂慮與苦悶一一訴諸於部落格。出人意料的是,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部落格的點選量就超過5萬!社會各界好心的人紛紛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30萬元手術費終於湊齊了,但姐妹三人卻擬定了一份承諾書:願以10年的工資作為抵押,在媒體和公眾的監督下還清所有捐款!

 

京蒙三地三個姐姐誓言守住弟弟

今年20歲的陳強,出生於內蒙古的一個普通家庭,他排行老四,家裡還有三個姐姐,大姐陳竹青、二姐陳竹英、三姐陳春燕。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外遇離開了家,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部壓在母親秦挨的肩上。

這些年來,三個姐姐都靠助學貸款和做家教考上了大學。2007年,正在讀高三的陳強也不甘落後,向媽媽和姐姐們保證:“今年我也要考上大學,畢業之後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然後把媽媽接到身邊。”然而,5月份開始,陳強突然高燒不斷。到了後來,他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陳強覺得自己病得不輕,想把病情告訴媽媽,但考慮到家裡的經濟狀況不好,他只能欲言又止。好不容易熬過了高考,陳強去醫院做了檢查,沒想到結果是白血病!這個訊息猶如晴天霹靂,秦挨失聲痛哭了很久,一個晚上下來,她的頭髮幾乎白了一半。

秦挨第一時間就給在內蒙古工作的大女兒打電話,希望她能夠想想辦法救救陳強。當時,陳竹青正準備去一所中學當老師,聽到弟弟患了絕症的訊息後,她當即就趕回了家。

回到家後,陳竹青就摟著陳強哭了很久。擦乾了淚水,陳強安慰姐姐:“你不要為我擔心,我不會有事的,你還是儘快去工作吧!”儘管嘴裡這麼說,但陳強心裡明白:他患的是絕症,以目前家裡的實際情況,他只能靜靜地等待死亡。

陳竹青不想坐以待斃,她當天就和秦挨一起東奔西走了很多家親戚,借來了7000多元,然後強制性地把陳強送進了醫院。醫生告訴陳竹青,陳強必須馬上做化療,至少要準備兩萬元的費用。此時家裡已無分文,還欠下了親戚朋友的債,到哪裡去弄這筆錢呢?情急之下,陳竹青便和秦挨頂著炎炎烈日,跑到當地紅十字會和民政局等單位求助。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她們籌來的錢只是杯水車薪!陳竹青覺得不能再這麼等下去了,便急忙給在北京工作的二妹,以及在內蒙古讀大學的三妹打電話,讓她們一起想想辦法。

今年24歲的陳竹英在北京一家電器公司上班,雖說每月有2000元收入,但除去生活費之外,剩餘的都被她用來補貼家用。面對即將走進大學校園的弟弟,她更是省吃儉用,希望把更多的錢留給弟弟。誰知,她這個善良的願望竟被一個噩耗所替代。接到大姐的電話後,陳竹英和陳春燕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姐妹倆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傷心得淚水直流。更讓她們心痛的是:在北京和呼和浩特她們舉目無親,該怎麼來救弟弟呢?陳竹英與陳春燕很想向同事和同學求助,但好幾次話到了嘴邊都羞於開口,畢竟都不是很熟悉的人。一連幾天過去了,籌錢的事毫無進展。秦挨和三個女兒每天通好幾次電話,絞盡腦汁想著籌錢的辦法。

多次商議後,姐妹三人和秦挨做了分工:母親留在醫院照顧陳強,陳竹青繼續跑當地的紅十字會和民政部門,陳竹英在北京一邊求醫問藥,一邊想辦法籌款,陳春燕跑當地的媒體以及慈善機構。姐妹三人各自奔波一陣子之後收效甚微,於是她們便站在街頭舉牌募捐。那幾天北京和內蒙古都酷熱無比,她們被曬得褪了一層皮,但為了省錢,她們捨不得買一瓶礦泉水。

由於一時籌不到錢,所以陳強只好回家休養。由於參加高考的時候正遇上身體不適,他的成績不理想,難以實現大學夢想。每想到此,陳強總是懊惱不已。三個姐姐知情後,既心疼弟弟的身體,又惋惜弟弟的前途。特別是二姐陳竹英,每每想到姐弟之間的點點滴滴和弟弟現在的病情與心情,她就淚如雨下。因為在姐弟四人當中,她和弟弟的情感最深。如今,弟弟命懸一線,作為他最親近的姐姐,自己卻無能為力,這讓陳竹英痛徹心扉。此時的她,有一肚子的話想對弟弟說,但無奈兩地相距甚遠,她只好整夜地坐在電腦前查詢有關白血病的資料。

陳竹英很想把那種痛苦而複雜的心情發洩出來,但卻沒有合適的傾訴物件。她突發其想地在網上開通了一個名為“守住弟弟”的部落格。她把部落格當作心靈夥伴,盡情地傾訴。短短一個星期,她就在部落格上發了30多篇日誌。

厚重的捐款我們將10年償還

令陳竹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的部落格在網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短短几天,點選量就超過1萬次,留言達200餘條,還有幾十位網友要求她提供聯絡方式和銀行賬號。陳竹英所在單位的一些同事也看到了部落格,他們自發性地為陳強募捐了一萬多元。

面對網友和同事們的關愛與幫助,陳竹英心裡暖暖的。她沒有想到,原來作為傾訴內心痛苦的部落格,現在卻成為營救弟弟、溝通社會的一個橋樑!那段時間,陳竹英每天都在北京的各大醫院奔走,因為她想把弟弟接到醫療條件較好的北京來治療。她在醫院排了兩個星期的門診號,見到了中國第一個做骨髓移植的名醫陸道培。陸道培告訴她,如果親屬之間可以捐贈骨髓的話,手術費只需要30多萬元。陳竹英立即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家人,家人聽後又喜又憂,因為30萬元的手術費對陳家人來說,是一個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但陳強的病情已不容拖延。在陳竹英的強烈建議下,大姐留在老家繼續募捐,母親和三妹將陳強從內蒙古送到了北京。陳強住進醫院後,秦挨偷偷地揹著兒女們到醫院做骨髓配型,遺憾的是,她的骨髓與兒子的不匹配。秦挨沮喪地回到病房後,陳竹英和陳春燕也搶著要去為弟弟做骨髓配型。但陳春燕攔住了姐姐:“二姐,還是讓我捐吧,我沒什麼顧慮,捐了骨髓後我可以繼續上學。你可不一樣,你是個有工作的人,目前全家人都指望你掙錢呢。捐了骨髓後,你的身體要是出了問題該怎麼辦呀?”陳竹英聽後,勸住陳春燕說:“三妹,你就放心吧。我早就諮詢過醫生了,捐骨髓是不影響身體的。反正都是救咱們弟弟,你捐我捐都一樣。不過,我是姐姐,所以骨髓必須由我來捐!”陳強以為捐骨髓就像切掉人的骨頭那樣疼痛可怕,便哭著喊住姐姐們:“你們就別替我受那份罪了,我寧願去死,也不能讓醫生切掉你們的骨頭啊。”陳竹英聽後哈哈一笑:“傻孩子,捐骨髓沒你想象得那樣可怕。再說,為了救你,就算是真的切骨頭,我們也都心甘情願!”

陳竹英安慰淚眼迷茫的弟弟,並給他講解捐骨髓的相關知識。陳強聽懂後,才同意二姐為他做骨髓配型。說來也巧,陳竹英與陳強的骨髓配型成功了!聽到這個訊息,陳家上下都很激動,但為了湊齊這筆手術費,姐妹三人決定再次為弟弟奔走街頭。

此時,陳強已在醫院接受化療。一段時間之後,他的頭髮開始脫落。由於無法忍受內心傷痛,他乾脆剃了個光頭。陳竹英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一天晚上,一位朋友告訴她,當初他為了讓親人早日康復,曾在五臺山的佛像前跪了一天。陳竹英沒錢去五臺山,她就在北京雍和宮的佛像前跪著祈禱了一天。離開雍和宮後,陳竹英把自己的頭髮剪成了板寸。陳強看到後,傷心地問:“二姐,好端端的頭髮為什麼要剪成這樣呢?太難看了!”陳竹英打趣道:“這樣,我們不是更像了嗎?”其實,陳竹英內心何嘗不難過?她這樣做,就是在心裡告訴自己:我要像個男子漢那樣帶領全家人挺過這次難關,守住弟弟!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