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通州區一個小區裡,有一戶特殊家庭,30多歲的女主人和丈夫帶著4個花季之年的妹妹共同生活,平日裡女主人對4個妹妹呵護有加。鄰居們都說:“這個姐姐年齡不大,卻像母親一樣精心照顧著妹妹們,現在這樣的女孩真不多見!”然而直到2012年大家才知道,她們5人並非親姐妹,與女主人生活在一起的4女孩都是被父母遺棄的孤兒。
一位少婦為何會撫養4個孤兒,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目睹姥姥收養棄嬰,仁愛之舉在心中埋下善良種子
年輕的女主人名叫於文靜,1978年出生在山東革命老區臨沂一戶普通人家,現在是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一名人民警察。
於文靜從小在姥姥身邊長大,姥姥很疼愛她,她和姥姥也非常親。從懂事那天起,善良是姥姥給她留下的最深印象,每當左鄰右舍有什麼困難找到姥姥,只要力所能及,她總會伸手幫一把。漸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姥姥在於文靜心目中的形象越來越高大,與此同時,姥姥的仁愛也像種子一樣,在她心中紮下了根。
1988年夏暮秋初的一天,於文靜和媽媽、二姨一起外出,路過一個烤紅薯攤時,看到很多人圍著一個一歲左右的小女孩議論紛紛:“這是什麼父母,孩子說扔就扔啦……”她們湊近一看,小女孩病得很重,已經奄奄一息。回來後媽媽和姥姥說起這件事,姥姥馬上說:“那就趕緊把孩子抱回來治治吧!治好了咱養活,治不好養不活,咱也算盡力了,好歹這是條性命!”
或許是姥姥的善良感動了上蒼,經過一段時間醫治,小女孩的病竟奇蹟般治癒,活了下來,這件事一下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為佳話,人們紛紛盛讚姥姥有仁愛之心。可沒想到,此後不久,開始有人將還在襁褓中的女嬰遺棄在姥姥家門前,每次看到被爹孃拋棄了的孩子,姥姥都會長嘆一聲,然後默默將孩子抱回家中。就這樣三年間姥姥又先後收養了3個棄嬰,加上先前的小女孩,於文靜有了4個並無血緣關係的妹妹。
姥姥的生活來源主要靠賣花,由於為人好,生意還可以,保證基本生活沒問題。可是自從收養了4個棄嬰後,這點收入便捉襟見肘,於是家裡人一起幫助姥姥撫養,以至於全家本不富裕的生活隨著4個孩子一天天長大,花銷越來越大而不斷下降,最終只能勉強維持。
姥姥和家人的無私付出,於文靜一件件一樁樁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她立志要做一個像姥姥那樣有愛心的人。正是在這種志向支配下,高考時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於文靜毅然選擇了軍校,她說:“軍校管吃管住,還發衣服,這樣家裡可以省下錢撫養4個妹妹!”
上軍校後,於文靜每月有了115元津貼。當時她正處於花季之年,這個年齡的女孩最愛美,很多女同學拿到津貼後都買一些自己喜愛的衣服、小飾品,週末時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光彩照人,可於文靜從不在這上面花一分錢,一直穿著學校發的衣服。日常生活中,除了牙膏、洗衣粉等必需的開銷外,她更是能省就省,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她只有一個心願,妹妹都是女孩,攢下錢可以給她們買些漂亮衣服,還可以寄點給姥姥,緩解一下她的壓力。這種做法於文靜一直堅持著,即便考上研究生,津貼達到900元,依然如此。
姥姥因病突然離世,25歲女孩挑起撫養孤兒重擔
時光荏苒,轉眼15年過去了,昔日一個個嗷嗷待哺的棄嬰,在姥姥的精心照料下都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然而姥姥的身體由於常年操勞和年齡的增長卻大不如前。2003年的一天,於文靜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姥姥生病住院了,手術費還差一千多,家裡困難實在拿不出啦,你能不能寄點錢回來!”母親急促的聲音讓於文靜心中一驚,顧不得多問,立即回答:“媽您彆著急,我馬上把手裡的錢都寄回去!”放下電話,於文靜一邊趕緊取錢匯錢,一邊不斷祈禱,希望上蒼保佑自己深愛著的姥姥。誰知錢匯出的第二天,傳來噩耗,姥姥突然病情惡化去世了。這一訊息如同晴天霹靂,一時間驚得於文靜心頭顫抖,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噼裡啪啦滾滾而落。姥姥永遠離開了自己。處理姥姥後事的幾天裡,悲傷的於文靜看到,4個妹妹每天都淚水漣漣,常常依偎在一起喃喃而語,她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我們的人走啦!我們以後怎麼辦啊?”妹妹們那發自肺腑的話語,那一臉無助的神情,深深刺痛了於文靜的心,她暗下決心:“我一定要為妹妹們再撐起一片天!”於是她告訴妹妹們:“姥姥走了,可這個家還在,姐姐還在,你們永遠是我的妹妹!”
姥姥去世時,最大的妹妹已經16歲,最小的也13歲了,正是讀書、長身體的關鍵時刻,於文靜清楚:家中生活不富裕,要讓她們完成學業、健康成長,只有自己多賺錢供養,不然只能勉強管她們溫飽。
回到學校後,於文靜馬上行動起來,利用週末拼命打工,到軟體公司做文案、給商業企業營銷活動當主持、賣保險……只要賺錢,凡能幹的活,什麼都幹,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除了打工賺錢外,於文靜還在生活上壓縮開支,將自己的生活標準降到了最低,20多歲的女孩,沒有漂亮的服飾,沒有好化妝品,每天幾乎素面朝天。
可如此艱辛打工賺的和節省下來的這點錢,遠不夠正在讀高中、上中專的4個妹妹上學和日常生活的開銷。這種狀況讓於文靜十分心焦。
不離不棄帶妹出嫁,用愛為四個孤兒撐起一片天
2004年於文靜以優異成績畢業,被分配到北京某部隊。雖然成為軍人收入多了,可撫養妹妹們還是非常吃力。一個週末她外出辦事,路過一家酒店時,看到一對年輕人正在舉辦婚禮,眼前的景象讓她心中一動,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我已經25歲了,如果能找到一個喜歡自己,經濟條件不錯,又願意和自己一起照顧妹妹們的人,撫養妹妹們的問題不就不那麼難了嗎?”想到此,於文靜臉上泛起一片紅暈,羞澀暗自一笑。此後幾天,這個想法不時出現在於文靜腦海中,琢磨來琢磨去,她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於是下定了決心。於文靜有學歷,人又長得漂亮,以往經常有人給她介紹物件,可她總以各種藉口推託了。自從下定決心後,她不再拒絕。由於自身條件不錯,戰友、朋友們給於文靜介紹的男友都挺好,高階知識分子、年輕的公司高管……每每對方對於文靜的相貌和工作都很滿意。於文靜是個性情直爽的人,見面如果看上了對方,聊一會兒,就會如實提出自己的要求:“我家中有父母需要贍養,還有4個妹妹需要我撫養,負擔挺重!這些不知你能不能接受!”此話一出,大部分人寒暄幾句便起身告辭,也有個別人聽完二話不說站起來就走,最有甚者,一次一個人竟帶著質問的口氣問於文靜:“我憑什麼要養你這麼一大家子人?”就這樣,短短几個月,前後十幾次相親,均以失敗告終,於文靜雖有些絕望,但仍不改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