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堅強給你看

[ 親情故事 ]

兒子年幼時,父親總喜歡用他的大手牽著兒子的小手。那時,父親在兒子眼裡,魁偉而堅強。

   兒子5歲那年,父親下崗了。堅強的父親遠赴沿海城市打工。父親已四十多歲,什麼都做,省吃儉用,寄回來的錢比原來拿的工資還多。

   8歲時,厄運降臨。對兒子無比疼愛的母親因患胃癌去世。生離死別太早讓他遇上,他覺得天都塌下來了。

   這時,父親做出一個決定:帶著兒子去打工。

   飄泊的路上,父親扛著沉重的行李,有時還要背上兒子去趕車。父親寬厚的背讓他覺得,被母親帶走的那個溫暖的世界,正慢慢地重新回到他身邊。

   打工收入不高,只能住最簡陋的出租房。寒冷的冬夜,無取暖裝置的房間裡,父親會把兒子摟在懷裡,讓他感受到父愛是如此的溫暖。

   年歲漸長,小小出租屋裡有了兒子做家務的身影,洗衣、煮飯、掃地……做起來得心應手。每每遇到困難,兒子總能想起父親對他說過的話:“堅強,再大的困難都能挺過去!”

   儘管四處寄讀,可從小學到高中,兒子的成績始終保持優良。2008年9月,他成了一名大學生。年已六旬的父親,也結束了打工生涯,返回家鄉。

   這年年底,兒子放寒假回家與父親團聚,可一場災難卻悄然走向父子倆。

   大年除夕夜,父親持續低燒,咳嗽不止,極度虛弱。初一上午天剛亮,兒子忙把父親送往醫院——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面對鉅額醫藥費,父親搖著虛弱的頭,不吃不喝不睡,不配合治療。

   兒子知道父親心疼錢,父親多年打工的那點積蓄,是給他上大學用的。兒子對父親說:“堅強,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挺過去。”

   兒子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而父親則老了。他要堅強給父親看。

   十多天後,父親病情穩定,兒子將他揹回了老家。父親得繼續接受治療,可積蓄已花光。兒子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住的房子賣了!

   父親知道自己的病情和家底:回家後一度放棄治療。兒子卻拿出一沓錢來放在父親面前。得知是賣了房子的錢,父親老淚縱橫:“那我們以後住哪兒?”

   “我要帶著你一起上大學!”兒子的話鏗鏘有力。

   2009年春季一開學,兒子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每天早晨,兒子早早起床做早飯,給父親喂完飯後,迅速奔向教室。中午,他要跑著到食堂買好午飯,跑著趕到住處,先喂父親,自己再吃。下午的課結束後,一樣跑著到食堂,再跑著回家。“去晚了飯菜就不熱了。”他對自己說,“我必須跑著去食堂,只有這樣跑下去,才能保住父親的命。”

   每隔一段時間,兒子還要帶父親去醫院血透、治療或複查。看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他一會兒想著父親身體的安危,一會兒算算剩下的錢能維持多長時間。這樣的憂慮,他不能寫在臉上,他要讓羸弱的父親看到堅強,他要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激勵父親生的希望。就像在年幼時,在困難面前,父親總帶給他堅強與溫暖一樣。

   這個在校園裡始終奔跑著,在同學們眼裡樂觀開朗、樂於助人的80後男孩,是福建省三明學院外語系08級學生,名叫曹陽飛宇。他說:“再過一年我就畢業了,待我找到工作後,不論在哪裡,我都要把父親帶在身邊!”

   鴉反哺,羊跪乳。這對父子的親情故事,感動了無數人。2011年9月,曹陽飛宇被評為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