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應力傳奇

[ 傳奇故事 ]

1、蹊蹺的剽竊案

瑪麗婭從小就沒了父母雙親,是個孤兒。也許童年太多的不幸,使得瑪麗婭的脾氣性格變得有些乖戾,常常無端地喜怒無常,情緒變化令她自己也難以掌控。

有時她正好端端地坐在教室裡學習,突然就無端地悲傷不已、嗚咽不止;有時她正笑逐顏開地與同學們在一起開派對或玩耍,突然就頭痛腦熱或胸口悶了起來。大家送她去醫院檢查,卻又怎麼也找不出發病的原因所在。其實,瑪麗婭這種喜怒無常、忽冷忽熱的現象,別說醫生了,就連瑪麗婭自己也鬧不清楚,不知道自己這些怪毛病從何而來。

但瑪麗婭在學習與事業上卻頗為順利,她從小就喜歡醫學事業,成年後即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法蘭西第二醫學院。畢業後,她又在當地昂魯的一家醫療機構當了名精神病科的醫生。然而,雖說她本身成為了一名醫生,但對潛伏在自己體內的那種情

緒上與機能上的無常變化卻仍捉摸不透,面對自己經常會無端喜怒哀樂與頭痛腦熱的什麼時,她始終找不出一個正確的原因。

這個謎一般的生理上的怪現象,困惑了瑪麗婭整整二十五年,直到瑪麗婭那篇醫學論文投出後,才得以解開。

前不久,瑪麗婭集自己多年臨床經驗與理論研究,寫了一篇題為《精神診治中的暗示療法》的醫學論文,投寄給了《人類健康》雜誌。萬沒想到事隔不久,她就收到了那家雜誌社的批評信,說她剽竊了人家的論文,隨信還附來了上一期的《人類健康》雜誌。瑪麗婭開啟一閱,果然,在這期的《人類健康》上,赫然刊登著一篇與瑪麗婭如出一轍的《精神診治中的暗示療法》的論文,不但其論點論證與論據都與瑪麗婭的一模一樣,就連行文中的措詞用字也幾乎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作者換成了一個名為埃米爾的人。瑪麗婭大叫冤枉之餘,更是大感驚奇,因為按時間推算,埃米爾的這篇論文付印之際,自己這篇論文剛好完稿,除非是那個叫埃米爾的在她構思醞釀此稿時,就從她的腦子裡剽竊去了!從腦子裡剽竊?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百思不得其解之際,瑪麗婭當天就啟程到北疆市,直奔那家雜誌社。她發誓一定要把這個謎底揭開,找出裡面的所以然來,從而洗刷掉蒙在自己身上的不白之冤。

2、都是超感應力惹的禍

瑪麗婭懷著一腔疑惑與冤枉,當天就氣沖沖地來到了北疆市,找到了《人類健康》雜誌社,她決定當面鑼、對面鼓地與那些編輯們論個長短、道個明白。 責任編輯當即從電腦中調出相關資料,讓瑪麗婭自己眼見為實。

從瑪麗婭投稿的時間與編輯發稿的時間上比對,當時埃米爾的那篇論文確實已早瑪麗婭幾天到達雜誌社!

面對鐵證,瑪麗婭怨聲載道,她再也忍不住滿腹的委屈,放聲哭泣了起來,一口咬定是那個叫埃米爾的人剽竊了她的論文。無奈,主編只好親自向居住在尼姆市的埃米爾發去急電,請她立即前來雜誌社,與瑪麗婭來個當面對質。瑪麗婭見狀,這才平定情緒,靜候那個可恨的剽竊者浮出水面。

在等待埃米爾的那段時間裡,瑪麗婭出門去用午餐。就在這時,雜誌社裡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當時編輯們都在編輯部裡用午餐,正當大家剛用罷午餐收拾桌面時,忽然,瑪麗婭又風塵僕僕地出現在大家面前。主編見狀不由關心地問道:“你用過午餐了嗎?”“剛用過。”對方點點頭。“我可得提醒你喲,如果事實證明是你剽竊了人家的文章的話,我們雜誌社可得依法辦事,透過法律手段向您追索賠償的呀!”主編一本正經地提醒對方。

“主編先生你在說什麼呀?我怎麼一句也聽不懂?”瑪麗婭大惑不解,笑著反問主編。

這下,全體編輯都憤怒了,七嘴八舌地批評開了,說瑪麗婭不必詐痴裝糊塗,和編輯部開這麼大的玩笑。這下,瑪麗婭才知道眾編輯誤會了,連忙拍案而起宣告道:“喂喂,各位編輯,你們是不是搞錯人了?我可不是什麼瑪麗婭,而是上期在你們雜誌上發表《精神診治中的暗示療法》的那位作者埃米爾呀!”

眾編輯一聽,更加憤怒了:這個瑪麗婭實在不像話,她不但剽竊了人家的作品,而且乾脆冒充起了原作者!於是,怒不可遏的眾編輯群起而攻之,批判聲更加激烈了。正鬧哄哄時,忽然門口一黑,走進一個人。大家定睛一看,不由目瞪口呆傻了眼,就連一邊的瑪麗婭也大驚失色地站了起來。大家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門外走進來的那位小姐,居然與瑪麗婭長得一模一樣,連服飾衣著都大同小異!

電石火花間,人們頓時恍然大悟:孿生姐妹,瑪麗婭與埃米爾是孿生姐妹!

於是,隨著斷斷續續的回憶殘片的串連,緊緊擁抱在一起的瑪麗婭與埃米爾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當然,埃米爾的敘述最為權威,因為只有她的身邊至今仍珍藏著一份媽媽當年離開她時留下的出生證明,這份已經發黃的紙片如實地告訴眾人:在這世界上,確實還有一個比埃米爾晚出生幾分鐘的妹妹!

透過埃米爾的回憶,瑪麗婭生平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真實的身世:她與埃米爾雙雙出世後幾個月,父親便因參與一樁特大販毒案,命喪販毒途中。可憐的媽媽不堪忍受世俗的白眼與孤身一人撫養兩個孩子的重負,在數月後攜帶埃米爾遠嫁尼姆,成為一個鰥夫的妻子,但她卻把瑪麗婭留給了公公婆婆。從此,埃米爾與瑪麗婭這對孿生姐妹天各一方,再沒見面。由於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媽媽始終沒把這段家醜告訴埃米爾,直到埃米爾九歲那年她因身患喉癌即將不久於人世,才把這份出生證明交給了埃米爾。二十多年來,埃米爾曾多次尋找自己的同胞妹妹,可是法蘭西這麼大,人海茫茫,她上哪去尋找瑪麗婭呢?這期間,她因結婚成家、相夫教子,暫時把尋妹的夙願擱在了一邊。二十多年中,埃米爾與瑪麗婭雖說分隔兩地,互不聯絡,但她們的興趣愛好完全一致,求學時的學習成績也不相上下;成年後又都不約而同地報考了醫學院,而且報考的都是精神專業;學院畢業後,又都如願以償地當上了一名精神病學醫生;後來又幾乎同時繼續著她們的專業研究,並撰寫論文。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們不但選研的論文課題一模一樣,就連投寄的醫學雜誌也是同一家!唯一不同的是她倆投寄的時間略有差異而已。

這種發生在孿生同胞身上的奇異現象,就是至今仍為全世界科學家研究與探討的人類“超感應力”神秘現象。

真相大白,以前瑪麗婭身上所發生的喜怒無常、冷暖不定等生理現象,也因此大致找到了答案。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空心人
下一篇: 屋樑上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