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偵探一樣推理

[ 傳奇故事 ]

B市最繁華的商業樓發生了爆炸案,大偵探福爾摩斯立即趕到現場,經過一番偵查後,他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但還是被敏銳的華生捕捉到了。

  “你發現兇手了?”華生小心地問道。福爾摩斯突然想考考這位助手,他靈機一動,說道:“我給你兩個提示,你來推測一下哪個結論是正確的。

  前提條件是:1.所有的在場人員都是嫌疑人;2.一些嫌疑人是兇手。

  結論有:

  A. 沒有一個兇手是在場人員。

  B. 所有兇手都是在場人員。

  C. 一些兇手是在場人員。

  D. 一些兇手不是在場人員。

  E. 上述結論均不正確。

  華生略一思索,就說出了正確答案,福爾摩斯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能透過這項考驗嗎?思考15秒,說出你的答案。

  你的選項是C?NO,正確答案是E。大部分人會選擇C,其實是掉進題目所設的陷阱中了。這是因為條件中出現特稱詞“一些”,而且都是肯定句,所以我們傾向於選擇選項中出現“一些”並且是肯定句的結論。

  為什麼會有這種傾向呢?因為我們在閱讀前提條件時會形成一種心理氛圍,這些前提條件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可以是全稱的(如:“所有的”“任何”“每一個”),也可以是特稱的(如:“一些”“有一個”)。前提條件形成的心理氛圍容易造成相應結論有效的感覺,比如肯定氣氛使人容易接受肯定結論。心理學家伍德沃斯稱之為“氣氛效應”。

  其實“氣氛效應”無處不在。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個商店某種商品賣得特別火,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湊上前,也想買一個。在操場上看見大家在興高采烈地踢球,你也會忍不住想跑去踢兩腳。

  根據“氣氛效應”理論,還可以預測推理者的選擇傾向:只要有一個以上的前提條件是特稱的,推理者就會傾向於選擇特稱命題作為結論;只要有一個以上的前提條件是否定的,則推理者會傾向於選擇否定命題作為結論。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會選擇C了吧。

  知道了陷阱所在,現在來做這道題,看看成績如何?

  這一天,柯南吃驚地發現他的周圍竟然潛伏了四個黑暗組織,而且這四個組織中人員關係錯綜複雜。1號組織中所有頭目都能在2號組織中找到。3號組織中包含2號組織中的頭目。而3號組織中的一些頭目在4號組織中也有出沒。那麼,柯南可以據此推斷出什麼?

  A. 1號組織中有一些頭目在4號組織中能找到;

  B. 1號組織中所有頭目都在3號組織中找到;

  C. 4號組織中的所有頭目都能在2號組織中找到;

  D. 2號組織中有一些頭目能在4號組織中找到。

  答案:B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運屍
下一篇: “神笛”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