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機器人

[ 傳奇故事 ]

“我要警告你,讓機器人具備幽默感是件危險的事情。”

懷特教授放下菸斗,嚴厲地瞪著這個把頭髮染成黃色的年輕研究員。那個年輕人絲毫不畏懼這位機器人權威的目光,侃侃而談:“現在機器人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我們必須採取個性化的產品開發策略。市場部的調研表明,廣大使用者已經厭倦了一成不變的古板金屬面孔,他們想要的是擁有強烈個性的人情味兒產品。”

“可是這能夠實現嗎?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開玩笑。”另外一位董事饒有興趣地問道。

“技術上沒有難度。”研究員回答,“我的研發小組已經設計出了一整套演算法,配合我們的笑話資料庫,可以很完美地在不同情境下模擬出適當的玩笑。”他有意停頓了一下,“我們的虛擬機器甚至差點透過圖靈測試。”

公司的董事們最終被說服了,他們對幽默感機器人的廣闊市場前景很有信心。研發小組得到了一大筆資金的支援,用來把幽默感真正應用到機器人身上。這個幽默模組專案,被命名為“馬克吐溫”。

整個董事會里只有懷特教授堅持自己的觀點,老人在會議結束後固執地說:“一定會出大問題的,這不是個好主意。”

果然如他所料,事故很快便發生了。

事故發生的地點是在公司的一個除錯車間。在那裡,第一臺搭載了“馬克吐溫”模組的機器人出現了原因不明的短路。接下來生產的幾臺機器人也相繼出現類似事故,沒有一臺堅持到出廠。

研發小組非常困惑,他們反覆調查了生產環節與電路圖,甚至對每一枚螺絲釘都做了測試,沒有發現任何值得一提的瑕疵。可機器人的故障仍舊持續發生,根本無法達到工業化生產的合格率。而且每一臺機器人故障發生的時機和階段都不盡相同,有些一下線在做第一次除錯時就完蛋了,有些則一直堅持到快包裝時才出事——這更增加了調查分析的難度。

走投無路之下,他們只得去請教懷特教授。懷特教授在研究了整個生產流程以後,把研發小組召集到了一起。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些機器人發生故障時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接觸到了人類。”懷特教授指著螢幕上回放的監控錄影,一個穿著橘紅色工作服的工程師走到機器人身旁,做了短暫的交流。

“這是出廠前的必要檢查,我們的工程師會隨機詢問一些問題,根據機器人的回答來判斷“馬克吐溫”模組是否正常運轉。”研發小組的組長解釋。

“總裝技工、機械美容師、測試工程師、包裝控制、物流工人……一個機器人從下線到裝車,至少會接觸到七個到十個人類,在這期間機器人可以與他們任意人進行交流,而99%的故障也恰好也在這個階段。”懷特教授說。

研發小組組長有些不服氣:“這是我們故意設定的。這些技師、工程師與工人的教育背景、性格都不相同,我們需要測試“馬克吐溫”在不同環境下對不同人的隨機應變能力。這難道有錯嗎?”

懷特教授搖了搖頭:“這一套工業化流程與質量控制做得很好,無可挑剔。可問題出在底層——你們還記得機器人三定律吧?每一臺機器人都必須遵循這三條定律行事。”

所有人都笑了,他們認為教授在開玩笑。在這裡的人個個都有機器人專業的博士頭銜,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這種本科生的常識。

懷特教授知道他們根本沒明白,嘆了一口氣,調出一段錄影。這段錄影記錄了第六臺“馬克吐溫”機器人從組裝到發生故障的全過程。

“馬克吐溫”六號從總裝線末端被運送到指定位置,擬人面板還未被植上,未經修飾的鋁合金機體顯得頗為冷酷。一名除錯工程師走到他旁邊,開啟麥克風,以便周圍的工程師也都能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

“六號,你能聽懂我的話嗎?”

“當然能,我又不是女人。”

周圍的人都笑起來,工程師滿意地在一份表格上劃了一個勾。

“六號,我叫威斯爾,是負責除錯你的工程師,現在我要對你做個測試。”

“拿開你的手,說出你的學歷,我可不是隨便什麼雜工踢上一腳就恢復正常的破爛貨。”

“嘿!”威斯爾故意大聲叫起來,“你這是歧視,我要去公司投訴你。”

“造一個像我這樣的機器人要一百萬美元,僱傭一個三流大學畢業的見習工程師,年薪才八萬。你覺得他們會站在哪一邊?”馬克吐溫六號說完以後,還轉動了一下沒裝眼皮的眼睛,惹起一陣鬨堂大笑與口哨。

威斯爾露出尷尬的表情,不自然地乾笑了一聲,把表格上劃了一個大勾,轉身離去。馬克吐溫六號的感測器把這一切都記錄了下來。

五分鐘以後,六號發生了短路。

錄影到這裡,暫停了。懷特博士指著大螢幕上威斯爾的臉:“看看這位工程師的臉,他的自尊顯然受到了傷害。”

“可那只是個玩笑。”一個組員嘟囔。

“對其他人是,可對他並不是。這就是故障的真正原因。機器人定律第一條明確規定,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那個笑話顯然傷了威斯爾的心,六號察覺到了這一點,它的邏輯電路因此而被燒燬。”

“可那並不是物理上的傷害呀。”

“你被人嘲笑的時候,胸口是否很悶?當你被女友甩掉的時候,是否食不知味,夜不成寐?人類的精神創傷,會反映到生理指標上來。所以對機器人來說,這兩者是等效的。”

隨即懷特教授又調出了其他幾段錄影,無一例外地,這些馬克吐溫機器人的玩笑或多或少都傷到了與它們攀談的人,然後機器人第一定律迫使它們自毀。

“幽默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嘲笑與諷刺的技術,它天然就是要傷害到特定的一類人或者一類事物,這與機器人第一定律不可調和。所以我從一開始就指出,這很危險。”

會議室陷入了沉默,真相查明瞭,可實在太難以讓人接受。

“難道我們不能讓幽默感與機器人三定律並存嗎?”研發小組組長可憐巴巴地問道,現在懷特教授是他們唯一的希望。懷特教授沉思了片刻,開口說道:

“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也有一些誰也不會得罪的玩笑。如果我們調整笑話資料庫的呼叫規則,只挑選對人類和機器人都安全無害的玩笑,理論上可以規避第一定律。”

懷特教授的話讓小組每一個人都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可他下一句話卻重新讓他們回到地獄:“可是我不知道,這種經過了閹割——請原諒我使用這個詞——的模組,是否還配叫做幽默。”

但是研發小組已經走投無路了,他們只能繼續前進。他們聽從了懷特教授的意見,設計出一套比幽默感更復雜的演算法,剔除掉可能會冒犯人類或者對人類造成心理傷害的內容,確保不會被馬克吐溫機器人的幽默傷害到。

在董事會的計劃裡,這個產品會面向全球使用者,因此研發小組必須保證笑話資料庫對每一個使用者來說,都是安全的。可他們發現最大的困難是:人類社會的構成太過複雜,很難找到一個每個人都皆大歡喜的玩笑。每一個笑話,總是或多或少讓特定的人不悅,從而構成潛在的機器人自毀風險。研發小組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拿資料庫與資訊量龐大的社會資訊反覆比較、篩選,挑選出安全係數最高最不得罪人的段子。

結果如懷特教授所預料的那樣,幾經修改的“馬克吐溫v2”面世以後,自毀現象消失了,它不再違反機器人第一定律,可是隨之消失的還有它的幽默感。

“它說的笑話乏味得簡直像是一個真正的人事部經理,”一個測試工程師抱怨。

“甚至組裝車間的氮氣罐都比它的玩笑要暖和一些。”另外一位工人如此表示。

公司董事會為此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在研發小組讓“馬克吐溫v2”當場表演了十分鐘的幽默演說以後,董事們一致認為,這樣的產品絕對不能推廣到市場上去,失去了幽默感的“馬克吐溫”就等於失去了一切。

之前生產出來的十幾臺馬克吐溫v2,徹底淪為了廢物。這些幽默瑕疵品最後被一個精明的銷售人員賣去了遙遠的地方,那裡每年都會有一次盛大的表演活動,需要一些安全的搞笑表演。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雷諾警長的謎
下一篇: 最失敗的敲詐